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学用问题探讨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13751412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上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有力开展,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好声音”。但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基层党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远程教育学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困难亟需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并予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远程教育学用的根本任务把握不准。远程教育学用的根本任务是党员教育,核心要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强调远教学用主体是基层党员干部,学用重点是宣传贯彻上级精神,但是基层在日常学用开展上,仍有以群众代替党员、以技能代替政策、以服务代替学用的现象。个别地区对远教学用的含义界定不清,工作重心有所偏差,将培训农民群众、转变乡风民风、增强致富本领放在学用的突出位置,而没有很好地发挥远教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52%的站点,政治理论学习主要依赖上级通知,平时主动组织较少。有的地区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直接将远教平台改造成为民服务平台,淡化甚至忽视了远程教育“抓思想”“抓灵魂”的核心任务。
  2.远程教育学用活动开展不正常。现在远教学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用活动组织没有计划性,不能正常开展,存在时紧时松。一是基层领导重视不到位。大部分乡镇、村居党组织负责人只重视抓他们认为是硬任务、硬指标的经济发展、信访稳定等工作,而把远教工作看成是可抓可不抓的软指标、软任务,遇见检查才突击一下。问卷调查中,认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重视远教学用的仅占33%。二是管理员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远教管理员队伍中,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村组干部占有比例较大,他们接受能力较差、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而兼任远教管理员的大学生村官往往身兼数职,岗位流动很快,也不能全身心投入远教工作。三是学用人员组织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员群众通过多元信息手段接受资讯和学习的渠道日趋多样,大部分人把精力放在就业创业上,农村大量青壮年选择进厂务工,“空心村”现象严重,很难组织到一定数量人员参加远教学用活动。
  3.远程教育学用模式单一不灵活。问卷调查显示,57%的党员认为远程教育 “学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这说明现有远教学用模式已不能满足基层需求。一是学习形式单一。普遍采取定点、定时、定人的学习形式,习惯在站点内开展学习,不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不能紧贴基层实际需求,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方法习惯于传统的“你播我看”的“填鸭式”,上下互动交流不够,面对面的现场指导不够,党员群众爱不爱看、能不能懂、会不会用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学用载体不多。远程教育“三上”(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发展不均衡,未形成“一张网”和品牌化。部分地方仍满足于一根网线、一台电视的“小站点”时代,不能广泛运用全媒体、新技术丰富学用载体,优化传输手段,减弱了远教学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远程教育学用“供需”不对称。党员群众因为年龄、身份、工作不同,学用需求各异,但学用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党员群众看不懂、不愿看。一是学用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实际应用。政策解读较多、实用技能较少,课堂讲座较多、户外实践较少,“一刀切”“一锅端”培训较多,“点菜式”“订单式”培训较少,存在重组织轻效果的情况。二是学用课件体系不均衡。远教课件资源大多是政治理论、种养殖技术,缺少家庭农场、商业商贸、村居管理等方面课件,缺乏符合各地实际的“乡土课件”,节目看后不解渴、不管用、转化难。三是学习课件内容陈旧。部分课件特别是一些种养殖类课件,是多年前制作的,拍摄手法单一,内容陈旧,知识点落后,缺少现实指导意义。
