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和决胜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水利工程有助于改善地区自然环境,实现水源高效利用的有力调配,但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评估的全面性,本文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建议
前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关联密切,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我国水资源储量丰沛,但受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呈现“南多北少”的明显特点,分布极为不均。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始于上世纪初期,直至建国后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环节[2]。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十九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国际化更高水准迈进,为了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长远发展,探索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路径十分必要。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下述两方面内容:①积极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能够有效调节水量,为干旱地区及半干旱地区的生物提供稳定水源;发挥积极的防洪作用,有效保护生态系统,防治其遭受洪水侵蚀;提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3]。②消极影响: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基本风貌,对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比如改变了水体环境的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水循环不畅等;改变了河道原有的水质和水温,尤其是水库建设会对周边水域内的鱼类繁殖产生较大影响;水库蓄水引发多沙河流库区淤泥堆积、下游冲刷现象,河道下切研发滑坡、库区坍岸、地震等地质灾害;原有水域两侧的陆生植物被完全研磨,出现平地岛屿和片断化丘陵;周边搬迁工厂和废弃农田中未清除的废料、农药残留、垃圾等流入水库,原有的水域环境包括更低、人口、珍稀物种、森林、风景民胜、珍稀物种等被迫改变,库区及下游河域水质发生变化,导致下游纳污能力降低。
2 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2.1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建立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体系
水电工程建设人员和方案考察及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了解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初期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组训生态环保要求进行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等工作,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比如在进行能源开发时切勿单一执着眼前利益,而是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对生态系统整体负责,做到各方面效益同城兼顾。以青铜峡水库工程建设为例,在项目施工中,该水库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淤积地形,构筑了广袤的农田和湿地,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强日常生态环保知识宣传工作,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建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比如,在不适宜修剪水利工程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区域划定河段保护区域,严禁水利工程及其他大规模工程展开建设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与此同时,必须加快建立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体系,促使各个水利工程在项目审批前,必须上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报告,根据国家法规政策,在全面评估水力资源及工程建设对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开发目标,减少移民、耕地淹没等问题,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对工程建设的社会生态、环境价值、自然生态等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并关注长远利益。
2.2根据评估结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结果做好下述三项环保工作:①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区域内生态环保措施,对于已经或是正在建立的水利工程,必须设立相应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由工程项目责任人和相关监测人员负责监督工程施工情况是否达到预设环保标准,对于未达标的施工项目可根据预先划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令其立即改正,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②重视岸坡防护工作,水陆交错带作为水域植物重要的繁育地带,是多种生物重要的栖息、觅食、产卵区域,也是多种水生和陆生动植物的主要生活迁移区,为此岸坡防护建设工程必须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在满足工程施工建设和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保证景观护岸形式的多样化。譬如,采用多孔混凝土构件或自然材质制作的柔性构件实施岸坡项目建设,避免使用不透水的硬质材料,比如浆砌块石、混凝土等,为动植物繁育和栖息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③加强废料污水处理:对于水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沉渣可采用自然沉降法,同时可建立生态化粪池接收施工区域内排出的污水,减少工程排污对水体的影响。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弃渣可待施工完成后恢复期原有对方状态,留作工程完工后的覆土使用。例如,長江三峡在建设期间修建了大型污水处理系统,有效提高了长江沿岸区域施工的污水处理能力,确保长江水质满足下游使用需求。
2.3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入水电工程环保技术研究
建立健全移民政策有助于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水利工程对流经区域居民的安全威胁,提高工程项目整体以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完善移民政策,确保移民利益。这是因为人是水利工程兴建和运行的基础构成要素,尽管高额的移民安置费用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但只有保证人民自身的利益,方可促进各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家长远战略的稳步发展。当前移民政策主要从土地、防腐等有偿设施入手,作为移民的基本补偿项目。例如,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沿线区域的村民皆按照国家政策,将其划归为同省或临省的其他地区,分配田宅,包括宅基地、住宅、农田等,从而推动工程的有序进行。同时还可在预测评估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完善过鱼措施、生态补偿、增殖放流等机制,平衡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与水域内水生生物之间的生存关系。以葛洲坝水库为例,施工人员和单位建设过程中秉持“扶助放养”理念,为濒危物种中华鲟提供了有利的繁衍条件,解决了该物种面临的灭绝危机。同时技术人员必须深入水电工程环保技术研究,采用新型开挖技术、填筑标准、掺和技术,进一步减少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 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农业灌溉、航运、电力发电等多领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国民经济发展关联密切,为了实现国家资源最佳配置方案,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建立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入水电工程环保技术研究,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景成, 高鹏, 穆兴民,等.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24(5):63-68.
[2]陈求稳. 生态水力学及其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模拟调控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 2016, 47(3):413-423.
