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出版业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外出版商以及拥有it技术优势的企业都会对传统的出版商提出挑战,虽然我国传统的出版商也已经进入数字出版领域,但是和盈利还有极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小型出版社在发展数字出版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中小型出版商的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出版社 数字出版 困难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让数字出版成为可能,而且数字出版书籍还可以具备传统出版物所不具备的元素,比如可以结合声音、图像等元素,而且存贮方便,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进一步提升了数字阅读的读者群,同时也更方便的提供给读者阅读的媒介,这些都促进了传统出版商进入数字出版的决心。但是由于受到国际出版商和拥有it技术优势企业的围剿,传统中小型出版商在进入数字出版的进程中,通常都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和问题,下面就从分析这些问题着手,进一步探讨中小企出版社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二、中小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进程中遭遇的困难
(一)相关数字出版配套元素的缺乏
在数字出版方面,想要成功出版,资金、技术以及设备和人才一个都不能够少,但是对于传统的中小出版商而言,这些元素正是他们所缺失的,因为这些中小出版商的主要利润源主要来自于教材和教辅,当国家开始给学生学习减负之后,这些利润已经被严重削弱,再加上传统的中小型出版的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的人员并不多,更对数字出版需要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模式相对薄弱,而且就算是引入人才,但是短时间里不可能迅速抢占数字出版的高低,和竞争对手相比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数字出版的海量内容难以获得
传统的中小型出版商自身拥有的可出版或者已经掌控的出版权非常少,一个中小型出版商员工规模不会超过一百人,年出版能力也不过百种,就算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进入出版行列,那么至今也不会有超过三、四千种的图书,因此很难形成规模化的海量信息,如果采购购买版权的方式来出版,那么巨额的资金也是中小出版商难以承担的。
(三)没有核心的出版资源
中小型出版商所具备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同质化趋势非常的严重,绝大多数来自于教材和教辅的出版资源,这显然是不能够满足数字图书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没有办法和拥有国际背景以及it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进行竞争。
(四)数字出版经营模式不够熟悉
传统的图书出版对于中小型出版商而言不会存在问题,但是对于数字出版这个全新的出版模式则了解的相对较少,如果还采用传统的出版方式将数字资料进行出版,而且销售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线下模式,那么其销售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也没有办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营销功能,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那么就不能够和读者进行类似面对面的对接。
三、中小型出版商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充分了解数字出版模式
在整个数字出版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是需要中小型出版商进行解决的。首先要踏实的做好数字出版的工作,出版社要明确数字出版机构、制定相应的制度,并指派相应的人员来负责数字出版工作。然后要对现在中小型出版商已经有了纸质媒介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成电子文档,注重对电子资源的积累,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和一些作者签订合同时,需要获得网络和电子出版权,如果出版商没有这些专门的人才,那就要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来获得。
(二)内容资源最为关键
数字出版的核心就是内容,因为出版的形式和方式已经被简化,而且也不需要进行印刷管理等,数字出版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内容的突破。出版本身就是以内容作为基础元素,相对于目前进入数字出版界的it技术派,其在内容的获取方面和传统的中小型出版商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的,毕竟传统的中小型出版商还是拥有一些核心资源,在某一个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很多中小型出版商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也不注重核心资源的积累,这样就会成为竞争的失败者,在内容资源的建设上,中小型出版商应该立足核心资源,然后和不同领域的作者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丰富核心周边的资源,逐渐形成内容相对广泛,且具有一定深度和精度的内容,在这里的合作应该采用分成的方式,让作者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不断吸引更多的作者加入其中,从而形成内容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要有数字出版的整体战略
中小型出版商要形成自己的数字出版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不能够和那些已经在数字出版立足并形成规模的大社进行竞争,数字出版的形式多种多样,是做光盘还是做电子图书,抑或是做成类似知网的数据库和网站,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企业规模量力而行,是自己单独发展数字出版,还是联合和自身规模差不多的专业出版社进行合作,从而达到形成规模经营,这些都需要结合自己的能力,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不管怎样的发展策略,都要遵循一个事实,那就是先打好基础和丰富数字化内容,然后再和相应的技术运营商进行合作,并探讨出版的路径,与此同时再考虑建立相应的商业网站,并做好营销,提供电子图书下载,甚至包括有偿检索服务等。在技术研发方面要走专业化路线,对于技术能力不强的中小型出版社应该采用技术外包的形式,来解决数字出版的技术瓶颈。
(四)注重集团下的个性化
目前中小型出版商在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抱团是一种重要的趋势,对于在集团出版社的平台运营下,作为中小型出版商个体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策略,一个是和其他出版商进行合作,将集团出版社的影响力扩大,从而帮助集团的发展,另一个就是要实现自身的个性化,避免和其他中小型出版商形成同质化,否则就很难实现盈利,也不利于拓宽消费者群体。
四、总结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还存在着很多的机会,但是也要同时看到竞争对手的能力,需要改变思路与时俱进,才能够找到中小型出版商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之道,而本文提供的四个建议仅仅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对于中小企业的出版进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小坚.构建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齐头并进的经营模式——教育期刊社实施数字化出版构想[J].出版广角,2011(5)
