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的紫藤花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水浑浑浊浊,连紫藤花的倒影也看不见了,雨一直在下……”1948年6月13日深夜,写下这段话,日本“无赖派大师”太宰治与他的一位女崇拜者冒着大雨走向河边,随后双双跳入河中。他们腰部红色的绳结把两人紧紧绑在一起。被人发现时,已是6天后,那天,正是太宰治的39岁生日。他工作室的书桌上,放着遗书、手稿,还有几本太田静子的日记。
  之前,《斜阳》的出版让“太宰热”达到顶点,青年们纷纷追捧,由此奠定了他日本一线作家的地位,而太田静子,正是《斜阳》的主人公和子的原型。

一句话,让她有了知音之感


  1941年,28岁的太田静子走进书店,信手拿起一本《虚构的彷徨》,作者是太宰治。甫一翻开,映入眼帘的一行字顿时令她战栗:“我用这双手,让小园沉进了水底。”一句话,唤起静子强烈共鸣,两年多了,她仍未走出女儿夭折的阴影。
  父亲去世后,静子在家人安排下走进违背自己意愿的婚姻,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她深感痛苦。更痛苦的是,女儿出生后,尚不足月就夭折。“因为我不爱丈夫,孩子才会死去”,在自责与罪恶感中,她甚至想到了死。共同生活已无可能,她与丈夫离婚,回到世代行医的娘家。静子弟弟是太宰治的拥趸,在他推荐下,她接触到太宰治的作品,成为他的仰慕者。
  静子模仿太宰治的“独白体”,开始为早逝的女儿写“独白之作”,以此作为精神寄托。文章写好后,她给太宰治去信请求指导。语气是虔诚的,她尊他为师。几天后,回信到了:“您的作品已经拜读,我想您应该是有才能的,但身体似乎不太好,也许不适合写小说。如果您乐意的话,欢迎随时来玩。”
  与两位文学少女结伴,静子满怀期待地来到位于三鹰的太宰治家。院子里,晒着小孩的衣物,四次自杀未果的太宰治,刚在老师安排下走进踏实的家庭生活。

悄悄地想着一个人,什么也不用介意


  太宰治说静子的文章有散文诗的味道,建议她用轻松的心情,不加矫饰地、坦率地在日记里记录生活。在她眼里,叼着烟斗、穿着和服的太宰治“如同一位强悍的武士”,并不像作品里表现的那般颓废、无奈。
  三个月后,太平洋战争打响。一个雨天,她突然接到一封电报,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二点,东京车站,太宰治。”第一次见面后,他就对她念念不忘。她在优裕的家庭长大,即使经历过不幸婚姻,看上去仍天真烂漫。而他虽出身贵族,却只有不安和内疚,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造成他软弱、阴郁、多愁善感的性格。她的纯真无邪吸引了他,她是他“只有在梦中才敢想象的‘梦子小姐’”。
  静子换上紫色和服匆忙出门,到车站时,已经迟到,看到披着和式斗篷的太宰治站在花店门口时,她联想到了温柔的绅士。在咖啡厅,他告诉她,等她的一个小时里,盯着那些淡紫色的花朵,想到不知佳人是否会来,他甚至很想哭泣。“从今天起,你就不是一个人了,我把我的命交给你。”他的话,让她受宠若惊。
  联络多了起来。一年后,静子的家被疏散到一个名叫下曾我的村庄,弟弟入伍,母亲患病住院,她独自生活。在信中,她告诉了他搬家的事。几天后,他来看她,山庄的清晨,大雾散去,天空蔚蓝,他们一起坐在池塘边,水面上,是树木和乌鸦的倒影。他自言自语地说:“树上的乌鸦好像很快乐啊,它们一定很幸福吧。”当他问“静子跟我在一起,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时,她说:“我最喜欢现在这样,两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起。”
  战争日渐白热化,人人自危,之后三年,他们再没见面。服侍母亲之余,静子靠太宰治的小说消磨时间。在小说《竹青》中,他描述了两只比翼双飞的乌鸦,当日池塘边静坐的情景又浮现于静子眼前。
  1945年年末,母亲去世,倍感孤独中,静子给太宰治写信,诉说她的寂寞和痛苦。他很快发来电报,安慰她“无须忧心生活”,他说他在心里“悄悄地想着一个人”,“什么也不用介意,什么也不用顾忌,在这讨厌的、可畏的现实当中,总算找到了仅有的一片休憩的草原,为了彼此,我多希望它能实现”。
  爱是诱惑,她没有力量抵抗,战争使她更加憧憬“恋爱和革命”。冬天的山庄生活孤单难耐,她开始尝试像太宰治说的那样,把回憶不加矫饰地写进日记,下笔犹如泉涌,经常写到深夜。
  不久,他们见面。暌违三年,对坐在榻榻米上,他迫不及待地用严肃的语气说:“为了下次的小说,我无论如何都需要你的日记。”彼时,战争刚刚结束,他想写一本“最美的小说”,正为没有素材而苦恼,他甚至承诺,小说写出来会付给她一笔钱。
  他仅仅是为了日记,她的心掉进了万丈深渊。看出她的失望,送她离开时,在寂静的河堤边,他停下脚步,把她包在他的和服里。

