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涉的不仅是一个政治认同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建问题。即是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大众化的方式使其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同,并内化到中华民族现代文化中去,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主题,第一是文化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在一致的;第二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第三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内在一致
中图分类号:F1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2-02
一、文化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在一致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就是文化认同的过程。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于某种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它经过文化的接触、融合和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能够支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认同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就是共同意识。涂尔干指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
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而文化认同就是“涂尔干称之为‘集体良知’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内化,从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就是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
(二)促进文化认同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主要源于新的时代境遇中出现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危机。认同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出现的一个带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化冲破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界限,“中国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从而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原有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从而也产生了一种文化离心力;市场化导致多元主义思潮的兴起并被广泛接受,同时市场化导致的多元利益格局又势必形成多元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三者的同时夹击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产生了断裂,文化的断裂使人们深陷文化认同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正在冲击、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实现文化认同,既不是简单地回归过去的传统。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态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坚持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构文化的整体目标和价值体系,寻求新时期国民精神的价值支点和精神归属,进而在当代中国化解文化认同危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和践行,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当今时代,尤其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内在需要。
实践性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一切旧思想相区别的最根本标志也就在于此。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主义“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本人在竭力强调实践之于理论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的同时,还把实践看作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同时强调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转化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作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符合人民群众追求自由民主的需要。
在人民群众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种途径是最符合人民群众追求自由民主的天性,文化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之路。人民群众只有从心理上接受了某种价值观念,才能自觉遵守并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一种群体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才能具备成长的土壤和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新时期,我们要避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带有强制性的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而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建设我们的价值体系、道德体系和信仰体系,关注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教育人们树立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引导人们为了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多样化,一些人的主导信仰发生不同程度的质变和量变。突出表现是,经济伦理所强调的公平竞争、效率优先、趋利倾向与社会伦理所提倡的奉献精神、利他主义、大公无私发生冲突,人们产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理,从而淡化、漠视理想信仰,认为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道德观念不适应社会现实。面对新的复杂局势,要使人民群众继续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非常重要。
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显著。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如何能在这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好的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中去,成为人们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文化认同是一个突破口。
(一)网络媒体价值的影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把双刃剑,伴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有了新的载体。然而,网络信息的泛滥与网络思想政治宣传阵地的建设缺位,使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复杂价值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很多人在网络中逐渐迷失自我,失去判断能力,丧失信仰和信念。
(二)受众群体为多元化思想所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生活在地球上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全球化成为了必然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文化传播的契机。与此同时,文化的全球化势必也会给精神文化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通过绝对的市场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入文化产品和思想价值观念,在无形之中左右了他国的社会价值观。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首先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这样才可能汲取成长的养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可提升国家软实力。
综上,文化是各民族独有的、历史性的上层建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可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博颖.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18).
[2]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2010,(1).
[3]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红旗文稿,2010,(2).
[4]杨楹,卢坤.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5]孙卫芳.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6]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
[7]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年第 8 期。
作者简介:刘芳萍(1988-),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关键词: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内在一致
中图分类号:F1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2-02
一、文化认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在一致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就是文化认同的过程。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于某种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它经过文化的接触、融合和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能够支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认同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就是共同意识。涂尔干指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
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而文化认同就是“涂尔干称之为‘集体良知’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内化,从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就是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
(二)促进文化认同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主要源于新的时代境遇中出现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危机。认同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出现的一个带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化冲破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界限,“中国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从而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原有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从而也产生了一种文化离心力;市场化导致多元主义思潮的兴起并被广泛接受,同时市场化导致的多元利益格局又势必形成多元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三者的同时夹击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产生了断裂,文化的断裂使人们深陷文化认同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正在冲击、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实现文化认同,既不是简单地回归过去的传统。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态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坚持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构文化的整体目标和价值体系,寻求新时期国民精神的价值支点和精神归属,进而在当代中国化解文化认同危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和践行,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当今时代,尤其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内在需要。
实践性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一切旧思想相区别的最根本标志也就在于此。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主义“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本人在竭力强调实践之于理论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的同时,还把实践看作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同时强调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转化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作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符合人民群众追求自由民主的需要。
在人民群众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种途径是最符合人民群众追求自由民主的天性,文化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之路。人民群众只有从心理上接受了某种价值观念,才能自觉遵守并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一种群体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才能具备成长的土壤和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新时期,我们要避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带有强制性的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而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建设我们的价值体系、道德体系和信仰体系,关注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教育人们树立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引导人们为了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多样化,一些人的主导信仰发生不同程度的质变和量变。突出表现是,经济伦理所强调的公平竞争、效率优先、趋利倾向与社会伦理所提倡的奉献精神、利他主义、大公无私发生冲突,人们产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理,从而淡化、漠视理想信仰,认为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道德观念不适应社会现实。面对新的复杂局势,要使人民群众继续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非常重要。
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显著。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如何能在这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好的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中去,成为人们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文化认同是一个突破口。
(一)网络媒体价值的影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把双刃剑,伴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有了新的载体。然而,网络信息的泛滥与网络思想政治宣传阵地的建设缺位,使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复杂价值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很多人在网络中逐渐迷失自我,失去判断能力,丧失信仰和信念。
(二)受众群体为多元化思想所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生活在地球上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全球化成为了必然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文化传播的契机。与此同时,文化的全球化势必也会给精神文化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通过绝对的市场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入文化产品和思想价值观念,在无形之中左右了他国的社会价值观。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首先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这样才可能汲取成长的养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可提升国家软实力。
综上,文化是各民族独有的、历史性的上层建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可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博颖.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18).
[2]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2010,(1).
[3]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红旗文稿,2010,(2).
[4]杨楹,卢坤.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5]孙卫芳.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6]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
[7]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年第 8 期。
作者简介:刘芳萍(1988-),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