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2综放工作面在“五含”防水煤柱下安全回采防治水技术措施与实践经验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侏罗纪砾岩岩溶含水层(以下简称“五含”)为强富水性含水层,朱仙庄煤矿864-2综放工作面局部位于“五含”防水煤柱下,该块段煤层较厚,为防止裂隙带发育至五含,造成“五含”突水,在该面回采前、回采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安全回采,取得了成功。本文针对864-2综放工作面在“五含”下成功回采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以后类似采煤工作面的回采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五含 防水煤柱 综放开采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73-02
  引言
  朱仙庄煤矿86采区已回采多年,864-2综放面位于86采区二区段,该面一分层已回采结束。为合理回收资源,二分层布置时自一分层切眼向88采区扩展82m~103m,两巷跟8煤底板施工。外扩段大部分位于“五含”防水煤柱下,因此“五含”是工作面回采的最大威胁。为此,经充分的科研论证及采取一定防治水措施后,864-2综放面在“五含”下实现了安全开采。
  1、864-2工作面概况
  1.1 工作面概况
  864-2工作面位于86采区二区段,上邻862采空区,下邻866工作面(未开采),南至6F3大断层,北到六八采区边界线以北73~89m。工作面标高-291.5m~-340.8m(巷道顶板),走向长540m~575m,倾斜宽为120m~122m。煤层走向153°~185°、倾向63°~95°,煤层倾角4°~23°,平均10°。剩余煤厚4.4m~8.18m,平均厚度6.5m,外扩段机、风巷跟8煤顶板掘进,最大采高3.0m,工作面工业储量584220吨,可采储量为546203吨。
  1.2 地质概况
  864-2综放面开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煤层,呈鳞片状、粉末状、次块状结构,顶部含0.5m~1.0m硬煤,属半亮型煤。一分层下直接顶为再生顶板,外扩段直接顶为3m~7m的厚层状泥岩和粉砂岩,老顶为8m~12m的中细粒砂岩。对工作面区域内及附近的9个钻孔岩性进行统计,顶板0~20m段,砂岩比例为44%;顶板20m~40m段,砂岩比例为54%;>40m段,砂岩比例为56%,工作面顶板砂岩平均所占比例为51.33%,属中硬岩性。直接底为0.3m~1.5m的泥岩,老底为8m~13m的砂泥岩互层。
  864-2工作面构造简单,整体趋势里高外低,机、风巷在外段收作线处有较大低洼,机巷低洼处施工了放水联巷与866回风斜巷贯通,形成自流排水系统。
  1.3 水文地质概况
  该面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有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862及864-1采空区老空水、新生界松散层底部“四含”水(以下简称“四含”)及侏罗纪砾岩岩溶水(以下简称“五含”)。
  (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据Ⅳ-Ⅴ-1孔对该含水层的抽水试验资料,q=0.000359L/(s.m),k=0.00058m/d,富水性极弱。另据864-1工作面回采情况看,仅初采期间工作面下部少量淋水,经化验为砂岩裂隙水,有“四含”的成分,之后回采期间均无水,说明该含水层富水性弱,上区段及一分层的开采,使该含水层得到了有效的疏干。因此,该含水层对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
  (2)862及864-1采空区老空水:在864-2机、风巷掘进前已对老空水进行集中探放,提前消除水患,且862采空区在864-1工作面掘进及回采期间多次揭露,均无水。说明该采空区内无积水,对生产无影响。
  (3)“四含”水:根据864-2工作面附近13-水2孔、10-水1孔取芯及“四含”注水试验资料看:该区域“四含”岩性以中砂为主含细砂,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分选中等,粘土质充填,较松散。
  “四含”注水试验资料:
  10-水1孔,q91=0.0165L/(s.m),k=0.346m/d;
  13-水2孔,q91=0.0140L/(s.m),k=0.161m/d;
  说明“四含”属弱富水性含水层。
  864-2工作面内有3个钻孔(042孔、10-水1孔、13-水1孔),距风巷23m处有86-1孔(见表1)。按上述四个钻孔资料统计,864-2工作面“四含”底界面标高-222.68~-214.56m,岩柱高度62.64~93.25m。其中864-1工作面已回采完毕,采高2.5m,剩余煤厚4.4~8.18m,剩余煤厚一次采完。根据“三下”规程,按“松散层底部粘性土层或弱含水层厚度大于累计采厚、覆岩岩性为中硬”计算防砂煤柱高度,计算如下:
  Hs=Hm+Hb=[100∑M/(4.7∑M+19)]±2.2+3A
  =[(100×8.18)/(4.7×8.18+19)]+2.2+3×(10.68÷2)=32.46m
  按本矿“两带”孔实测数据中最大垮采比4.14计算如下:
  Hs=Hm+Hb=采高×垮采比+3A=8.18×4.14+3×(10.68÷2)=49.89m
  因此,理论上需要留设的防砂煤柱高度为49.89m。
  864-2综放面实际留设的煤岩柱高度62.64m~93.25m大于需要留设的防砂煤柱高度49.89m,按防砂煤柱进行综放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4)“五含”水:“五含”分布在矿井东北部,“五含”与“四含”及煤系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属山麓洪积相沉积,砾石成份以灰岩较多,砾径0.2cm~7cm,分选差,胶结物为紫红色泥岩,厚度受古地形控制,浅部和西部大,向深部和东部逐渐变薄和尖灭,剥蚀面大致与8煤层平行,倾向东北,倾角15~25?,厚度44m~102m,平均50m~65m。根据《朱仙庄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五含”的富水性取决于岩溶的发育程度,-300m以上岩溶发育率为8.82%,-350m以上13.2%,-400m以上为0.83%,所以岩溶主要发育于-350m以上,深部较弱。   2、“五含”特性及“两带”发育情况分析
