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成都经济区环线德阳至简阳段高速公路第6标段预制T梁气泡成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法等剖析,分别从混凝土原材、脱模剂选用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防止T梁预制中气泡的生成,将T梁预制中气泡的潜在威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旨在提高本标段内所有预制T梁混凝土的整体品质和外观。
【关键词】T梁;表面气泡;原因;防治
一、工程简介
德简高速土建6标段,位于德阳市中江县山区,线路全长16.005公里,大桥2022米(12座);中桥1384米(4座)。在本标段共设两个梁场,其中30mT梁共514片、40mT梁224片、20m箱梁240片,总计978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设计塌落度160~200mm。于2017年9月预制,定于2018年6月底完成全部预制,在施工中使用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的方式同时进行浇筑。
二、所遇问题
(一)问题现象
通过对本标段预制的前10片30m T梁外观检测及剖析,发现T梁混凝土腹板及马蹄位置气泡比较多,如下图1,下图2(黑点处)。因为气泡较多,以致混凝土不密实,局部位置出现“漏骨”现象,不仅使后期修补十分困难,严重影响预制梁的外观,而且还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降低结构物的耐久性。
(二)气泡成因分析
针对外观质量分析,经过多方咨询并上网查阅资料,对现场T梁混凝土表面气泡的产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如下:
1.气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空隙,如果布料厚度大、振捣不到位,空隙中的气体就无法及时排出。如果模板打磨不到位、脱模剂选择不合理也会使气泡附着在模板表面,难以排出。
2.水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水胶比变大,使混凝土中有多余的自由水,通过振捣时无法顺利排出。
3.原材自身级配不好,导致整个级配中空隙率变大,粗集料中含有过多的针片状颗粒,细集料含泥量超标,或者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由于空隙率变大,细集料不足以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集料不密实,从而产生较多气泡,最直观的表现为石子外露。
三、影响混凝土表面气泡排出的各种因素
(一)水泥
气泡与水泥的类型关系非常密切,助磨剂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太多的气体,水泥细度太细,生产的混凝土含气量将显著增加。
(二)外加剂
加入一定数量的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十分普遍,但是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含气量,由于减水剂与混凝土在混合搅拌均匀后,气体难以排出,所以减水剂的含气量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最终外观质量。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选择质量稳定的减水剂,并同时对其含气量进行检测,以满足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要求。
(三)粗骨料
由于T梁钢筋间距太小,粗集料的最大有效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距的3/4,否则粗集料容易附着在钢筋上,增加混凝土的空隙,导致混凝土不密实,难以排出气体。采用连续级配,使其空隙率达到最小,严格控制粗集料中的针片状含量,也有利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气体的排出。
(四)细集料
由于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细集料主要起填充何用。材料级配不合理,粗细不一,将会改變混凝土的和易性,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流动性变化。如果细集料变粗,则会使集料空隙更大,导致混凝土不易密实,产生更多的气泡,所以混凝土生产时应该提高砂率;细集料变细,则会在粗集料周围形成更多的水泥砂浆,让混凝土变得更黏稠,不仅混凝土流动性不好,而且也不利于气体的排出,混凝土生产时应该降低砂率。
(五)混凝土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其内部气泡产生及排出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流动性和黏聚性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更加密实,保证含气量能控制在2.5%-3.5%之间,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还会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六)施工方面
1.搅拌时间对混凝土内部产生气泡会有不同影响 。
如果搅拌时间过短,以至于混凝土搅拌不匀,外加剂多或粗集料多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气体。但搅拌时间过长又会使混凝土内部形成的气体越来越多,很难通过振动排出。一般预制梁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可以控制在120~180s。
2.脱模剂使用不当会影响气泡的排出。
施工单位开始采用脱模剂是废机油兑柴油,这种混合油对气泡具有极强的吸附性,混凝土内的气泡一经接触,便会吸附在模板上难以排出。
3.振捣情况影响气泡的排出。
由于施工环境的不同,所以混凝土的和易性、环境温度都会促使振捣手根据实际条件采用多种振捣工艺,不同的施工工艺也会使得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多少有着根本的不同。混凝土和易性越好,粗集料中针片状越少,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就越密实,气体就越容易排出。预制梁施工过程应采用分层浇筑,由两边至中间,采用高频振捣和人工振捣联合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过振或欠振、漏振,每层布料厚度适宜,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过振)或内部空洞(欠振、漏振),影响气体排出。
四、解决办法及处理措施
(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预制T梁混凝土设计强度C50,在混凝土优化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细度、强度等技术指标,I级粉煤灰选择过程中,严格控制其需水量、细度、烧失量等关键指标,粗集料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要求其各项指标不得低于II级(特别是针片状含量),破碎面不得低于70%;细集料采用河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6-2.9之间,严格控制小于0.3mm或大于0.6mm的粒径数量。可适当增加减水剂中的引气成分用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材控制对预制梁混凝土配比做出不同的调整,保证施工和易性及耐久性,控制其含气量在2.5%-3.5%之间。
