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期刊质量测评结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结果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结果的研究,可以对河南省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水平以及在全国所处地位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找出河南省期刊与全国先进省市期刊的差距,为今后河南省期刊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期刊;出版质量;学术影响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5-0252-03
徐光春同志在中共河南省八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我省科教基础较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设文化强省条件得天独厚,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强软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出版事业是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期刊出版是整个出版事业的组成部分。认真分析河南省期刊出版的现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和河南省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努力实现河南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从出版大省向出版强省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河南省的期刊出版及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期刊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一、河南省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分析
河南省共有期刊244种,其中社科类期刊82种,占期刊总数的33.6%;科技类期刊86种,占期刊总数的35.3%;大学学报类期刊76种,占期刊总数的31.1%,这三类期刊大致各占1/3。
在包含高校社科类学报的130种社科类期刊中,按照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工作指导类(17种)、教学辅导类(9种)、综合文化类(21种)、文学艺术类(13种)和学术理论类(70种)五大类,其中学术理论类期刊占绝大多数,约为54%。
在130种社科期刊中,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优秀的“二十佳期刊”有20种,“一级期刊”有66种,“二级期刊”有44种,无“三级期刊”。可见,一级以上期刊占到2/3以上,这说明河南省社科期刊总体编辑出版质量较高。
在包含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107种科技类期刊中,按照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学术类(53种)、技术类(31种)、科普类(7种)和综合类(16种)四大类。其中,获奖期刊24种,占22.4%,学术类12种,技术类7种,科普类2种,综合类3种。获奖科技期刊,相当于社科期刊中的“二十佳期刊”,其他等级的奖项并未进行评比。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河南省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同样是比较好的。
二、河南省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影响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因素很多,其评价指标也很多,如科学指标(衡量期刊科学实力的量化规定项目)、即年指标(衡量一种期刊的文章发表当年被其他期刊引用速度的指标)、影响因子(衡量期刊的被引证率高低的指标)、总被引频次(一种期刊自出版以来在统计当年被总引证的次数)、载文量(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被引半衰期(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的引用数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累计达到的指标)、Web即年下载率(期刊统计当年出版并被全文下载的总篇次与该期刊当年出版并上网的文献总数之比)、被相关核心期刊收录、被相关文摘期刊摘录等。本文对河南省的期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情况以及期刊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而对其他评价指标的分析和研究将另文述及。
1、人选“核心期刊”情况
一般来说,某学科的论文在一些期刊上发表较多,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而且其引文率和读者利用率都在同类期刊中相对较高,这些期刊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得出,称为核心期刊。不同的评价机构其评价方法不同,得出的核心期刊不同。本文以目前国内影响最大、被政府相关部门普遍采用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表”为依据,分析河南省期刊的情况。
全国核心期刊共1798种,河南省入选核心期刊25种,占1.39%。我省入选核心期刊的学报类期刊10种,占我省学报类的13.7%,其中综合学报类6种,经济类1种,农业类1种,食品工业类1种,综合医学类1种;非学报类期刊15种,占我省非学报类期刊的8.8%,其中综合类4种,经济类3种,文史类4种,新闻出版类1种,科技类3种。可见,河南省期刊人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还不是太多,比例偏低,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教育部重点课题,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2006年共收录493种期刊,代表了我国社科期刊的最高水平。我省期刊被收录6种,分别为:综合社科类1种,《中州学刊》;大学学报类2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经纬》;文史类1种,《史学月刊》;考古类1种,《华夏考古》;经济地理类1种,《地域研究与开发》。
2、期刊被引情况
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衡量一本期刊学术影响力大小的通用指标,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指标。其中,总被引频次反映期刊的绝对被引量水平,影响因子则反映期刊的相对被引量水平。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河南省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偏低。全国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270,而河南省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只有0.147,是全国平均值的54%。全国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为288,而河南省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只有173,是全国平均值的60%。河南省期刊影响因子超过0.2的期刊数有43种,只占引证期刊总数的23.6%,河南省没有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总被引频次≥1000的期刊数,河南省只有2种,占全国353种的0.57%。这表明,河南省期刊的总体学术影响力水平还不够高。
三、河南省期刊的发展对策
1、河南省期刊现状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通过前文的数据分析可见:河南省期刊的总体编辑出版质量是好的,达到了全国的先进水平,并且在逐年提高,期刊未出现大的政治方向问题。
但是,从期刊的学术性及学术影响力方面来分析,河南省的期刊与全国期刊特别是一些优秀期刊相比,尚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期刊的专业聚集度不够,不能形成核心期刊效应,从而不能 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等重要数据库;被引用度不够,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低,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和影响因子平均值只占全国平均值的60%和54%,影响因子在0.1以下的期刊数占到全省总被引期刊数的一半以上,很多期刊的影响因子为O;部分期刊刊载的文章有很多是低水平重复的文章,既无创新,又无影响力;期刊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好的很好,差的很差;等等。