  2.1“五含”特性
  根据864-2工作面内13-水1孔取芯资料看,“五含”岩性为角砾岩,以紫红色为主,砾石成份以灰岩碎屑为主,砾径0.3-2cm,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胶结物为泥岩,溶洞、溶穴不发育,半固结。另据工作面切眼附近05-水1孔对“五含”的抽水试验情况看:q91=1.01L/(s.m),k=3.477m/d,属于强富水性含水层,故该含水层是864-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主要水患威胁。
  根据地质预想剖面及工作面内钻孔统计情况(表1)看,864-2工作面内“五含”到8煤层的实际岩柱高度大于63.06m。
  2.2 “两带”孔观测情况
  与86采区地质条件类似的Ⅱ86采区共有三个“两带”观测孔,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法得到最大垮采比4.14、最大裂采比9.74。
  2.3 “两带”高度发育情况预计
  864-2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与Ⅱ86采区其它工作面类似。因此,借鉴Ⅱ86采区的“两带”孔资料,对864-2工作面在“五含”下按采高3.0m回采时的“两带”发育情况预计如下:
  按“三下”规程“覆岩岩性为中硬、松散层底部无粘性土层”计算防水煤柱高度:
  Hsh=Hli+Hb=[100∑M/(1.6∑M+3.6)]±5.6+6A
  =[100×3/(1.6×3+3.6)]+5.6+6×3=59.3m<63.06m(实际留设的最小岩柱高度)
  按“两带”孔所测裂采比9.74计算防水煤柱:
  Hsh=Hli+Hb=采高×裂采比+6A=3.0×9.74+6×3=47.22m
  因此,需要留设的防水煤柱高度为59.3m,小于实际留设的63.06m的岩柱高度。因此,在“五含”下限制采高3.0m进行综采是可行的。
  3、回采期间采取的主要防治水措施
  3.1 限制采高、留设防水煤柱
  为确保工作面在“五含”下安全回采,2013年矿与中国矿大能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朱仙庄煤矿86采区含水层下862和864工作面扩大开采可行性研究》,项目结论:
  (1)864-2工作面自一分层切眼向外最大可延伸90m,“四含”范围内综放开采最大厚度为8.5m,“五含”下延伸区域只采一个分层,最大采厚3.0m。864-2工作面延伸区域留设防水煤柱,仅受砂岩水的影响,预计涌水量不大于10m3/h。
  (2)864-2工作面“五含”延伸区域基岩柱厚度为60~80m,按照最小覆岩厚度60m反算,最大安全采厚为3.06m,根据切眼上口处13-水1孔资料看,实际岩柱厚度为63.06m,大于60m,因此限制采厚3.0m是安全可行的。
  3.2 超前铺网、只采不放
  为确保限制采厚措施在现场落实,要求在“五含”影响区域回采时必须超前铺双层网,从源头杜绝放顶煤,并在两巷悬挂“只采不放”牌板,由各监管单位共同监督措施落实情况。
  3.3 形成自流排水系统
  工作面总体趋势为里高外低,在距收作线附近有较大低洼,水不能自流排出,存在突水淹面的风险。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条放水联巷与866回风斜巷联通,形成自流排水系统,大大提高了抗水灾能力。
  4、回采实践总结
  为多回收煤炭资源,在“五含”煤柱下块段内采取“限制采高、只采不放”的措施回采,并要求在该块段内“超前铺双层网”管理顶板,杜绝放顶煤,确保了该措施在现场的落实,该措施在Ⅱ86采区的Ⅱ860等多个工作面均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此次864-2工作面借鉴该回采经验,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864-2外扩段在“五含”下实现了安全、快速回采,回采期间未出现淋水、出水等异常,该面的安全回采为以后朱仙庄矿810采区在“五含”下的安全回采提供了又一个成功案例。该面通过外扩,多回收煤炭资源143920吨,增创产值8600万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缓解了矿井接替紧张的局面。
  作者简介:
  包德升(1987-)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现在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朱仙庄煤矿地测科工作。2010年7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水闸是水利项目挡水、泄水、调节水流等功能实现的基础设备,其质量和使用性能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水闸施工技术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受水闸的结构、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保证水闸的施工质量存在较大的难度,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水闸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展开研究,为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水闸质量,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作出努力。  [关键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质量问题也开始频繁的出现,由此使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房屋建筑的建筑质量和耐久性,就必须要重视起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所起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结构加固技术起步较晚,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因此,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性及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  [关键词]房屋建筑
