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合并提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学术界探研的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大力推广,使其深入人心,又要在结合广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群众经验和集体智慧,创建新的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机活力和凝聚力。着重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化、民族化和传播方式多元化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方法
  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的指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合并提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化”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学术界探讨研究的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大力推广,使其深入人心,又要在结合广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群众经验和集体智慧,创建新的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机活力和凝聚力。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是在党的十七大中正式提出的,但他的思想内涵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也就是说理论只要与人民大众结合,为大众所掌握,就能变成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而列宁也提出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强调马克思主义被大众学习与掌握的重要性。
  早在1932年的近代中国,艾思奇便提出了哲学大众化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运用通俗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表达,使抽象、深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通俗化,使其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成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正如艾思奇所说:“哲学要能担负起改革世界的任务,就必须与革命的实际行动结合,成为指导革命行动的观点,必须把握‘大众’,成为物质的力量”。[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抽象到具体,从艰深到通俗,从由少数人理解到由大众掌握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一贯的传统,这也决定了我党一直拥有着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政治优势。我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成就,无不是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为前提条件的。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互相结合,推动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认同的加深,并使大众主动将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精神形态和自觉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和影响的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既是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发展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大众认识的过程,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发展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凝聚群众力量的过程。我党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民大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被人民大众所理解、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并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当代中国,只有当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大众所认可,所理解、掌握,才能转化为创造生产力的强大物质力量,人民大众才能达到高度的自觉性。我党提出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无不依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力量来完成和实现,而人民群众对于我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久发展,决定着党带领人民奋斗目标的完成。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宣传和推广,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深刻的理论,用形象的生活逻辑说明抽象的理论逻辑,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走进群众的生活中去,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推向前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广,首先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与解决中国问题密切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正是因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民群众需要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得以长久被当做我们革命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因为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要成为人民群众永远的信念理想,必须不断发展,不断结合中国实际,吸取新思想,新观念,并解决中国发展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而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必须继续坚持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实际运用。使马克思主义造福社会大众,成为人民日常工作生活思想上的指引和精神上的动力。人民群众从不相信空洞的理论和呆板的说教,最看重实际的成效和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也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群众实际,解决群众具体问题的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务必缩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使其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思想实际,使其可以为人民排忧解难,释疑解惑,使其能够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在服务大众时,我们也应该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并根据积累的经验教训丰富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解放人民大众,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都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不管如何科学,如何艰深,都必须关心人民群众,为群众谋取利益,使人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得到群众广泛的支持和传播,从而实现其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武装群众并转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   我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在深入群众生活,深入调查实际,严格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上作出符合最广大群众利益的科学决策,并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人民群众高度认同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进而不断推广。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各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应该深入群众开展调查与研究,向人民群众学习,贴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要求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大众实践,武装大众头脑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的鲜活经验提升为科学理论,进而不断推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人民群众的不断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人民群众中已经涌现出很多宣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们用平实的生活平实的语言推动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学习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得以更广泛的传播。近年各地涌现的社区议事厅,“五老”宣讲团等,都展现出基层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普及的热情与创造力。
  3.宣传形式通俗化和传播方式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宏大、深邃和综合性,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着很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我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通俗化。通俗化是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演绎的精简和直白,使其表述中通达无误,使人民群众可以理解并与实践结合。与此同时,也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解释和言说马克思主义,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人民大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把深刻的理论用浅显生动的言语表述出来,使之为真正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
  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即是使马克思主义存在和呈现的形态多样化,并通过各种文化方式传播给人民群众,使其融入不同的文化领域,更加切近群众,贴近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有机的融合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可以通过编写传统读物,运用媒体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典型,或通过书画形式等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出来,让人民大众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与此同时,也减少了单一形式传播造成的“审美疲劳”。
  4.使马克思主义影响全球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当代世界发展的背景下,当代世界格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时代性,世界性,而以世界眼光观察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努力传播,扩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让世界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不断发展的中国,对中国融入世界,世界接纳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都将有十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2.
  [4]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49.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生存和运营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有企业制度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面对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从现实的角度对企业内的各项工作重新进行一番审视,包括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再认识。  怎样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认为,一定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
期刊
摘 要:中国艺术中的写意性与生俱来,人们对写意的追求与偏爱使写意性不自觉融入油画创作之中,写意油画是东方艺术精神和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写意表现虽然不是唯一的油画风格,但是却有着深深民族烙印,也为油画创作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写意油画;中国艺术精神;以意造型;笔触  “写意”这个词我们在中国画中经常遇见,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一般指用简练的笔墨概括出对象的形态,抓住其精神,多借物言志,借
期刊
摘 要:祭奠是一种民间的习俗,是人们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而举行的多种多样的仪式,祭奠行为受各地习俗和道德的调整。然而随着社会人口的流动各地因祭奠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法律如何更好的解决因祭奠引发的纠纷,如何更好的保护公民祭奠的权利成为呼之欲出的问题,“祭奠权”如何入法,“祭奠权”受到侵害后如何进行救济等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立法、司法
期刊
摘要: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工业、农业、生态用水协调发展。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良性健康运行发展。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期刊
当前,基层国税机关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引起的行政诉讼,乃至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的案件时有发生。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减少国税干部的执法压力,不仅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忠诚度,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国税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益于国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知险生畏,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抓好教育培训是防范和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基础和方向,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一
期刊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但是,新刑诉法并没有规定沉默权,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并且增加了“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的内涵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指:“任何人对可能使自己受到刑事追诉的事项有权不向当局陈述,不得以强制程序或者强制方法
期刊
摘要:城中村改造过程实际就是实现四个“转变”的过程,其中经济体制改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它直接关系到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未来生活保障和经济发展保障。本文以法律的角度,全面的对城中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模式选择,制度空缺,程序规范等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集体经济;股份制;股份有限公司;信托制度  一、西安市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模式  (一)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起点低,需要
期刊
摘 要: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大阵营,即新生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老牌的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身就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剥削的资产阶级和被剥削的无产阶级。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矛盾,那么为什么二者又可以同时存在,共同屹立在世界之林,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呢?二者之中,哪个体制会更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呢?最终谁又会成为引导世界的主体?本文通过多方考证,对两种社会体制
期刊
摘 要:范稳的《水乳大地》是标志着其创作转型的长篇力作,从中可以领略到范稳对宗教与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本文尝试从具体的文本出发,通过分析天主教、藏传佛教、东巴教由冲突走向融合、藏族文化与纳西族和汉族文化由碰撞到和谐共存的过程,探究范稳的宗教观和民族观的成因及文学意义。  关键词:范稳;水乳大地;宗教;民族;冲突与融合  范稳的《水乳大地》是一部描写滇藏地区宗教、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长篇力作,小说以史诗
期刊
摘 要:回眸千余年的中国译史长河,从哲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的人实不多见。所幸,我们的先贤毕竟未在这一领域一筹莫展。就在上个世纪中叶,有位哲人曾就此展开了先驱式的开拓。这位有远见卓识的哲人便是贺麟先生。本文即从贺麟先生刊登于《今日评论》1940年第4卷第9期的《论翻译》一文入手,浅析贺麟先生的翻译观,并试图对其翻译的哲学基础、翻译的意义与价值、翻译的方法加以解读,以期予后人以启迪。  关键词:贺麟;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