食醋的混浊、产气及其防治

来源 :中外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本市某食醋生产企业生产的成品食醋在货架期内发生了混浊、产气、品质下降现象,通过对企业生产中可能带入污染的各环节进行排查,包括生产用水、回收醋瓶的洗消、原辅料、醋酸发酵、淋醋、杀菌和灌装等工序,分别进行抽样检测。检验结果表明食醋变质是由于生产过程受芽胞杆菌污所致。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消毒灭菌,特别是增加了超滤和间隙灭菌工序,彻底解决了食醋变质问题。
  关键词:食醋 产气 混浊 防治
  中图分类号:TS2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8-0041-01
  今年夏天,本市有一家食醋生产企业生产的食醋在货期内发生了混浊、产气、有异味等现象,该企业迅速采取主动召回措施,并联系我中心食品检验技术人员请求帮助。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问题,当即派两名检验人员赶赴生产现场,首先分析引起食醋产气变浑浊现象的可能原因,主要有原料发酵分解不彻底;由氧化性蛋白或单宁与铁离子反应引起;由醋醪、醋醅过滤淋醋时操作不当引起;由微生物污染导致灌装后再次发酵等。接着对可能引起食醋变质的多个环节进行采样并带回实验室检验。
  1 现场调查
  通过与企业生产管理人员交谈,了解到该企业一直采用传统固态发酵法生产,用的发酵剂为自制,质量稳定,生产工艺流程也未作改变,可以基本上排除非微生物因素。最后把目标锁定在微生物(芽胞杆菌)污染引起的灌装后再次发酵,因为食醋在灌装前采取80℃灭菌,可以杀灭所有的微生物营养体,但芽孢杆菌比较耐热80℃无法彻底灭菌。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
  从企业生产现场无菌法采集生产用水、醋醪、原醋、成品醋和洗瓶用水。
  2.2 产品接触物
  工器具、包装瓶、罐装设备。
  2.3 实验方法
  样品测定参照NY/T 1331-2007中的方法进行测[1]。
  产品接触物测定采用无菌预灌装培养基接触平皿,检测方法参照GB 15979-2002[2]。
  3 结果与讨论
  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在该企业的生产用水、原辅料、半成品、成品醋、工器具、包装瓶和罐装设备等多处检出有芽孢杆菌,说明成品食醋的变质是由于芽孢杆菌再次发酵引起的。
  生醋未经加热灭菌或灭菌不彻底直接贮存、销售,很容易引起再次发酵,特别是醋酸含量3.5%左右的醋,因为在酿醋厂周围空气中经常有许多杂菌,有一些是耐热的芽孢杆菌,若在生产过程中未对环境做彻底消毒杀菌,灌装后又未彻底灭菌,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抗性,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芽孢细菌涂片时,可以很容易地将芽孢与营养细胞区别开,因为营养细胞染上了颜色,而芽孢因抗染料且折光性强,表现出透明而无色的外观。自由存在的芽孢没有明显的代谢作用,只保持潜在的萌发力,一旦环境条件合适,芽孢便可以萌发成营养细胞。就是用加热法保存食品时,芽孢往往会造成保存的失败。这是因为芽孢极耐热,一般加热法不能把它杀死,它萌发成营养细胞后大量繁殖,会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需要用高温间歇灭菌法把芽孢杀死,才能使食品长期保存[3]。
  4 改进措施
  (1)对制曲室、工器具、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用过氧化氢、消毒液和紫外线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感染杂菌。
  (2)提高种曲纯度,尽量减少种曲中的杂菌。
  (3)生产用水进行超滤处理,可以除去绝大部分杂菌。
  (4)制曲的原料要求蒸煮熟透,达到彻底灭菌目的,并要求快速冷却,并加以覆盖,尽量减少接触空气,阻隔杂菌侵入。
  (5)生醋采用间歇灭菌,方法:是用8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这时再以8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趁热装入容器并加封口。
  (6)灭菌后的食醋要视总酸含量及季节而决定是否加防腐剂。如果总酸在3.5%左右,添加小于1‰苯甲酸钠作防腐剂[4],若总酸在5%以上的食醋一般不用加加防腐剂。
  参考文献
  [1]NY/T 1331-2007乳与乳制品中嗜冷菌、需氧芽孢及嗜热需氧芽孢数的测定[S].
  [2]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 录 E生产环境采样与测试方法[S].
  [3]黄仲华,殷小平.食醋生产问答[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是越来越高。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依旧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食品中添加的亚硫酸盐,虽然它能够起到
研究目的:通过以不确定度的评定作为研究入口,对饮用纯净水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临界值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方法: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D
综述基因组印记的可能发生机制及人和鼠中常见的印记基因,论述了且印记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其不仅对经济的良好发展有着显著影响,更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所不可获取的构成要素。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体系尚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ERCC1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ERCC1基因甲基化。结果胃癌组织中ERCC1基因完全甲基化率为46.7%(14/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人们的需求不仅仅是供电量,更要求其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信息化象征着先进
从某鸡场送检的疑似患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肝脏、心脏等组织中分离出一株大肠埃希氏菌株。血清型鉴定结果为O88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呋喃唑酮和头孢拉啶极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