一秒离开,一生未忘记


  太宰治如愿拿到了静子的日记,由淡紫色的花儿开始,《斜阳》拉开序幕。他没想到的是,和《斜阳》同时孕育的,还有静子肚子里的孩子。得知她怀孕,他平静地说:“有了孩子,就不能陪我一起死了。”他的四次自杀经历,其中两次,有不同的女人陪同。
  “静子做的事情,唯有在20年后,你一个人将孩子抚养成人之时,方能为世间所认可。”他似乎在暗示她什么,他经常为“写不出好小说”烦躁,为他和妻子之间过分的客套苦恼,为智力残障的长子忧心。厌世和绝望,从未远离他。
  静子天真地认为,《斜阳》是他们共同创作的,太宰治绝不会置她于不顾。然而孩子出生前,她去东京找他,他的身边已有了新的仰慕者。她和《斜阳》一道,被划上了句号。
  离开时,他送她到车站,她快步跑过检票口,没有回头。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孩子出生后,静子的弟弟去找太宰治,太宰治为孩子取名“治子”。在证明书上,他写道:“太田治子,这是我的爱女,希望你能健康成长。”并说“金钱方面有困难,随时告诉我”。尽管他没有来看女儿,尽管前路艰辛,可静子仍然乐观。
  七个月后,完成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的太宰治告别世界。而静子独自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曾经无忧无虑、对金钱毫无概念的她一度靠变卖衣物为生。困境中,她坚持小说创作。
  生活令人窒息,静子依然开朗地活着。小屋的墙上,挂着太宰治的照片,“太宰治是个很伟大的小说家,但有一天他和一个女人掉进河里死掉了,所以小治子也要小心哦!”沉重现实被她转化成童话故事,用明亮轻松的形式传递给女儿。
  对静子来说,艺术高于恋爱,恋爱存在于艺术中。多年后,已是作家的太田治子在《向着光明:父亲太宰治与母亲太田静子》一书中指出,《斜阳》的故事架构、温情笔调、细腻刻画,90%来自母亲的日记,“她是与太宰治共同创作《斜阳》的助手”。
  1982年,静子去世,遗物中,有一张便签,上面是她的笔迹:“那个人诚实而正直,从不遮掩真实面孔;古往今来的历史中,勇气如他者寥寥无几。”他曾利用她,又将她抛开。看似他强于她,然而她以善良、大度、理解,包容了一切。有能力一直去爱的她,或许才是真正的强者。
  曾经在作品中嘲笑过爱情的太宰治,在遗作《人间失落》中虚构了这样一个场景:男主角叶藏大醉归来,透过门缝,看到同居女友静子和5岁的女儿繁子在房中追着一只小白兔玩,听着她们开心地笑,他发出感叹:“真幸福啊,她们俩,可我这混蛋却夹在她们中间,把她们的生活搅得一塌糊涂。啊,倘若神灵能够听见我的祈求,那么,我会祈求神灵赐给我一次,哪怕只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幸福也罢。”
  在他终生恐惧的世间,他也曾如此渴望幸福,是静子给了他想象的机会。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湘南最近挺苦恼的。时常夜半失眠,又在凌晨醒来。  只要一醒来,大脑就开始运转,想到昨天的烦恼,未来的迷茫,生命的不确定性。一切都笼罩在黑暗之中,闭上眼是黑暗,睁开眼也是黑暗。似乎昨天并没有结束,今天依然是昨天。  起床去上个厕所吧。  可是不能起床,一起床,再次入眠就更难了。  外面响起了火车的鸣笛声,火车叫嚣着大张旗鼓地从远方驶来,又盛气凌人地开向远方,呼啸着的火车好像从她的大脑里碾压而过,把她
期刊
看了电影《少年的你》后,突然很悲伤。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它向观众呈现出人间撕裂的巨大伤口和在欺凌之下可怜、无助的少年。它亦向我们展示了人世间那美妙、珍贵的少年情谊。  陈念是一位心怀光明梦想的高三女生。高考对别人来说是独木桥,对她而言却是唯一的救赎之路。她要离开这个母亲天天被人追债的城市。她心无旁骛地备战高考,但同学胡小蝶的死,却将她拉入泥潭。陈念盖在胡小蝶脸上的,不单是她的校服外套,更是她的善良、
期刊
良好家风涵养社会新风,家庭文明带动社会文明,可以说,家庭是“以文培元”的基点,家教是“以文育人”的起点,家风是“以文化人”的强点。为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她能量”,今年以来,江苏省高邮市妇联以“传播好家风 礼赞新时代”高邮市首届家庭文化节为载体,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风建设注入“内核”  展一方徽宣,写一封家书,拍一张照片,用文化凝聚一家人……2019年
