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种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读风”盛行,可谓是“读”占熬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更加体现了只有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才能使学生真正被课文内容所感染。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如何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阅读的兴趣。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小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结合与课本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课文《荷花》一文中,通过课件演示了那一池姿态各异,色彩明艳的荷花,再加上配乐朗诵让同学们欣赏,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走近”荷花池和叶老一起去“欣赏”荷花的美。在感情朗读中,引导学生对“冒”等动词的品味使课堂教学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很多同学还不由自主地随着荷花一起舞蹈……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荷花池中,和荷花融为一体,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如果没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感情朗读的欲望,学生能有这些整体直觉的“体味”吗?又怎能让学生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而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境界呢?
二、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养成朗读、背诵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好、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在课堂上精讲巧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学习语言大多是先记而后逐步理解的,或者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一点意思后,随着知识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到达一定的程度,自然产生一种“顿悟”。背诵是一项艰苦的学习,学习只有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才能有序地背诵,只有背过的东西才能为你所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真正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生字新词,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阅读教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种能力。课内阅读中,学生获得的知识量是有限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早期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我们现在所学的课文时代感强,文质兼美,由于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朗读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設计导语,善于运用声情并茂的描述性语言,通过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烘托、渲染气氛,促进学生入情入境。用自己全部的感觉器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小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可以提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品读课文,领悟思想和意境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那就要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下功夫。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重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力求发现他的特性。”这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一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观上的需要,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在主导的作用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
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全文的构段一致,所以我就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一段,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这段的学习方法,再把这段与其他段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学其他段落,由扶到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学生自学其他段落的同时还学会了质疑,和同学讨论,并学会了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地读懂课文,大大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这篇课文也是一篇习作例文,它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习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主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主要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来写,引导学生按照季节顺序来写写自己的家乡美景。还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环境等教育,岂不是一举多得?
四、树立阅读教学的整体观念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在接触每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作用以及重点的读写项目是什么,把握好每节课所教的内容训练的重点、所教内容与前后是的关系,从知识结构整体出发,处理好每个支节的关系,就会将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进行序列训练。只要胸有全局、分段把关、夯实基础,处处围绕主线训练,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只有悉心钻研、科学探索,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风貌,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语文人”。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读风”盛行,可谓是“读”占熬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更加体现了只有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才能使学生真正被课文内容所感染。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如何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阅读的兴趣。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小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结合与课本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课文《荷花》一文中,通过课件演示了那一池姿态各异,色彩明艳的荷花,再加上配乐朗诵让同学们欣赏,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走近”荷花池和叶老一起去“欣赏”荷花的美。在感情朗读中,引导学生对“冒”等动词的品味使课堂教学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很多同学还不由自主地随着荷花一起舞蹈……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荷花池中,和荷花融为一体,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如果没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感情朗读的欲望,学生能有这些整体直觉的“体味”吗?又怎能让学生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而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境界呢?
二、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养成朗读、背诵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好、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在课堂上精讲巧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学习语言大多是先记而后逐步理解的,或者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一点意思后,随着知识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到达一定的程度,自然产生一种“顿悟”。背诵是一项艰苦的学习,学习只有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才能有序地背诵,只有背过的东西才能为你所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真正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生字新词,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阅读教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种能力。课内阅读中,学生获得的知识量是有限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早期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我们现在所学的课文时代感强,文质兼美,由于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朗读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設计导语,善于运用声情并茂的描述性语言,通过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烘托、渲染气氛,促进学生入情入境。用自己全部的感觉器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小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可以提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品读课文,领悟思想和意境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那就要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下功夫。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重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力求发现他的特性。”这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一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观上的需要,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在主导的作用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
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全文的构段一致,所以我就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一段,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这段的学习方法,再把这段与其他段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学其他段落,由扶到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学生自学其他段落的同时还学会了质疑,和同学讨论,并学会了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地读懂课文,大大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这篇课文也是一篇习作例文,它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习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主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主要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来写,引导学生按照季节顺序来写写自己的家乡美景。还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环境等教育,岂不是一举多得?
四、树立阅读教学的整体观念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在接触每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作用以及重点的读写项目是什么,把握好每节课所教的内容训练的重点、所教内容与前后是的关系,从知识结构整体出发,处理好每个支节的关系,就会将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进行序列训练。只要胸有全局、分段把关、夯实基础,处处围绕主线训练,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只有悉心钻研、科学探索,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风貌,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语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