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听神经瘤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探讨其处理方案。方法:选择听神经瘤患者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围手术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结果:89例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全聋、脑脊液漏、颅内血肿、面神经麻痹、脑膜炎。脑脊液漏主要因乳突气房术后封闭不严或术后切口缝合不严引起,需再次治疗,颅内血肿主要通过手术处理。结论:听神经瘤手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但类型多且复杂,医师应严格进行术前评估,熟悉术式的选择及手术操作,指导术后护理,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围手术期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084
听神经瘤是发生于桥脑角的良性肿瘤,常起源于前庭神经,始于内耳道,生长较缓慢,亦称前庭神经鞘膜瘤。自听神经瘤全切术的推广应用以来,围手术期并发症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热点问题[1]。本次研究以89例听神经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手术过程及术后临床资料,总结了听神经瘤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理方案,收到了理想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0年3月~2010年9月收治听神经瘤患者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15~77岁,平均415岁;病程6个月~17年。首发症状为听神经刺激症状,临床表现为患侧耳鸣、眩晕、听力减退、面部麻木、头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视盘水肿、肢体共济障碍等。
方法:本组89例患者术前行CT/MRI检查确诊,均采用病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前行脑室引流,术中所见肿瘤略大于影像学检查估计值,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48小时,待清醒后检查锥体束征及颅神经功能,每天常规静注罗氏芬20g,连续应用10天,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听神经鞘膜瘤。
结 果
89例患者均行肿瘤全切术,术后无1例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86例(966%),有3例未达到解剖保留。根据House Brackmann分级标准,19例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部分恢复46例,功能保留率730%(65/89)。术后出现脑脊液漏6例,其中耳鼻漏3例,2例自愈,1例经反复手术治愈,切口漏3例,经切口加压包扎7~15天后痊愈;颅内血肿5例,均于术后3天内发现,由于患者均为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采取了保守处理,首先行脑室引流术,6小时后清除血肿,其中血肿较小的1例仅通过脑室引流术即好转;脑膜炎3例,均于术后5天内出现,采用椎管内注射抗生素治愈;全聋73例,残余部分听力12例,仅4例患者保留正常听力。
讨 论
听神经瘤因源自神经膜,故而又称听神经鞘膜瘤,为小脑脑桥角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由于本病的早期初期耳鸣、耳聋和头晕,故多初诊于耳科。
脑脊液漏:作为听神经瘤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在早期曾高达20%,而近期随着术中乳突气房开放的普及,技术的进步,其发生率已经降至68%。脑脊液切口漏的发生原因多为手术缝合不彻底,留置引流处缝线不细密等,加缝数针一般可治愈,亦可通过加压包扎或延迟拆线处理。而脑脊液耳鼻漏可因乳突气房封闭不严引起,部分可自愈,对于乙状窦后入路的患者,磨钻内听道后唇时应减少硬脑膜的损伤,对于迷路入路的患者,必须保证乳突腔内开放的鼓窦入口及气房处有软组织填塞,封闭乳突气房时必须首先刮除气房内黏膜。
颅内血肿:颅内血肿主要因术中出血引起,因此患者的凝血功能、术者的操作技巧、手术经验及肿瘤的血供状况是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若术中止血不彻底,患者的凝血功能又较差(特别是高龄患者),术后患者极易出现颅内血肿。对于脑干附近的肿瘤,由于其经常与第四脑室脉络丛相互粘连,不仅操作困难,止血亦相当困难,因此要特别小心,手术结束关闭术腔前必须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出血。
脑膜炎:术后细菌性脑膜炎主要为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手术时间过长所致。据文献报道某些患者为中耳鼓膜穿孔逆行感染所致,但本次研究未见该类型患者。此外,术中骨蜡封闭乳突气房无菌性脑膜炎,致使骨蜡颗粒脱落,可能造成无菌性脑膜炎,但本次研究使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切口,因此杜绝了该类型脑膜炎的发生。
面神经麻痹:听神经瘤手术患者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并不高,约半数患者丧失功能[2]。面神经刺激阈值监测有利于预测术后面神经功能[3]。本组病例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较低,这与面神经监测的应用密切相关,由于面神经监测可及时对面神经进行定位,并明确其与肿瘤的关系,使面神经的保护得以早期进行,由于面神经多位于肿瘤深面,易被压迫与包膜粘连,术中可能造成损伤,因此分离时不应勉强。
聽力受损:听力的保留与术前听力、肿瘤大小,部位、术中监测等有关[4]。保留听力需要听神经、内听动脉及耳蜗保持正常结构及功能。此外,听力保留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2cm的肿瘤才有保留听力的意义。为尽可能保留有用听力,建议于术前完善听力检查,判断保留蜗神经是否有意义,术中采用从内向外分离肿瘤的方法,并于术中行听力监测及时发现术中听路损害从而调整术式,保护听力。
总之,听神经瘤手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类型繁多,原因复杂,且许多并发症虽然不会引起死亡等严重后果,却会严重损伤患者的正常机体功能。因此,医师应严格进行术前评估,熟悉术式的选择及手术操作,指导术后护理,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计颖,牛朝诗,凌士营,等.大型听神经瘤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7):693-696.
2 李嘉明,袁贤瑞,刘庆,等.大型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功能的保留[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3):240-244.