  5.远程教育学用科学考评机制不健全。在远教学用的评估、反馈、奖惩等机制方面,各地虽有探索,但面上尚未建立起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首先,没有确定“靶心”。目前,远教学用工作号召性、运动式、应景型地布置任务较多,存在一阵风、一时热的情况,缺乏计划性安排和可量化指标,开展考评工作无据可依。其次,没有确立导向。虽然自上而下都反复强调基层党组织书记是远教学用工作第一责任人,但对责任如何落实、如何考评等方面没有跟进措施,导致远教学用工作责任制仅仅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而没有落到实处。最后,没有刚性手段。目前,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存在政治激励用不上、精神激励不管用、物质激励不好用的情况,结果是干好干差一个样,考评工作流于形式。
  二、对策建议
  1.灵活学用模式增强推动力
  当前是信息爆炸时代,远程教育工作要想守住党在基层的教育主阵地,掌握“话语权”,必须要突出“现代”特质,树立大远教理念。一是牢牢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把其放在远教学用的首要位置。利用远教平台,对基层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二是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宣传党的决策部署、党章党史、政策法规及专题培训时采用集中学习,在实用技术学习上,区分技术类别和受众群体,分组分时学习,做到按需施教、解渴管用。三是课堂讲学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充分整合本土人才资源 ,成立“远教专家服务团”,开通热线、QQ群、送学上门等多种服务路径,让群众学得懂。四是建立“远教+N”的学用拓展模式。将远程教育从室内拓展到广场、基地、协会等党员群众需要的地方,将远程教育载体向手机、网站、电视、广播等全媒体拓展,利用微信、飞信、彩信等,打造指尖上的课堂,实现微教育、快信息、广服务。
  2.注重成果转化彰显生命力
  远程教育重心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创新在基层,要努力找准远程教育服务基层的切入点,使之成为基层各项事业的助推器。一是建立基地,促进学用成果转化。建立多种形式的远教实践基地,把课堂办在“创业基地”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用人员到基地参观学习,将远程教育传授的先进技术大力试验推广,培育新型农民。二是培育项目,带动学用成果转化。将远程教育服务与各部门实施的项目建设有效对接,变被动满足学习需求为主动上门服务,为基层提供项目咨询、市场信息、产品销售、业务待办等综合服务,提升远教功能。三是创新模式,引导学用成果转化。充分发挥 “两新”组织联系市场的纽带作用,探索“远教+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市场”等学用成果转化模式,把通过远程教育学到的先进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
  3.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吸引力
  坚持“面向基层、贴近实际、注重实用、讲究实效”的原则,开发和提供基层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一是建立课件建设征询制度。在制作年度学用课件时,及时通过网络、邮件、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发制作基层迫切需要的教学课件并科学分类。二是强化乡土教材开发力度。整合农业、卫生等各部门资源,定期开发贴近基层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课件,特别是实用技术、三产服务类等课件,使课件开发走“群众路线”。三是建立学用课件共享平台。中央和各省牵头,建立全国性或全省性的远教电视频道、教学课件共享平台,基层组织部门既可上传自制的课件,也可下载适合本地学用的课件,实现学用课件运用范围和效果的最大化。
  4.加大考核监管确保执行力
  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落实执行,关键靠各级远程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责任主体、日常事项、追责情形、考核标准,做到设备有人管、活动有组织、开展有成效。一是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经常召开远程教育工作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站点管理员、教学资源开发、远教专家等骨干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出台政策文件,规定每年从党建经费或远教经费中列支一定比例经费用于远教各类队伍建设和补贴。三是把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统一纳入到镇村年度考核和党员年度考核。细化指标,把考核结果作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实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实施党员学习积分管理,把远教参学情况作为党员评先评优和“不合格”党员认定的重要依据。
  (作者为江苏省宿迁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干部)
其他文献
也许,传承是最好的纪念,用精彩的光影去记录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也许,纪念是永久的追寻,用执着的信仰完成历史赋予共产党人最高的使命。  由国防大学和陕西省委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纪录片《重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这28年间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党史类纪录片。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全片将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经历的风云变幻浓缩进“
