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一个曼哈顿球,我和老公小崔生气了。
那天下午,朋友给我传来一段她家宝宝玩曼哈顿球的视频,建议我也买一个,可用来辅助宝宝练习抓握。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玩具,当即按惯例给小崔留言,让他午休时在某网站买一个,这样女儿小豌豆隔日就能玩到了。
结果,半天过后,小崔回复:不买。
我问原因,他说:“百度了下,很多宝妈不建议买,没有太大意义。再说,咱家玩具太多了,有的小豌豆连看都不看,都没地方放了!”
我上网查了下,确实有不少宝妈把它列入鸡肋行列,但还是有部分宝妈认为它很有必要,于是,我简单地认为小崔拒绝下单就是为了省那百八十块钱。
我气哼哼地没理他,一边哄小豌豆入睡,一边手忙脚乱地网购,顺便还买了备受广大宝妈欢迎的小鹿牙胶、香蕉牙胶等。付款完毕,我看着躺在小床上睡得香甜的小豌豆,内心柔软无比,默默说:“宝贝,妈妈会给你我所能给的一切!”
第二天,我给小豌豆置办的各式玩具悉数送到。小崔一边腾地方一边嘟囔:“不是一个曼哈顿球吗,怎么又买了这么多?”
“反正都要买的,不如一次性买齐。”说完,我抓起曼哈顿球送给小豌豆面前,结果一切真如小崔预料,她看都不看一眼。我抓住她的小手,想让她摸一摸、碰一碰,她马上露出特别不情愿的表情,小嘴巴一咧,竟然哭了。
“我就说吧,她未必会喜欢,你偏不听。”小崔埋怨道。
我自知理虧,默默把曼哈顿球装起来,想塞进小豌豆的整理箱里,这才发现,我们这个小家,已经快被她的专属物品占满了。
蓝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玩具,旁边还有几个盒子因为体积太大没有被收纳其中;粉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衣物,目测至少有五件衣服连包装都没拆;白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用品,大小玻璃奶瓶、硅胶奶瓶,红外线体温计、水银体温计,黑白彩色卡、早教书、早教机等。这些物件,多是我闲时边读宝妈经验分享边在网上购来的,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处,但觉得别人家宝宝有了,我的小豌豆就一定要有。
为此,小崔和我沟通过,他觉得“爱娃成痴”没错,但处处与人攀比不可取。我的回答是:“别人家宝宝有的,我的宝宝为什么没有?我们又不是买不起!”小崔无言以对,只是一声沉沉的叹息。
我读得懂他那声叹息背后的情绪,有无奈也有心疼。但我心里很清楚,这种无限给予,除了基于对孩子的爱,还有另一层原因,是我想通过她解开自己的心结,通过她穿越时光来圆满我的童年。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仍在过年的时候给我和姐姐买新衣服穿。过年成为我和姐姐最快乐的时刻。可是七岁那年,我们第一次没能在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初一早上,妈妈看着我们的时候,眼里噙着眼泪。邻居家的小朋友找我们玩,他们走后,妈妈轻轻揉着我的脸,内疚地问:“今年没有新衣服穿,是不是不高兴了?”
这些年来,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回味的更多的是自己失落的感受。直到做了妈妈,我才能体会到妈妈当时的感受。
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小豌豆用充满渴望的眼神看着别人都有而她却没有的东西,独自面对想而不得的残酷现实时,做妈妈的我就觉得心要碎了。为此,我常常对旁人说,我要把小时候没玩过的玩具、没吃过的好东西、没穿过的好衣服,全都买给小豌豆,不让她有一个黯淡的充满遗憾的童年。
小崔看着我说:“看你为了小豌豆不停地买买买,我很担忧。”
我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朝他展示钱包里的银行卡。
他说:“不是钱的事儿。我能很肯定地告诉你,小豌豆不一定喜欢过你曾经憧憬的生活,但你极有可能成为你讨厌的那种家长。”
哪种家长?我愣了。
比如我的表姐,她小时候想成为一个钢琴家,但因为当时家里的条件支撑不起这个梦想,所以她一直遗憾至今。后来她有了女儿,恨不得天天把女儿绑到钢琴凳上;再如小崔的阿姨,没上过大学是她的心结,后来她有了儿子,每天逼儿子考名牌大学,结果孩子不堪压力,临考前竟然突然躲起来;又如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同事,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到他们当年停下的地方,用自己的人生帮他们把剩下的路走完。
如今看来,我与那些家长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对孩子的牵制、左右,哪一个不是从婴儿时期开始?表面上看,我们是爱孩子的;实际上,我们爱的只是自己。爱自己超过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让孩子去圆自己的梦、解自己的心结,活成自己的人生副本。
是的,一个什么都不缺、别人有我也要有的童年,其实只是我想要的。我的孩子,终究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她不是我的人生补丁,不必承载我想要她承载的一切。这一刻,我终于醒悟过来,幸好一切来得及,把选择的自由真正还给孩子,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编辑/纤手暖
那天下午,朋友给我传来一段她家宝宝玩曼哈顿球的视频,建议我也买一个,可用来辅助宝宝练习抓握。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玩具,当即按惯例给小崔留言,让他午休时在某网站买一个,这样女儿小豌豆隔日就能玩到了。
结果,半天过后,小崔回复:不买。
我问原因,他说:“百度了下,很多宝妈不建议买,没有太大意义。再说,咱家玩具太多了,有的小豌豆连看都不看,都没地方放了!”
