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优化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施素质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改革教学思想、巧妙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其自主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用爱育人;教学质量;提高
结合20年的教学经验,我感受到“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爱学生,就应该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在教育学生时我多半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批评说教,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都要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学生怎样做人,那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一、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一直以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些教师不愿改进,以维护所谓的“师道”;又因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法操作简单,利用范围广,便于管理,所以很多教师采用;一些教师想变却又不敢变,怕学生捣乱,影响课堂纪律,怕学生思维活跃,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多提问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未从根本上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些想法都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应用,学生只被动地接收教师的灌输,致使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未被合理地调动起来,更谈不上激活与发展,从而影响教学成绩,更谈不上素质教育。所以,要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的观念,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学,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真正的主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师的主要责任。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达到紧紧吸引学生思维的目的。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挖掘、研究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设计思维隋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推动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钻研和探索。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多思
学生的思维是遇到问题才产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悬念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多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并通过努力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后,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方形空白纸,用剪刀以最快的速度剪出一个圆的图形,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有效激活,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剪出的圆最标准,既对圆有了深刻的思考,又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质疑教材,不迷信教材;质疑教师,不把教师当作知识的化身。有的小学生把教师神秘化、偶像化,甚至把教师教学中的失误也当作优点来学习和效仿。例如有的学生把教师教学中的“口头禅”当作优点来学,把教师多余的肢体语言当作特色模仿。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地接受知识,不能有“拿来主义”的思想。例如,教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后,有的学生发问,为什么比较分数时要在同分母的情况比较?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让提出问题的学生有成就感,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大家的发散思维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引发求知欲,活跃思维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依靠学生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首要是引发求知欲,指引学习门径,活跃思维气氛,提示钻研线索等,对于學生的问题,既不能不理不睬,也不能解答过细,否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丧失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的知识点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易于理解,而对于别的学生来说则又是理解困难,如何做到两者兼顾,便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例如先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以及相关教学目标的设置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选取教材上的一部分知识点作为切入点,由易到难地进行备课,先对简单的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以引起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紧接着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进行深入教学,进而促进高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实现高效的数学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疑问与发现,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以此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结语
总之,无论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学生的生活中,我们教师都应有一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正如浙江某私立中学校训所言: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责编:杨菲)
关键词:用爱育人;教学质量;提高
结合20年的教学经验,我感受到“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爱学生,就应该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在教育学生时我多半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批评说教,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都要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学生怎样做人,那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一、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一直以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些教师不愿改进,以维护所谓的“师道”;又因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法操作简单,利用范围广,便于管理,所以很多教师采用;一些教师想变却又不敢变,怕学生捣乱,影响课堂纪律,怕学生思维活跃,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多提问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未从根本上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些想法都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应用,学生只被动地接收教师的灌输,致使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未被合理地调动起来,更谈不上激活与发展,从而影响教学成绩,更谈不上素质教育。所以,要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的观念,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学,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真正的主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师的主要责任。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达到紧紧吸引学生思维的目的。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挖掘、研究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设计思维隋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推动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钻研和探索。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多思
学生的思维是遇到问题才产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悬念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多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并通过努力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后,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方形空白纸,用剪刀以最快的速度剪出一个圆的图形,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有效激活,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剪出的圆最标准,既对圆有了深刻的思考,又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质疑教材,不迷信教材;质疑教师,不把教师当作知识的化身。有的小学生把教师神秘化、偶像化,甚至把教师教学中的失误也当作优点来学习和效仿。例如有的学生把教师教学中的“口头禅”当作优点来学,把教师多余的肢体语言当作特色模仿。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地接受知识,不能有“拿来主义”的思想。例如,教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后,有的学生发问,为什么比较分数时要在同分母的情况比较?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让提出问题的学生有成就感,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大家的发散思维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引发求知欲,活跃思维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依靠学生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首要是引发求知欲,指引学习门径,活跃思维气氛,提示钻研线索等,对于學生的问题,既不能不理不睬,也不能解答过细,否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丧失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的知识点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易于理解,而对于别的学生来说则又是理解困难,如何做到两者兼顾,便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例如先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以及相关教学目标的设置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选取教材上的一部分知识点作为切入点,由易到难地进行备课,先对简单的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以引起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紧接着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进行深入教学,进而促进高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实现高效的数学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疑问与发现,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以此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结语
总之,无论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学生的生活中,我们教师都应有一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正如浙江某私立中学校训所言: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责编: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