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你的人生补丁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一个曼哈顿球,我和老公小崔生气了。
  那天下午,朋友给我传来一段她家宝宝玩曼哈顿球的视频,建议我也买一个,可用来辅助宝宝练习抓握。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玩具,当即按惯例给小崔留言,让他午休时在某网站买一个,这样女儿小豌豆隔日就能玩到了。
  结果,半天过后,小崔回复:不买。
  我问原因,他说:“百度了下,很多宝妈不建议买,没有太大意义。再说,咱家玩具太多了,有的小豌豆连看都不看,都没地方放了!”
  我上网查了下,确实有不少宝妈把它列入鸡肋行列,但还是有部分宝妈认为它很有必要,于是,我简单地认为小崔拒绝下单就是为了省那百八十块钱。
  我气哼哼地没理他,一边哄小豌豆入睡,一边手忙脚乱地网购,顺便还买了备受广大宝妈欢迎的小鹿牙胶、香蕉牙胶等。付款完毕,我看着躺在小床上睡得香甜的小豌豆,内心柔软无比,默默说:“宝贝,妈妈会给你我所能给的一切!”
  第二天,我给小豌豆置办的各式玩具悉数送到。小崔一边腾地方一边嘟囔:“不是一个曼哈顿球吗,怎么又买了这么多?”
  “反正都要买的,不如一次性买齐。”说完,我抓起曼哈顿球送给小豌豆面前,结果一切真如小崔预料,她看都不看一眼。我抓住她的小手,想让她摸一摸、碰一碰,她马上露出特别不情愿的表情,小嘴巴一咧,竟然哭了。
  “我就说吧,她未必会喜欢,你偏不听。”小崔埋怨道。
  我自知理虧,默默把曼哈顿球装起来,想塞进小豌豆的整理箱里,这才发现,我们这个小家,已经快被她的专属物品占满了。
  蓝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玩具,旁边还有几个盒子因为体积太大没有被收纳其中;粉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衣物,目测至少有五件衣服连包装都没拆;白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用品,大小玻璃奶瓶、硅胶奶瓶,红外线体温计、水银体温计,黑白彩色卡、早教书、早教机等。这些物件,多是我闲时边读宝妈经验分享边在网上购来的,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处,但觉得别人家宝宝有了,我的小豌豆就一定要有。
  为此,小崔和我沟通过,他觉得“爱娃成痴”没错,但处处与人攀比不可取。我的回答是:“别人家宝宝有的,我的宝宝为什么没有?我们又不是买不起!”小崔无言以对,只是一声沉沉的叹息。
  我读得懂他那声叹息背后的情绪,有无奈也有心疼。但我心里很清楚,这种无限给予,除了基于对孩子的爱,还有另一层原因,是我想通过她解开自己的心结,通过她穿越时光来圆满我的童年。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仍在过年的时候给我和姐姐买新衣服穿。过年成为我和姐姐最快乐的时刻。可是七岁那年,我们第一次没能在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初一早上,妈妈看着我们的时候,眼里噙着眼泪。邻居家的小朋友找我们玩,他们走后,妈妈轻轻揉着我的脸,内疚地问:“今年没有新衣服穿,是不是不高兴了?”
  这些年来,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回味的更多的是自己失落的感受。直到做了妈妈,我才能体会到妈妈当时的感受。
  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小豌豆用充满渴望的眼神看着别人都有而她却没有的东西,独自面对想而不得的残酷现实时,做妈妈的我就觉得心要碎了。为此,我常常对旁人说,我要把小时候没玩过的玩具、没吃过的好东西、没穿过的好衣服,全都买给小豌豆,不让她有一个黯淡的充满遗憾的童年。
  小崔看着我说:“看你为了小豌豆不停地买买买,我很担忧。”
  我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朝他展示钱包里的银行卡。
  他说:“不是钱的事儿。我能很肯定地告诉你,小豌豆不一定喜欢过你曾经憧憬的生活,但你极有可能成为你讨厌的那种家长。”
  哪种家长?我愣了。
  比如我的表姐,她小时候想成为一个钢琴家,但因为当时家里的条件支撑不起这个梦想,所以她一直遗憾至今。后来她有了女儿,恨不得天天把女儿绑到钢琴凳上;再如小崔的阿姨,没上过大学是她的心结,后来她有了儿子,每天逼儿子考名牌大学,结果孩子不堪压力,临考前竟然突然躲起来;又如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同事,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到他们当年停下的地方,用自己的人生帮他们把剩下的路走完。
  如今看来,我与那些家长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对孩子的牵制、左右,哪一个不是从婴儿时期开始?表面上看,我们是爱孩子的;实际上,我们爱的只是自己。爱自己超过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让孩子去圆自己的梦、解自己的心结,活成自己的人生副本。