(二)模板 由于马蹄倒角处气泡较多,对腹板附着式高频振动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调整。使腹板附着式高频振动器至少分两层布置,马蹄上沿部分、腹板中部高低错落布置,竖向间距约50cm,横向间距约1.5 m,如下图3。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第一层布料厚度应低于马蹄倒角上沿部分,振捣时更便于将马蹄部分气泡排出。此外,严格控制模板面板的清理打磨施工,这样可使气泡在振捣时顺着钢模面板处由下往上排出。选择产品稳定,性能优越的脱模剂,不仅可使混凝土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有光泽,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还可影響到模板面上气泡的聚集和附着,以至于振捣时气泡能顺利排出。
(三)优化施工工艺及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砼布料采用“纵向分段、竖向斜分层,先两端再中间”,这种施工工艺虽然时间较长、施工进度较慢。但是可保证在前一层混凝土排除完气泡后再布料下一层混凝土,这样混凝土内的大量气泡都能排出。通过试验,竖向严格按照30~40 cm分层布料振捣,保证第一层布料厚度不超过马蹄倒角上沿部位,同时开动腹板和马蹄上沿处高频附着式振动器,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合理控制振捣时间(15-45s)。第一层振捣完成后采用“由边到中,竖向斜分料”均匀布料,砼放料过程中采用腹板高频振捣器和人工插入式振捣器交替振捣,,以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为准,同时应防止发生因振捣时间过长而出现混凝土过振的现象, 导致粗集料沉底,浆体上浮;也应防止欠振、漏振导致砼表面“漏骨”现象。运用该方法连续浇注混凝土后,外观则会较为美观,既可避免产生施工缝,又可以避免砼在振捣过程中因流动过大而造成离析。
五、调整结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进措施,最终浇筑后的T梁外观有了明显改观,如下图:
六、结束语
通过对预制梁表面气泡的成因分析,分别从混凝土的原材料、模板加工、脱模剂的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下手,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让混凝土黏聚性、和易性、流动性满足施工要求,浇筑后的预制T梁表面平整,有光泽;而且通过对预制T梁的跟踪检查,有效控制了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大小和数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GB/T 14685-2011 建设用碎石、卵石
[3]GB/T 14684-2011 建设用砂
[4]GB/T 50146-201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5]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6]年华,兰志忠. 探讨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行业工程中的应用[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城乡建设,2013,( 4) :16-17
【关键词】T梁;表面气泡;原因;防治
一、工程简介
德简高速土建6标段,位于德阳市中江县山区,线路全长16.005公里,大桥2022米(12座);中桥1384米(4座)。在本标段共设两个梁场,其中30mT梁共514片、40mT梁224片、20m箱梁240片,总计978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设计塌落度160~200mm。于2017年9月预制,定于2018年6月底完成全部预制,在施工中使用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的方式同时进行浇筑。
二、所遇问题
(一)问题现象
通过对本标段预制的前10片30m T梁外观检测及剖析,发现T梁混凝土腹板及马蹄位置气泡比较多,如下图1,下图2(黑点处)。因为气泡较多,以致混凝土不密实,局部位置出现“漏骨”现象,不仅使后期修补十分困难,严重影响预制梁的外观,而且还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降低结构物的耐久性。
(二)气泡成因分析
针对外观质量分析,经过多方咨询并上网查阅资料,对现场T梁混凝土表面气泡的产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如下:
1.气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空隙,如果布料厚度大、振捣不到位,空隙中的气体就无法及时排出。如果模板打磨不到位、脱模剂选择不合理也会使气泡附着在模板表面,难以排出。
2.水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水胶比变大,使混凝土中有多余的自由水,通过振捣时无法顺利排出。
3.原材自身级配不好,导致整个级配中空隙率变大,粗集料中含有过多的针片状颗粒,细集料含泥量超标,或者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由于空隙率变大,细集料不足以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集料不密实,从而产生较多气泡,最直观的表现为石子外露。
三、影响混凝土表面气泡排出的各种因素
(一)水泥
气泡与水泥的类型关系非常密切,助磨剂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太多的气体,水泥细度太细,生产的混凝土含气量将显著增加。
(二)外加剂
加入一定数量的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十分普遍,但是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含气量,由于减水剂与混凝土在混合搅拌均匀后,气体难以排出,所以减水剂的含气量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最终外观质量。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选择质量稳定的减水剂,并同时对其含气量进行检测,以满足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要求。
(三)粗骨料
由于T梁钢筋间距太小,粗集料的最大有效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距的3/4,否则粗集料容易附着在钢筋上,增加混凝土的空隙,导致混凝土不密实,难以排出气体。采用连续级配,使其空隙率达到最小,严格控制粗集料中的针片状含量,也有利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气体的排出。