期刊
[摘 要]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采用旋转回采法开采技术,可克服传统回采法无法回采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矿井的资源回收率,延续矿井的寿命。为地质条件相同或相近矿井回采工作,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关键词]综放 大角度 旋转法回采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84-01  一、采面概况:  朝川矿一井己16-17-210909综放工作面位于二水平
期刊
[摘 要]简要介绍建筑业发展的简要历程、建筑结构加固的起因,分析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原则、程序与方法。  [关键词]旧建筑;结构;检测;加固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87-01  1 综述  建筑物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不能正常使用的构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既有的老建筑和遭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建筑,其鉴定和加固现已成为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速度一直呈逐年加快的形式,这与急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离不开。社会对水利施工的建设质量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这是保障人们安全的基础建设工程,所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往往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体现在技术与规模上,而是体现在质量控制上,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研究做出探究,具体说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所涉及的问题。
期刊
[摘 要]在矿井生产时,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的矿井地质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矿井生产的安全性。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在矿井生产领域,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培养正确的矿井地质工作意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矿井 地质工作 矿井生产  中图分类号:G45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89-01  一、引言  在矿井生产以及开发时,地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高压电缆线路工程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开始采用高压电缆入地的方式,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长,因此在电力系统供电线路中高压电缆已普遍被采用,但高压电缆的施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本文综述了高压电缆线路工程建设中从电缆线路的敷设、施工两方面影响着电缆线路的安全。  [关键词]电缆线路 敷设 施工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结构形式日趋复杂,但是,相对国外建筑水平来讲,还是普遍处于发展阶段。且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要想稳固发展,必须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才能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
期刊
[摘 要]基于我国基建工程方面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设数量以及规模越来越大,水利工程实际的建设质量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了起来,水利工程方面的提防防渗漏已经变成了对工程质量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长久以来,多发性有关渗漏情况一直是制约水利工程发展的重点问题。强化水利工程有关提防防渗漏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而降低水量流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提防防渗施工、研究、讨论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 要]海河是流经天津市区最大河流和一条多功能河道,由于海河中心市区清淤受地理环境的限制,采用传统的疏浚法清淤施工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据海河清淤工程的特定条件,对清淤设备的应用及开发改造进行了专业探讨,开发出一套独特的“三位一体”环保型清淤设备。通过海河清淤工程的实践,基本解决了城市大型河道清淤工程诸多难题,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这一设备必将在国内城市河道清淤事业中得到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