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政治学科教学,通过对本校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反思等途径,寻找并归因造成政治课堂低效的因素。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努力提升高中政治教师关于有效教学的共识,形成有效教学的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实践这种教学观,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一、 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含义
所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考试和评价方式,建立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实现思想政治课在育人上的功能。
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想学到乐学。”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以来,高中政治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趋多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特别是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个人素质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模糊理解,没有真正把握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方式上换汤不换药;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不够,导致不能深入地解读教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知识拓展,照本宣科,死守教材,使得政治课枯燥无趣;每结束一次课,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到位,教学技能提高缓慢。
第二,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中心,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学不懂、学不深、学不透、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要存在高考制度,政治教学的目的就只能是分数,学校和教师更关注最终结果的评价,忽略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简单地以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没有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单一的评价体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就自然不高。
以上这几个方面,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缺乏的表现,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为了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积极进行了反思、总结,力求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政治教师要通过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第一,增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政治教师一定要勤学多思,从各种书籍、报刊中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及时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动态,丰富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
第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包括:搜集信息、驾驭课堂、评价指引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对学生的讨论回答及时给予发展性评价。
第三,树立课后反思意识。教学反思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要学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反思,如课堂回顾、看教学录像、典型案例研究、作业批改情况等多种方法。
(二) 精心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每个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显得势单力薄,而集体备课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大家在处理教材时的疑难困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备课效率。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选时政材料。新的教材观强调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就必须坚持“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原则进行备课。其次是备学生,备课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有所了解,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最后是备方法,不用的课堂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完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定难度,使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我认为,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习的行为,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结果也才能被学生接受。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相互合作,还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钟启泉.“有效教学”中的教师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3]赵丽萍.新课程师资培训要体现参训教师自身的培训价值[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9.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芳.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0(7).
[6]李景华.支架式教学:有效教学的生长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9).
作者簡介:
吴继源,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江南中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一、 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含义
所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考试和评价方式,建立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实现思想政治课在育人上的功能。
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想学到乐学。”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以来,高中政治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趋多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特别是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个人素质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模糊理解,没有真正把握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方式上换汤不换药;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不够,导致不能深入地解读教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知识拓展,照本宣科,死守教材,使得政治课枯燥无趣;每结束一次课,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到位,教学技能提高缓慢。
第二,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中心,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学不懂、学不深、学不透、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要存在高考制度,政治教学的目的就只能是分数,学校和教师更关注最终结果的评价,忽略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简单地以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没有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单一的评价体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就自然不高。
以上这几个方面,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缺乏的表现,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为了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积极进行了反思、总结,力求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政治教师要通过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第一,增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政治教师一定要勤学多思,从各种书籍、报刊中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及时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动态,丰富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
第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包括:搜集信息、驾驭课堂、评价指引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对学生的讨论回答及时给予发展性评价。
第三,树立课后反思意识。教学反思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要学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反思,如课堂回顾、看教学录像、典型案例研究、作业批改情况等多种方法。
(二) 精心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每个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显得势单力薄,而集体备课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大家在处理教材时的疑难困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备课效率。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选时政材料。新的教材观强调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就必须坚持“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原则进行备课。其次是备学生,备课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有所了解,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最后是备方法,不用的课堂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完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定难度,使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我认为,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习的行为,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结果也才能被学生接受。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相互合作,还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钟启泉.“有效教学”中的教师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3]赵丽萍.新课程师资培训要体现参训教师自身的培训价值[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9.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芳.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0(7).
[6]李景华.支架式教学:有效教学的生长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9).
作者簡介:
吴继源,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江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