(四)细集料
由于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细集料主要起填充何用。材料级配不合理,粗细不一,将会改變混凝土的和易性,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流动性变化。如果细集料变粗,则会使集料空隙更大,导致混凝土不易密实,产生更多的气泡,所以混凝土生产时应该提高砂率;细集料变细,则会在粗集料周围形成更多的水泥砂浆,让混凝土变得更黏稠,不仅混凝土流动性不好,而且也不利于气体的排出,混凝土生产时应该降低砂率。
(五)混凝土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其内部气泡产生及排出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流动性和黏聚性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更加密实,保证含气量能控制在2.5%-3.5%之间,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还会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六)施工方面
1.搅拌时间对混凝土内部产生气泡会有不同影响 。
如果搅拌时间过短,以至于混凝土搅拌不匀,外加剂多或粗集料多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气体。但搅拌时间过长又会使混凝土内部形成的气体越来越多,很难通过振动排出。一般预制梁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可以控制在120~180s。
2.脱模剂使用不当会影响气泡的排出。
施工单位开始采用脱模剂是废机油兑柴油,这种混合油对气泡具有极强的吸附性,混凝土内的气泡一经接触,便会吸附在模板上难以排出。
3.振捣情况影响气泡的排出。
由于施工环境的不同,所以混凝土的和易性、环境温度都会促使振捣手根据实际条件采用多种振捣工艺,不同的施工工艺也会使得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多少有着根本的不同。混凝土和易性越好,粗集料中针片状越少,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就越密实,气体就越容易排出。预制梁施工过程应采用分层浇筑,由两边至中间,采用高频振捣和人工振捣联合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过振或欠振、漏振,每层布料厚度适宜,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过振)或内部空洞(欠振、漏振),影响气体排出。
四、解决办法及处理措施
(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预制T梁混凝土设计强度C50,在混凝土优化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细度、强度等技术指标,I级粉煤灰选择过程中,严格控制其需水量、细度、烧失量等关键指标,粗集料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要求其各项指标不得低于II级(特别是针片状含量),破碎面不得低于70%;细集料采用河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6-2.9之间,严格控制小于0.3mm或大于0.6mm的粒径数量。可适当增加减水剂中的引气成分用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材控制对预制梁混凝土配比做出不同的调整,保证施工和易性及耐久性,控制其含气量在2.5%-3.5%之间。
(二)模板 由于马蹄倒角处气泡较多,对腹板附着式高频振动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调整。使腹板附着式高频振动器至少分两层布置,马蹄上沿部分、腹板中部高低错落布置,竖向间距约50cm,横向间距约1.5 m,如下图3。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第一层布料厚度应低于马蹄倒角上沿部分,振捣时更便于将马蹄部分气泡排出。此外,严格控制模板面板的清理打磨施工,这样可使气泡在振捣时顺着钢模面板处由下往上排出。选择产品稳定,性能优越的脱模剂,不仅可使混凝土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有光泽,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还可影響到模板面上气泡的聚集和附着,以至于振捣时气泡能顺利排出。
(三)优化施工工艺及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砼布料采用“纵向分段、竖向斜分层,先两端再中间”,这种施工工艺虽然时间较长、施工进度较慢。但是可保证在前一层混凝土排除完气泡后再布料下一层混凝土,这样混凝土内的大量气泡都能排出。通过试验,竖向严格按照30~40 cm分层布料振捣,保证第一层布料厚度不超过马蹄倒角上沿部位,同时开动腹板和马蹄上沿处高频附着式振动器,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合理控制振捣时间(15-45s)。第一层振捣完成后采用“由边到中,竖向斜分料”均匀布料,砼放料过程中采用腹板高频振捣器和人工插入式振捣器交替振捣,,以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为准,同时应防止发生因振捣时间过长而出现混凝土过振的现象, 导致粗集料沉底,浆体上浮;也应防止欠振、漏振导致砼表面“漏骨”现象。运用该方法连续浇注混凝土后,外观则会较为美观,既可避免产生施工缝,又可以避免砼在振捣过程中因流动过大而造成离析。
五、调整结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进措施,最终浇筑后的T梁外观有了明显改观,如下图:
六、结束语
通过对预制梁表面气泡的成因分析,分别从混凝土的原材料、模板加工、脱模剂的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下手,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让混凝土黏聚性、和易性、流动性满足施工要求,浇筑后的预制T梁表面平整,有光泽;而且通过对预制T梁的跟踪检查,有效控制了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大小和数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GB/T 14685-2011 建设用碎石、卵石
[3]GB/T 14684-2011 建设用砂
[4]GB/T 50146-201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5]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6]年华,兰志忠. 探讨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行业工程中的应用[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城乡建设,2013,( 4)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