[3]曾凌云. 四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41(8):161-165.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建议
前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关联密切,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我国水资源储量丰沛,但受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呈现“南多北少”的明显特点,分布极为不均。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始于上世纪初期,直至建国后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环节[2]。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十九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国际化更高水准迈进,为了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长远发展,探索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路径十分必要。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下述两方面内容:①积极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能够有效调节水量,为干旱地区及半干旱地区的生物提供稳定水源;发挥积极的防洪作用,有效保护生态系统,防治其遭受洪水侵蚀;提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3]。②消极影响: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基本风貌,对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比如改变了水体环境的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水循环不畅等;改变了河道原有的水质和水温,尤其是水库建设会对周边水域内的鱼类繁殖产生较大影响;水库蓄水引发多沙河流库区淤泥堆积、下游冲刷现象,河道下切研发滑坡、库区坍岸、地震等地质灾害;原有水域两侧的陆生植物被完全研磨,出现平地岛屿和片断化丘陵;周边搬迁工厂和废弃农田中未清除的废料、农药残留、垃圾等流入水库,原有的水域环境包括更低、人口、珍稀物种、森林、风景民胜、珍稀物种等被迫改变,库区及下游河域水质发生变化,导致下游纳污能力降低。
2 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2.1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建立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体系
水电工程建设人员和方案考察及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了解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初期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组训生态环保要求进行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等工作,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比如在进行能源开发时切勿单一执着眼前利益,而是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对生态系统整体负责,做到各方面效益同城兼顾。以青铜峡水库工程建设为例,在项目施工中,该水库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淤积地形,构筑了广袤的农田和湿地,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强日常生态环保知识宣传工作,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建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比如,在不适宜修剪水利工程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区域划定河段保护区域,严禁水利工程及其他大规模工程展开建设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与此同时,必须加快建立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体系,促使各个水利工程在项目审批前,必须上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报告,根据国家法规政策,在全面评估水力资源及工程建设对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开发目标,减少移民、耕地淹没等问题,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对工程建设的社会生态、环境价值、自然生态等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并关注长远利益。
2.2根据评估结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结果做好下述三项环保工作:①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区域内生态环保措施,对于已经或是正在建立的水利工程,必须设立相应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由工程项目责任人和相关监测人员负责监督工程施工情况是否达到预设环保标准,对于未达标的施工项目可根据预先划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令其立即改正,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②重视岸坡防护工作,水陆交错带作为水域植物重要的繁育地带,是多种生物重要的栖息、觅食、产卵区域,也是多种水生和陆生动植物的主要生活迁移区,为此岸坡防护建设工程必须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在满足工程施工建设和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保证景观护岸形式的多样化。譬如,采用多孔混凝土构件或自然材质制作的柔性构件实施岸坡项目建设,避免使用不透水的硬质材料,比如浆砌块石、混凝土等,为动植物繁育和栖息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③加强废料污水处理:对于水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沉渣可采用自然沉降法,同时可建立生态化粪池接收施工区域内排出的污水,减少工程排污对水体的影响。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弃渣可待施工完成后恢复期原有对方状态,留作工程完工后的覆土使用。例如,長江三峡在建设期间修建了大型污水处理系统,有效提高了长江沿岸区域施工的污水处理能力,确保长江水质满足下游使用需求。
2.3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入水电工程环保技术研究
建立健全移民政策有助于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水利工程对流经区域居民的安全威胁,提高工程项目整体以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完善移民政策,确保移民利益。这是因为人是水利工程兴建和运行的基础构成要素,尽管高额的移民安置费用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但只有保证人民自身的利益,方可促进各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家长远战略的稳步发展。当前移民政策主要从土地、防腐等有偿设施入手,作为移民的基本补偿项目。例如,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沿线区域的村民皆按照国家政策,将其划归为同省或临省的其他地区,分配田宅,包括宅基地、住宅、农田等,从而推动工程的有序进行。同时还可在预测评估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完善过鱼措施、生态补偿、增殖放流等机制,平衡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与水域内水生生物之间的生存关系。以葛洲坝水库为例,施工人员和单位建设过程中秉持“扶助放养”理念,为濒危物种中华鲟提供了有利的繁衍条件,解决了该物种面临的灭绝危机。同时技术人员必须深入水电工程环保技术研究,采用新型开挖技术、填筑标准、掺和技术,进一步减少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 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农业灌溉、航运、电力发电等多领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国民经济发展关联密切,为了实现国家资源最佳配置方案,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建立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入水电工程环保技术研究,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景成, 高鹏, 穆兴民,等.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24(5):63-68.
[2]陈求稳. 生态水力学及其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模拟调控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 2016, 47(3):413-423.
[3]曾凌云. 四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41(8):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