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期折抵中“先行羁押”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13859315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期折抵是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对维护被告人身自由权具有积极意义,法律规定适用刑期折抵须存在“先行羁押”这一前提,先行羁押是可以折抵刑罚的各种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统称.基于对“先行羁押”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判定能否折抵刑期时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这就导致司法实践中刑期折抵的适用实际变成了法定适用和酌定适用并存的局面,酌定适用所带来的折抵范围的过度扩张不符合立法本意和刑期折抵制度的内在价值,引发诸多矛盾与困惑.依法合理定义“先行羁押”的首要原则应当是于法有据,在界定方法上则依诉讼程序关联性和案件事实关联性作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公共卫生问题日渐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行为主体纷纷推动协同防治举措.在全球治理框架设计中,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重大疫情合作,需要从机制建设入手.一是加强首脑会晤的决策机制;二是建立常态化的监测机制;三是做好人才培育的教育交流机制;四是激活民间投资、志愿服务的机制;五是完善大国引领机制.
跨境数据流动是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治理的新兴议题.在数字经济发展和东盟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下,东盟从统筹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保护入手,着眼于提升东盟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制定并完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构建始于新加坡对数据保护规制的探索,基于东盟个人数据保护框架,在东盟数字一体化总体框架下制定数字管理框架,并以“东盟示范合同条款”和“东盟跨境数据流动认证”两大关键手段促进机制落实.该机制具有灵活性、包容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东盟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降低谈判成本与合规成本,获得更多全球竞争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由于公序良俗的含义比较抽象,故以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为视角,探讨公序良俗原则在上述法律关系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二百多份法院的相关判决进行研究,法院认为,未登记结婚全部返还彩礼,婚内出轨与他人同居、生育子女,婚内出轨赠与他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或子女生病期间离婚,未婚怀孕、生育等等违反公序良俗.而未登记结婚部分返还彩礼,同居多年形成事实婚姻不返还彩礼,未登记结婚之大额赠与的返还等等不违反公序良俗.另外,在“分手费协议”和“婚姻保证书”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的案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