2、加强期刊的改革创新,为文化强省注入动力
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靠文化产品,而生产文化产品需要依托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只有深入挖掘资源,创造性地利用资源,才能构成鲜明的产品特色,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形成独特优势。期刊是一种文化出版资源,河南省现有的244种期刊资源是进行期刊文化创新的基础,是进行期刊文化改革的条件。
传统文化资源是现代文化赖以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现代文化的发展。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文化厚重,历代名人汇聚,文物古迹众多,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篇大文章,有很大空间。期刊应该切实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包装好,使之体现现代风格,把文化的“原生矿”变为有用的资源和材料,把文化资源的“富矿”转化为强大的现实文化生产力。与此同时,期刊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代文化资源,特别是紧扣生活主题来生产文化产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现代文化资源,要顺应时代要求,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生命力。
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既给我们扩大期刊文化阵地、加快期刊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期刊文化业态的变革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期刊文化事业,通过数字、网络等技术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提高期刊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期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新兴文化产业体现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开发潜力,抢占高新技术与期刊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这一战略制高点,对于加速期刊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河南的崛起,不仅仅需要社会的现代化,还需要文化的现代化;不仅仅需要宽容和多元,更需要在多元中塑造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期刊应该和其他主流媒体一道,共同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
3、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期刊的文化力与学术力
期刊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强化期刊的内容质量,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笔者认为,走内涵化发展之路,关键是要把期刊办出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就能在众刊之林中觅得一席之地,就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放眼全国以及河南省的核心期刊,无一不是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走创新发展之路而生存、发展、壮大起来的。
期刊出版的低水平重复是没有出路的。有关部门应该对期刊进行整顿,一方面坚决取缔那些没米下锅、没人引用、质量低下、粗制滥造的期刊;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扶持那些特色性强、影响力大的重点期刊,以提高河南省期刊的整体水平以及整体文化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建设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沐 紫
关键词:河南省;期刊;出版质量;学术影响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5-0252-03
徐光春同志在中共河南省八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我省科教基础较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设文化强省条件得天独厚,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强软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出版事业是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期刊出版是整个出版事业的组成部分。认真分析河南省期刊出版的现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和河南省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努力实现河南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从出版大省向出版强省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河南省的期刊出版及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期刊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一、河南省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分析
河南省共有期刊244种,其中社科类期刊82种,占期刊总数的33.6%;科技类期刊86种,占期刊总数的35.3%;大学学报类期刊76种,占期刊总数的31.1%,这三类期刊大致各占1/3。
在包含高校社科类学报的130种社科类期刊中,按照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工作指导类(17种)、教学辅导类(9种)、综合文化类(21种)、文学艺术类(13种)和学术理论类(70种)五大类,其中学术理论类期刊占绝大多数,约为54%。
在130种社科期刊中,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优秀的“二十佳期刊”有20种,“一级期刊”有66种,“二级期刊”有44种,无“三级期刊”。可见,一级以上期刊占到2/3以上,这说明河南省社科期刊总体编辑出版质量较高。
在包含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107种科技类期刊中,按照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学术类(53种)、技术类(31种)、科普类(7种)和综合类(16种)四大类。其中,获奖期刊24种,占22.4%,学术类12种,技术类7种,科普类2种,综合类3种。获奖科技期刊,相当于社科期刊中的“二十佳期刊”,其他等级的奖项并未进行评比。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河南省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同样是比较好的。
二、河南省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影响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因素很多,其评价指标也很多,如科学指标(衡量期刊科学实力的量化规定项目)、即年指标(衡量一种期刊的文章发表当年被其他期刊引用速度的指标)、影响因子(衡量期刊的被引证率高低的指标)、总被引频次(一种期刊自出版以来在统计当年被总引证的次数)、载文量(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被引半衰期(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的引用数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累计达到的指标)、Web即年下载率(期刊统计当年出版并被全文下载的总篇次与该期刊当年出版并上网的文献总数之比)、被相关核心期刊收录、被相关文摘期刊摘录等。本文对河南省的期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情况以及期刊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而对其他评价指标的分析和研究将另文述及。
