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共同通路”假说与遗传性心血管疾病

来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一些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如长QT综合症、肥厚型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等的分子遗传机制已逐步被阐明,尽管大部分这些疾病由于不同遗传机制产生相似或相同的表现型(遗传异质性),但它们也具有共同特点,即每一种疾病类型都具有编码功能相似或编码参与共同级联通路蛋白质的基因参与发病.据此,人们提出了'最后共同通路'假说.在心律失常疾病中,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的分子机制是编码离子通道蛋白质的基因包括钾离子通道(KVLQT1、HERG、mink)和钠离子通道(SCNSA)发生突变所致.根据
其他文献
恒星诞生和宇宙大结构在大爆炸约3分钟后产生的氢和氦以气体形态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这样大约经过300万年.也许由于弥漫的气体是带电的等离子体.它们形成强大的电流和磁场旋涡,将
“如果不是这样,我会很吃惊的。”——所谓猜想,其实也是消费者希望能在iPad2上看到的改进与创新。苹果用iPad的巨大成功实现了“再一次改变一切”的口号,而漫天飞舞的各种传闻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由于反复静脉穿刺和抗肿瘤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可发生静脉炎.为预防静脉炎,我们从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闭光过滤输液器,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