3 胡凌翔,吴皓,杨军,等.听神经瘤患者术中面神经刺激阈与术后早期面神经功能的关系[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6):531-533.
4 吴昊,汪永新.听神经瘤手术听力保留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7):749-752.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围手术期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084
听神经瘤是发生于桥脑角的良性肿瘤,常起源于前庭神经,始于内耳道,生长较缓慢,亦称前庭神经鞘膜瘤。自听神经瘤全切术的推广应用以来,围手术期并发症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热点问题[1]。本次研究以89例听神经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手术过程及术后临床资料,总结了听神经瘤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理方案,收到了理想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0年3月~2010年9月收治听神经瘤患者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15~77岁,平均415岁;病程6个月~17年。首发症状为听神经刺激症状,临床表现为患侧耳鸣、眩晕、听力减退、面部麻木、头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视盘水肿、肢体共济障碍等。
方法:本组89例患者术前行CT/MRI检查确诊,均采用病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前行脑室引流,术中所见肿瘤略大于影像学检查估计值,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48小时,待清醒后检查锥体束征及颅神经功能,每天常规静注罗氏芬20g,连续应用10天,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听神经鞘膜瘤。
结 果
89例患者均行肿瘤全切术,术后无1例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86例(966%),有3例未达到解剖保留。根据House Brackmann分级标准,19例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部分恢复46例,功能保留率730%(65/89)。术后出现脑脊液漏6例,其中耳鼻漏3例,2例自愈,1例经反复手术治愈,切口漏3例,经切口加压包扎7~15天后痊愈;颅内血肿5例,均于术后3天内发现,由于患者均为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采取了保守处理,首先行脑室引流术,6小时后清除血肿,其中血肿较小的1例仅通过脑室引流术即好转;脑膜炎3例,均于术后5天内出现,采用椎管内注射抗生素治愈;全聋73例,残余部分听力12例,仅4例患者保留正常听力。
讨 论
听神经瘤因源自神经膜,故而又称听神经鞘膜瘤,为小脑脑桥角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由于本病的早期初期耳鸣、耳聋和头晕,故多初诊于耳科。
脑脊液漏:作为听神经瘤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在早期曾高达20%,而近期随着术中乳突气房开放的普及,技术的进步,其发生率已经降至68%。脑脊液切口漏的发生原因多为手术缝合不彻底,留置引流处缝线不细密等,加缝数针一般可治愈,亦可通过加压包扎或延迟拆线处理。而脑脊液耳鼻漏可因乳突气房封闭不严引起,部分可自愈,对于乙状窦后入路的患者,磨钻内听道后唇时应减少硬脑膜的损伤,对于迷路入路的患者,必须保证乳突腔内开放的鼓窦入口及气房处有软组织填塞,封闭乳突气房时必须首先刮除气房内黏膜。
颅内血肿:颅内血肿主要因术中出血引起,因此患者的凝血功能、术者的操作技巧、手术经验及肿瘤的血供状况是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若术中止血不彻底,患者的凝血功能又较差(特别是高龄患者),术后患者极易出现颅内血肿。对于脑干附近的肿瘤,由于其经常与第四脑室脉络丛相互粘连,不仅操作困难,止血亦相当困难,因此要特别小心,手术结束关闭术腔前必须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出血。
脑膜炎:术后细菌性脑膜炎主要为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手术时间过长所致。据文献报道某些患者为中耳鼓膜穿孔逆行感染所致,但本次研究未见该类型患者。此外,术中骨蜡封闭乳突气房无菌性脑膜炎,致使骨蜡颗粒脱落,可能造成无菌性脑膜炎,但本次研究使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切口,因此杜绝了该类型脑膜炎的发生。
面神经麻痹:听神经瘤手术患者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并不高,约半数患者丧失功能[2]。面神经刺激阈值监测有利于预测术后面神经功能[3]。本组病例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较低,这与面神经监测的应用密切相关,由于面神经监测可及时对面神经进行定位,并明确其与肿瘤的关系,使面神经的保护得以早期进行,由于面神经多位于肿瘤深面,易被压迫与包膜粘连,术中可能造成损伤,因此分离时不应勉强。
聽力受损:听力的保留与术前听力、肿瘤大小,部位、术中监测等有关[4]。保留听力需要听神经、内听动脉及耳蜗保持正常结构及功能。此外,听力保留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2cm的肿瘤才有保留听力的意义。为尽可能保留有用听力,建议于术前完善听力检查,判断保留蜗神经是否有意义,术中采用从内向外分离肿瘤的方法,并于术中行听力监测及时发现术中听路损害从而调整术式,保护听力。
总之,听神经瘤手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类型繁多,原因复杂,且许多并发症虽然不会引起死亡等严重后果,却会严重损伤患者的正常机体功能。因此,医师应严格进行术前评估,熟悉术式的选择及手术操作,指导术后护理,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计颖,牛朝诗,凌士营,等.大型听神经瘤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7):693-696.
2 李嘉明,袁贤瑞,刘庆,等.大型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功能的保留[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3):240-244.
3 胡凌翔,吴皓,杨军,等.听神经瘤患者术中面神经刺激阈与术后早期面神经功能的关系[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6):531-533.
4 吴昊,汪永新.听神经瘤手术听力保留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7):74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