期刊
失而复得的“恋情”  吕左佐跟张月月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同龄的两人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闺密。张月月性格活泼,是个乐天派。吕左佐较为内向,在单位里只是埋头完成分内工作,有什么心事只跟张月月袒露。善于察言观色的张月月发现吕左佐单身,便热心地为吕左佐介绍对象。  一次,张月月介绍了一位高大帅气的男孩给吕左佐认识。男孩名叫金伟平,是一名海员,跟张月月是初中同学。由于较合眼缘,吕左佐与金伟平有了继续交往下去的念
期刊
朱蒙佳手工核雕  印象中的手艺人大多是过了不惑之年的老匠人,青年核雕手艺人朱蒙佳可能会打破许多人这样的认知。1993年出生的她,大四那年的暑假正式开始学习核雕,从此便“一见核雕爱终身”。  朱蒙佳的家乡苏州市光福镇是雕刻之乡,100多年前就有了核雕手艺人。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她对雕刻技艺兴趣盎然。2014年她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当择业难题摆在面前时,她只有一个想法——选一门终生热爱的事业坚持到底。她
期刊
在某个年纪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体、小聪明和老天给你的运气,一直取巧地活着。然而到了某个年纪之后,真正能让你走远的,是自律、積极和勤奋。  ——卢思浩  那些你认为不靠谱的人生里,充满你没勇气做的事。  ——莳颜  如果我做不了大事,我至少能把小事做得大气一点。  ——马丁·路德·金  痛苦来临时,不要总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问过这个问题。  ——荷兰格言  我并不期待人生可
期刊
在北戴河,人们都说北戴河有“三宝”:?碧海、金沙、文香嫂。文香嫂是一家小旅店的老板娘,30多年来,拯救了100多个跳海轻生者。如今已经是“文香奶奶”的郭文香还在经营着这间小小的店面,温暖着一拨又一拨到来的人。一声“妈妈”,成就一个新的开始  1984年的夏天,才走出中学校门的郭文香听说在海边开旅馆能赚钱,就腾出了自家的三间平房,取名为文香旅馆,成为当地第一批办民宿的人。  旅店开张后的第7天,来了
期刊
“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2015年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用“国际妇女事业的里程碑”来评价此次峰会。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系统阐
期刊
刘恩兰的父亲非常开明,在山东潍坊广文大学教书的他把刘恩兰带在身边,亲自启蒙。坐在父亲的膝上,幼小的刘恩兰读书识字,学英语,背唐诗宋词,听天文地理……既聪颖又有强烈的求知欲。  1919年,只有14岁的刘恩兰进入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成为高中二年級的插班生。虽然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她优异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在学校,她勤奋刻苦,时刻提醒自己:要自立自强,为妇女争气。  仅仅一年半,刘恩兰就读完了
期刊
我今年30岁,离异后通过网络认识了现男友。在同一座城市从事相同的职业,学历、家庭背景和收入相近。他的朋友都说他人缘好、能力棒。交往中,他对我很关心,我起初感觉他比较善良,思想成熟,有责任感,在意父母的意见。  后来,他说前妻总想控制他,与他父母合不来,在朋友面前让他下不来台,还抱怨他家庭冷暴力。某次讨论时,我说感觉他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貌似结婚是为了完成任务,让父母安心。他说前妻也这么说过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