  是的,一个什么都不缺、别人有我也要有的童年,其实只是我想要的。我的孩子,终究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她不是我的人生补丁,不必承载我想要她承载的一切。这一刻,我终于醒悟过来,幸好一切来得及,把选择的自由真正还给孩子,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关注女性人生 服务社会家庭  最近,一位好朋友约我一同去老年大学学习。这真是个好主意。重新走进课堂,一直是我心之所向。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深知,做学生的时光是最珍贵而美好的。  最初走上教师岗位时,我正值青春年少,豪情满怀。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换得学生的成长、成才。一路走来,教师这个职业赋予我责任感,也给我带来成就感。生活很充实,心里很踏实。  
期刊
异国生活,日子不快乐  2010年10月,殷秀梅平静的生活突现波澜:法国籍丈夫菲利浦结束了在北京的工作任期,即将返回巴黎接受新的任命。菲利浦系法国里昂人,多年来担任法国某企业驻北京分公司的总裁。这天傍晚,菲利浦回到家,告诉殷秀梅:“再过半个月,我就要回法国工作,我们去那边定居。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会永远记住这片美丽的土地。”    殷秀梅为难地说:“我艺术的根在中国,观众都在国内,你也别走了,
期刊
小时候过年  一串红红的鞭炮  一套靓靓的新衣  一顿美美的年夜饭  还有  一堆花花绿绿的糖果  长大后过年  一杯淡淡的米酒  一句暖暖的问候  一段浓浓的乡愁  还有  一则有关春运的故事  如今过年  看孙子点花炮  跟儿子去K歌  陪老伴赏雪景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寻常日子  天天红火似过年  古人过年与现今并无大异,图的就是吉祥。然而,古代文人更喜赏风弄月,诗词歌赋里可以窥探丰富多样
期刊
刚刚有个长得特别帅的男生找我要电话,我果断拒绝了。我说,你有毛病吧?好几千块钱的电话能给你吗?他说跟我要电话号。我说,我这号都用好几年了,也不能给你啊!然后他就走了。我发现他真的是有病,就差抢了不是?见面就要电话,完了还要电话号,我号码里面还有话费呢!  触屏  现在的手机、电腦都流行触屏。有位朋友特别感慨:“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说不准哪天电视都触屏了。”另外一朋友说:“你有遥控器不用,非要走过去
期刊
一年一度的春节,除了阖家团聚,美食自然不可或缺,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归属。那么,我们来看看,在这个传统节日有哪些美食习俗?1.饺子  北京俗谚:“好吃不过饺子”,广受普通百姓的欢迎。饺子又称“水饺”,因为形态微扁,在有些地方又被叫作“扁食”。多用皮包馅,通过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是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2.
期刊
突遭横祸,“折翼”天使在哭泣  2001年3月21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岁的谢仁慈跟着妈妈去一个开诊所的邻居家玩。看到医生在给病人打针,谢仁慈吓得扭头就往外跑。突然,一辆大卡车迎面开过来,妈妈本能地出去想拉女儿,伴随着剧烈的刹车声,两人被卷入车底……  这场车祸让谢仁慈失去了右腿,妈妈失去了左腿。彼时,谢仁慈的爸爸因为和人打架关在监狱里。    母女俩在医院里待了三个月。妈妈住六楼,谢
期刊
大一女孩患上肾衰竭,妈妈捐肾  话说八年前,2010年,鞍山女孩于雨含考上了大学。21岁的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而且还能歌善舞,品学兼优。快放寒假时,雨含病倒了,开始是头痛,睡不着觉,后来呕吐不止,视力迅速下降,诊断结果是尿毒症,并伴轻度心衰,必须休学治病。走出校门的瞬间,她满眼泪花。石红艳(左)母女与郭明义合影  最难过的是雨含的父母,他们感觉天都塌了。雨含母亲石红艳回忆当时的情况:“孩子父亲有
期刊
入冬后的沈阳寒意逼人、冰天雪地。可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尹家街道的沈北绿馨花卉基地却春意盎然。雪莲、静夜、露娜莲、蝉翼玉露、吉娃娃……一盆盆形态多样、可爱萌萌的“多肉”植物让人流连忘返。  时下。这种茎叶肥厚、多汁多浆、体态娇小的“多肉”植物因其美观好养的特性迅速俘获了年轻人的心。占领了他们的办公室、阳台、汽车等所有狭小空间。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商机。沈北绿馨花卉基地负责人潘莲香把沈阳以及周边的多肉种植户
期刊
1  周五下了班,赵芳去公婆那里吃晚饭,然后接女儿回家。    陆明还在单位加班。回到家,洗漱完毕后,赵芳一边陪女儿玩,一边和女友莉莉在微信上聊天。莉莉这会儿正翘着二郎腿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她老公忙前忙后地打扫卫生。赵芳羡慕得不行。莉莉老公对莉莉向来宠溺,家里的大小事都不用她操心。同样是结了婚,莉莉婚后是公主,而赵芳觉得自己倒像是保姆。  两人正聊着,家里的网络不知怎么突然断了。打电话给陆明,陆明说
期刊
幽兰九畹香世界  红梅一枝春消息  横批:春满人间  新年四季开新面  春色九州蕩春风  横批:幸福吉祥  锦绣前程驰骏马  一江碧水扬轻帆  横批:锦上添花  楼高好步青云路  室雅时闻翰墨香  横批:其乐融融  前程似锦青云路  盛世如花锦绣春  横批:喜迎新年  桃李芳菲香雪海  和风骀荡沁园春  横批:春色满园  梅绽江南,千山泛翠  梦圆中国,四海生春  横批:江山多娇  瑞雪迎新,九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