1、人选“核心期刊”情况
一般来说,某学科的论文在一些期刊上发表较多,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而且其引文率和读者利用率都在同类期刊中相对较高,这些期刊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得出,称为核心期刊。不同的评价机构其评价方法不同,得出的核心期刊不同。本文以目前国内影响最大、被政府相关部门普遍采用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表”为依据,分析河南省期刊的情况。
全国核心期刊共1798种,河南省入选核心期刊25种,占1.39%。我省入选核心期刊的学报类期刊10种,占我省学报类的13.7%,其中综合学报类6种,经济类1种,农业类1种,食品工业类1种,综合医学类1种;非学报类期刊15种,占我省非学报类期刊的8.8%,其中综合类4种,经济类3种,文史类4种,新闻出版类1种,科技类3种。可见,河南省期刊人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还不是太多,比例偏低,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教育部重点课题,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2006年共收录493种期刊,代表了我国社科期刊的最高水平。我省期刊被收录6种,分别为:综合社科类1种,《中州学刊》;大学学报类2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经纬》;文史类1种,《史学月刊》;考古类1种,《华夏考古》;经济地理类1种,《地域研究与开发》。
2、期刊被引情况
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衡量一本期刊学术影响力大小的通用指标,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指标。其中,总被引频次反映期刊的绝对被引量水平,影响因子则反映期刊的相对被引量水平。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河南省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偏低。全国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270,而河南省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只有0.147,是全国平均值的54%。全国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为288,而河南省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只有173,是全国平均值的60%。河南省期刊影响因子超过0.2的期刊数有43种,只占引证期刊总数的23.6%,河南省没有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总被引频次≥1000的期刊数,河南省只有2种,占全国353种的0.57%。这表明,河南省期刊的总体学术影响力水平还不够高。
三、河南省期刊的发展对策
1、河南省期刊现状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通过前文的数据分析可见:河南省期刊的总体编辑出版质量是好的,达到了全国的先进水平,并且在逐年提高,期刊未出现大的政治方向问题。
但是,从期刊的学术性及学术影响力方面来分析,河南省的期刊与全国期刊特别是一些优秀期刊相比,尚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期刊的专业聚集度不够,不能形成核心期刊效应,从而不能 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等重要数据库;被引用度不够,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低,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和影响因子平均值只占全国平均值的60%和54%,影响因子在0.1以下的期刊数占到全省总被引期刊数的一半以上,很多期刊的影响因子为O;部分期刊刊载的文章有很多是低水平重复的文章,既无创新,又无影响力;期刊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好的很好,差的很差;等等。
2、加强期刊的改革创新,为文化强省注入动力
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靠文化产品,而生产文化产品需要依托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只有深入挖掘资源,创造性地利用资源,才能构成鲜明的产品特色,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形成独特优势。期刊是一种文化出版资源,河南省现有的244种期刊资源是进行期刊文化创新的基础,是进行期刊文化改革的条件。
传统文化资源是现代文化赖以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现代文化的发展。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文化厚重,历代名人汇聚,文物古迹众多,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篇大文章,有很大空间。期刊应该切实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包装好,使之体现现代风格,把文化的“原生矿”变为有用的资源和材料,把文化资源的“富矿”转化为强大的现实文化生产力。与此同时,期刊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代文化资源,特别是紧扣生活主题来生产文化产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现代文化资源,要顺应时代要求,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生命力。
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既给我们扩大期刊文化阵地、加快期刊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期刊文化业态的变革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期刊文化事业,通过数字、网络等技术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提高期刊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期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新兴文化产业体现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开发潜力,抢占高新技术与期刊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这一战略制高点,对于加速期刊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河南的崛起,不仅仅需要社会的现代化,还需要文化的现代化;不仅仅需要宽容和多元,更需要在多元中塑造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期刊应该和其他主流媒体一道,共同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
3、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期刊的文化力与学术力
期刊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强化期刊的内容质量,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笔者认为,走内涵化发展之路,关键是要把期刊办出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就能在众刊之林中觅得一席之地,就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放眼全国以及河南省的核心期刊,无一不是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走创新发展之路而生存、发展、壮大起来的。
期刊出版的低水平重复是没有出路的。有关部门应该对期刊进行整顿,一方面坚决取缔那些没米下锅、没人引用、质量低下、粗制滥造的期刊;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扶持那些特色性强、影响力大的重点期刊,以提高河南省期刊的整体水平以及整体文化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建设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沐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