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放疗对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探讨hprt基因突变分析作为放疗致机体辐射损伤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放疗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其突变频率的变化.结果放疗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突变频率随放疗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同一剂量点,鼻咽癌病人与乳腺癌病人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肿瘤病人的hprt基因突
【机 构】
:
215007,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15007,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215007,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放疗对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探讨hprt基因突变分析作为放疗致机体辐射损伤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放疗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其突变频率的变化.结果放疗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突变频率随放疗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同一剂量点,鼻咽癌病人与乳腺癌病人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肿瘤病人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较正常对照组高.结论 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分析可作为放疗致机体辐射损伤监测的生物学标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M235T变异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关系. 方法对72例HCM患者与8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AGT基因M235T变异.同时通过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室间隔、左室后壁和心尖部心肌厚度.结果 (1)经PCR扩增及T
目的 探讨后程大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06例初治局部晚期(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CRT)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LCHSRT),完成治疗并且资料完整者共91例,CRT组43例,LCHSRT组48例.C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3.5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缩野加量至65.2 Gy.LCHSRT组常规
目的 比较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APR)与经肛局部扩大切除术( wide local excision, WLE)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1980年至 2002年经手术治疗的 42例 A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复发 WLE术后 62%、 APR术
[摘要) 目的 提高对黄甲综合征(YNS)的认识。 方法 报道1例YNS,并结合国内文献中报道的9例Y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YN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黄甲、淋巴水肿、胸膜肺疾病三联征。病理机制可能是淋巴回流障碍。 结论 在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到黄甲综合征的可能。YNS大多预后良好,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胸腔积液可反复胸穿排液或行胸膜固定术。 (关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以自体骨栓腘绳肌腱结嵌入固定法联合重建膝前、后十字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2月-2003年6月,采用自体骨栓腘绳肌腱结嵌入固定法同期联合重建前、后十字韧带损伤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31岁,平均23岁;左9例,右6例.取自体胭绳肌腱,断端编织缝合并预张力后,在双股肌腱的中间打结嵌入骨栓并缝合固定.股骨隧道采用阶梯联合钻一次成形,呈倒置的瓶颈状.然后定位并建
采用芬兰Tarja Polkki博士设计的问卷对福建省5所省级医院178名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使用非药物方法减轻学龄儿童术后疼痛情况,探讨减轻儿童术后疼痛的最佳护理方法.结果提
目的 观察32P-磷酸铬(32P胶体)体外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周期变化和发生细胞凋亡的现象,建立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方法将32P胶体加入A549细胞培养体系进行内照射,初始放射性浓度分别为0,93,180,278,370和463 MBq/L,采用Giemsa染色、透射电镜、末端原位标记(TUNEL)等方法进行凋亡细胞的形态学、超微病理、生化特征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