我上网查了下,确实有不少宝妈把它列入鸡肋行列,但还是有部分宝妈认为它很有必要,于是,我简单地认为小崔拒绝下单就是为了省那百八十块钱。
我气哼哼地没理他,一边哄小豌豆入睡,一边手忙脚乱地网购,顺便还买了备受广大宝妈欢迎的小鹿牙胶、香蕉牙胶等。付款完毕,我看着躺在小床上睡得香甜的小豌豆,内心柔软无比,默默说:“宝贝,妈妈会给你我所能给的一切!”
第二天,我给小豌豆置办的各式玩具悉数送到。小崔一边腾地方一边嘟囔:“不是一个曼哈顿球吗,怎么又买了这么多?”
“反正都要买的,不如一次性买齐。”说完,我抓起曼哈顿球送给小豌豆面前,结果一切真如小崔预料,她看都不看一眼。我抓住她的小手,想让她摸一摸、碰一碰,她马上露出特别不情愿的表情,小嘴巴一咧,竟然哭了。
“我就说吧,她未必会喜欢,你偏不听。”小崔埋怨道。
我自知理虧,默默把曼哈顿球装起来,想塞进小豌豆的整理箱里,这才发现,我们这个小家,已经快被她的专属物品占满了。
蓝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玩具,旁边还有几个盒子因为体积太大没有被收纳其中;粉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衣物,目测至少有五件衣服连包装都没拆;白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用品,大小玻璃奶瓶、硅胶奶瓶,红外线体温计、水银体温计,黑白彩色卡、早教书、早教机等。这些物件,多是我闲时边读宝妈经验分享边在网上购来的,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处,但觉得别人家宝宝有了,我的小豌豆就一定要有。
为此,小崔和我沟通过,他觉得“爱娃成痴”没错,但处处与人攀比不可取。我的回答是:“别人家宝宝有的,我的宝宝为什么没有?我们又不是买不起!”小崔无言以对,只是一声沉沉的叹息。
我读得懂他那声叹息背后的情绪,有无奈也有心疼。但我心里很清楚,这种无限给予,除了基于对孩子的爱,还有另一层原因,是我想通过她解开自己的心结,通过她穿越时光来圆满我的童年。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仍在过年的时候给我和姐姐买新衣服穿。过年成为我和姐姐最快乐的时刻。可是七岁那年,我们第一次没能在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初一早上,妈妈看着我们的时候,眼里噙着眼泪。邻居家的小朋友找我们玩,他们走后,妈妈轻轻揉着我的脸,内疚地问:“今年没有新衣服穿,是不是不高兴了?”
这些年来,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回味的更多的是自己失落的感受。直到做了妈妈,我才能体会到妈妈当时的感受。
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小豌豆用充满渴望的眼神看着别人都有而她却没有的东西,独自面对想而不得的残酷现实时,做妈妈的我就觉得心要碎了。为此,我常常对旁人说,我要把小时候没玩过的玩具、没吃过的好东西、没穿过的好衣服,全都买给小豌豆,不让她有一个黯淡的充满遗憾的童年。
小崔看着我说:“看你为了小豌豆不停地买买买,我很担忧。”
我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朝他展示钱包里的银行卡。
他说:“不是钱的事儿。我能很肯定地告诉你,小豌豆不一定喜欢过你曾经憧憬的生活,但你极有可能成为你讨厌的那种家长。”
哪种家长?我愣了。
比如我的表姐,她小时候想成为一个钢琴家,但因为当时家里的条件支撑不起这个梦想,所以她一直遗憾至今。后来她有了女儿,恨不得天天把女儿绑到钢琴凳上;再如小崔的阿姨,没上过大学是她的心结,后来她有了儿子,每天逼儿子考名牌大学,结果孩子不堪压力,临考前竟然突然躲起来;又如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同事,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到他们当年停下的地方,用自己的人生帮他们把剩下的路走完。
如今看来,我与那些家长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对孩子的牵制、左右,哪一个不是从婴儿时期开始?表面上看,我们是爱孩子的;实际上,我们爱的只是自己。爱自己超过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让孩子去圆自己的梦、解自己的心结,活成自己的人生副本。
是的,一个什么都不缺、别人有我也要有的童年,其实只是我想要的。我的孩子,终究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她不是我的人生补丁,不必承载我想要她承载的一切。这一刻,我终于醒悟过来,幸好一切来得及,把选择的自由真正还给孩子,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