[2]唐沰,陈丹.传统出版的数字化和数字化出版的比较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3]居红云,周海忠.中小出版社如何形成数字化出版产品线[J].出版参考,2011(21)
【关键词】出版社 数字出版 困难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让数字出版成为可能,而且数字出版书籍还可以具备传统出版物所不具备的元素,比如可以结合声音、图像等元素,而且存贮方便,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进一步提升了数字阅读的读者群,同时也更方便的提供给读者阅读的媒介,这些都促进了传统出版商进入数字出版的决心。但是由于受到国际出版商和拥有it技术优势企业的围剿,传统中小型出版商在进入数字出版的进程中,通常都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和问题,下面就从分析这些问题着手,进一步探讨中小企出版社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二、中小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进程中遭遇的困难
(一)相关数字出版配套元素的缺乏
在数字出版方面,想要成功出版,资金、技术以及设备和人才一个都不能够少,但是对于传统的中小出版商而言,这些元素正是他们所缺失的,因为这些中小出版商的主要利润源主要来自于教材和教辅,当国家开始给学生学习减负之后,这些利润已经被严重削弱,再加上传统的中小型出版的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的人员并不多,更对数字出版需要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模式相对薄弱,而且就算是引入人才,但是短时间里不可能迅速抢占数字出版的高低,和竞争对手相比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数字出版的海量内容难以获得
传统的中小型出版商自身拥有的可出版或者已经掌控的出版权非常少,一个中小型出版商员工规模不会超过一百人,年出版能力也不过百种,就算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进入出版行列,那么至今也不会有超过三、四千种的图书,因此很难形成规模化的海量信息,如果采购购买版权的方式来出版,那么巨额的资金也是中小出版商难以承担的。
(三)没有核心的出版资源
中小型出版商所具备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同质化趋势非常的严重,绝大多数来自于教材和教辅的出版资源,这显然是不能够满足数字图书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没有办法和拥有国际背景以及it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进行竞争。
(四)数字出版经营模式不够熟悉
传统的图书出版对于中小型出版商而言不会存在问题,但是对于数字出版这个全新的出版模式则了解的相对较少,如果还采用传统的出版方式将数字资料进行出版,而且销售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线下模式,那么其销售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也没有办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营销功能,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那么就不能够和读者进行类似面对面的对接。
三、中小型出版商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充分了解数字出版模式
在整个数字出版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是需要中小型出版商进行解决的。首先要踏实的做好数字出版的工作,出版社要明确数字出版机构、制定相应的制度,并指派相应的人员来负责数字出版工作。然后要对现在中小型出版商已经有了纸质媒介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成电子文档,注重对电子资源的积累,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和一些作者签订合同时,需要获得网络和电子出版权,如果出版商没有这些专门的人才,那就要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来获得。
(二)内容资源最为关键
数字出版的核心就是内容,因为出版的形式和方式已经被简化,而且也不需要进行印刷管理等,数字出版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内容的突破。出版本身就是以内容作为基础元素,相对于目前进入数字出版界的it技术派,其在内容的获取方面和传统的中小型出版商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的,毕竟传统的中小型出版商还是拥有一些核心资源,在某一个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很多中小型出版商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也不注重核心资源的积累,这样就会成为竞争的失败者,在内容资源的建设上,中小型出版商应该立足核心资源,然后和不同领域的作者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丰富核心周边的资源,逐渐形成内容相对广泛,且具有一定深度和精度的内容,在这里的合作应该采用分成的方式,让作者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不断吸引更多的作者加入其中,从而形成内容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要有数字出版的整体战略
中小型出版商要形成自己的数字出版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不能够和那些已经在数字出版立足并形成规模的大社进行竞争,数字出版的形式多种多样,是做光盘还是做电子图书,抑或是做成类似知网的数据库和网站,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企业规模量力而行,是自己单独发展数字出版,还是联合和自身规模差不多的专业出版社进行合作,从而达到形成规模经营,这些都需要结合自己的能力,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不管怎样的发展策略,都要遵循一个事实,那就是先打好基础和丰富数字化内容,然后再和相应的技术运营商进行合作,并探讨出版的路径,与此同时再考虑建立相应的商业网站,并做好营销,提供电子图书下载,甚至包括有偿检索服务等。在技术研发方面要走专业化路线,对于技术能力不强的中小型出版社应该采用技术外包的形式,来解决数字出版的技术瓶颈。
(四)注重集团下的个性化
目前中小型出版商在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抱团是一种重要的趋势,对于在集团出版社的平台运营下,作为中小型出版商个体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策略,一个是和其他出版商进行合作,将集团出版社的影响力扩大,从而帮助集团的发展,另一个就是要实现自身的个性化,避免和其他中小型出版商形成同质化,否则就很难实现盈利,也不利于拓宽消费者群体。
四、总结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还存在着很多的机会,但是也要同时看到竞争对手的能力,需要改变思路与时俱进,才能够找到中小型出版商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之道,而本文提供的四个建议仅仅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对于中小企业的出版进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小坚.构建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齐头并进的经营模式——教育期刊社实施数字化出版构想[J].出版广角,2011(5)
[2]唐沰,陈丹.传统出版的数字化和数字化出版的比较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3]居红云,周海忠.中小出版社如何形成数字化出版产品线[J].出版参考,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