期刊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其易学性和便捷性受到学习者的广泛欢迎。单就党员教育工作而言,制作更多更好的微课作品,对于工作的开展是有积极意义的。通常,我们都是利用一台摄像机拍摄微课,这种单机操作方式对拍摄者提出了很高要求。拍摄者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场地和教学方法的不同灵活安排机位,才能避免画面因单调而影响受众的学习兴趣。  微课拍摄的前期准备  为达到最佳拍摄效果,拍摄者需把准备工作做充分,以确
期刊
人生中最美好的,就是那璀璨而短暂的青春,而青春里最美好的,则是那短暂芳华中无畏无悔的真情绽放。 回看青葱岁月中的自己,刘燕足堪欣慰:她用镜头记录了无数大千之美,也将自己的青春定格在了寻找真善美的旅途中。  刘燕——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远程教育中心主任。她以年轻稚嫩的肩膀扛起制片重任,用精益求精的制片理念不断攀登电教片艺术殿堂。因为她倾情奉献,无畏拼搏,人们都称她为“拼命三娘”。  她虽为巾帼却不让须
期刊
一望无际的绿色森林带来“平原林海”的赞誉,优美迷人的田园风光装扮出“世外桃源”的容颜,坐落于长三角地带的江苏省泗阳县历史悠久、人文脉长,这里的远教人与时俱进,充分根据本地工作实际,开展了远教“三选”工程,以创新远教教学模式,有力提升了基层党员群众的学用成效,平原林海在远教春风的沐浴下,又绽出了时代的新绿。  借鸡孵蛋:  选借院校资源,助建“农民网校”  泗阳县境内有泗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泗阳县
期刊
金秋九月,鄱湖碎金,水岸边闪烁着鱼跃的曲线;庐山雾隐,平地上勾勒出稻海的金边。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九江市电教战线也到了又一次收获的时候——新一届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拉开了序幕,各县区纷纷向市里报送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九江市自2010年开始启动“百部优质乡土教材”开发计划以来,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在收获喜悦之余,人们也忘不了九江市历年来在课件资源开发上付出的艰辛努力。  伐毛洗髓练内功  针对以往九江
期刊
在正式采访周昌满之前,可以说我与他就是“老相识”了,只不过这种相识仅限于网络。日常工作中,周昌满经常通过QQ、电子邮箱给我发来一些稿件,有时也在线上或者在电话里交流一下。长时间接触下来,我感觉他是一个在工作方面很有想法的人,而且他的种种想法绝不是天马行空,因为他经常是一边抛观点,一边举例子。由此我更加确信这是一位严谨务实的远教干部。去往天台的路上,我回忆着与周昌满讨论过的工作上的话题,便愈发迫不及
期刊
远程教育是服务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不断拓展远教平台的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南京的远程平台,从2008年发展到今天,理念和功能实现了两次重要拓展。  第一次是从教育平台向服务平台拓展。实践中,我们感到,对基层党员群众,仅仅靠单向度的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更多的要贴近他们的现实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寓教育于服
期刊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河北省衡水市,领略了衡水远教人用拼搏与进取精神谱写出的创新篇章。尤其他们打造的“一台三网”远教网络体系,是这篇章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使衡水大地实现了远教全覆盖,全市25万名党员、430万群众都切身体会到了远程教育“时刻在身边”。  多元共建,远教的天空变高了  采访路上,记者一直在想,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远程教育理应率先投入这股信息化的潮流中。可是,如何将新兴媒体统合到远教大
期刊
前一阵子,某地远程办与外省单位交流,双方交换了一批课件。谁知片子拿回来一看,对方的课件中,农业技术类的,因种植结构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基本不能在本地应用;典型人物类的,因片中充斥着大量方言,理解起来很费力气。远程办领导深有感触地说,现在都讲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但像这样重视了针对性却忽视了普适性的课件资源,在共享格局中的价值能有几何呢?由此事向工作各层面推演,可以发现很多类似的“偏废”现象:重视建设忽
期刊
新疆阿勒泰地区充分发挥远教资源优势,在搭建宣传平台、丰富本土资源、服务基层学用等方面探索和尝试,找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新着力点,努力将活动引向深入。  放大优势,搭建宣传“快车道”。充分利用远教网络覆盖广的优势,在额尔齐斯党建网、党建手机报、党建网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开设“两学一做”专栏,将各级精神、指导做法、典型经验传播到基层。各类专栏开办以来,共发布各类图文信息1100余篇、微視频短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