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中职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中职学校提出了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从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着眼点,探索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将育人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使专业教学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文秘专业;渗透;策略
一、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文秘专业课教师,我始终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如何更好地利用专业课教学这一平台,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引导他们更好地生活,努力打造一支道德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秀学生队伍。由于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存在显著地差异性,学生毕业之后更多的是直接走向一线工作岗位,从而使中职教育更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性,因此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是我们的目标,可是这同时又成了一个难题,由于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并且存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异,该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教育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课堂学习相結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而如何落实这一目标成了教师工作内外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浅谈文秘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策略。
二、文秘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以课程魅力去感染人
我曾经关注过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对专业课程设置感到迷惘,对专业发展前景感到怀
疑,他们经常带着一个问题是:我学了文秘这个专业课程以后到底有没有用武之地?我还要不要继续学下去?学生提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他们的学历决定了看问题的高度。那时恰逢我教他们《公共关系》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主要教学生如何树立组织形象和自身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它对学生自身素质发展也具有实用意义,因而如何让他们领略这门课程的魅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成了我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我给他们讲“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尼斯的传奇公关人生,“在其将近80年的公关生涯中撰写的公共关系书籍达16部之多,他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一生都致力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化建设;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通过伟人的成名经历,让他们懂得原来公共关系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我给他们讲世界知名企业的公关之道,让他们知道原来公共关系不仅可以开拓局面,还可以力挽狂澜;我还讲他们关注的一些娱乐明星的光环与荣耀,让他们知道他们之所以被支持和喝彩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背后工作着一群公关人士;我还指引他们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磕碰和矛盾以及不同的解决方式带来的不同的结果,让他们思考公共关系意识和活动能化干戈为玉帛,否则将会在人际关系中陷入被动。
而我认为用课程魅力感染人的极致就是将专业知识实际运用,以使他们最终获得成就感和心理认同。我利用项目教学法给他们打造一个实践的平台,鼓励他们大胆策划、勇敢实践。例如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这一块内容中,我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是围绕一主题策划一系列活动以塑造提升班级形象,结果学生们推陈出新,创意连连,策划方案制定、论证过程细致而缜密,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也更高涨了。
课程魅力的感染力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动力,而更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存储竞争力。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可以无限发掘的潜力,当教师用心引导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填鸭式的教学了,而更是持续关注学生、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的外化。
2、以职业修养去感化人
这里所指的用来感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一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文秘专业人才必须具
备的职业道德。面对中职学生,我们的教师尤其要具备爱心、耐心、恒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实际行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他们学习上的指明灯,生活上的拐杖,我相信我及更多的教师都在身体力行教师职业道德,用心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因此这一点不再赘述。我这里着重要讲的是如何用文秘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去感化人。
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学生,该生家境富裕,按理说他应该自信、开朗,但是由于从小父母离异,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的他尽管在物质上享受丰厚的待遇,却因为缺少至亲的关爱而生性懦弱、内向、敏感、多疑,不善于与师长沟通,选择文秘专业也是该生父亲的意愿,希望他多少学得一点知识,将来也好从辅助他开始慢慢立足。于是我主动走进他,了解他,有意培养他,让他了解文秘的从业特点和职业修养,让他知道提升自己的情感修养必须要做到内向和外向结合、热情与沉稳兼备、宽广与容忍并存。从“每周一励志故事”开始(每周让他收集一到两则业内知名人士如何修身养性到取得成功的故事,并与我交流心得,之后让他在班级里与同学共享),再到用我亲手制作的PPT去感染他(我经常收集已经就业的文秘学生信息,将他们在岗位上的成功用文字和图片编辑成PPT,与学生共享,以激励他们,引导他们),慢慢地他从内向变得开朗,从胆怯变得勇敢,从多疑变得大度,敢于在集体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从被沟通协调到主动帮别人解决问题,量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质的改变。我看到的是一个在他人职业修养的熏陶下日渐成熟、勇敢的学生。我继而有意让他去组织落实一些专业实训项目,他在与师生沟通的过程中逐渐笃行“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兢兢业业、无私付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的职业道德,在校学习与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积累让他毕业后在家族企业中暂露头角,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不仅能规范人的职业行为,而且也是人的精神食粮。而我们职高的学生尤其需要汲取这些营养,只有这样,他们本不算精良的种子才能在职高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以职业理想去塑造人
初一接触中职学生,会发觉他们要么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要么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很多学生既没有远虑,也没有近忧,他们毫无危机意识,没有职业理想,更毋庸论职业规划。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标,中职学生由于毕业之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因此尤其需要树立合理远大的职业理想,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有动力,他们才有职业追求。因此我经常在课外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特点和愿望等详细情况,然后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职业规划。
我教过这样一位女学生,2010年以全省文秘专业第40名的成绩进入宁波大学学习,而这一切用她自己的话说“一切都得益于当年在学校确立的职业理想”。回顾她的高中学习生活,有失败,有彷徨,曾一度找不到方向,不知道高中之后该何去何从。从我知道她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后,我就结合自身学习经历,鼓励她树立目标,确定方向,以考入宁波大学职教师资类文秘本科为目标,为将来走上三尺讲台而拼搏每一天。她一开始觉得这不是理想而是奢想,她觉得职高的学生怎么能考上重点大学,于是我一边帮她建立短期目标,让她看到自己每一个阶段的进步,并逐步肯定自己,另一边我收集宁波大学那几年的录取信息,告诉她这个专业的学生百分之八十系出职高这一寒门,她慢慢地有了自信,也敢正视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理想的推动,我感受到了她废寝忘食的劲头和孜孜求学的不倦精神,也才有了她现在的成功。当然在追逐理想的过程当中她难免有时会因为困难和挫折而打退堂鼓,但是都被我及时发现并化解了问题。可以说,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乃至如今在大学里,我一直对她投入了极大地关注,做到在生活上关心她,在心理上关照她,在学习上指导她。
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尤其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中职学生。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反而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进步空间,只要我们能够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为他们引导树立起正确务实的职业理想,相信他们能规划出自己的人生蓝图。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讀职高是耽误人生,是错误的人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而我想说太多学生在经过职高三年学习之后的华丽转身和上岗后的事业有成,可以成为扭转这一看法的有力证据。只要教育者有“心”,学者有“意”,我们的学生同样可以拥有美妙的高中生活,我将这一段生活看作一段人生的柔软时光,我们共同拥有,共同进步,注视着各自心间的美好。
三、在文秘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
1、渗透德育的过程要做到有机结合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最忌生搬硬套,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适时地,恰当地、有机地将德育渗透在学科的知识载体中,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唯有这样,才能收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例如,在上到《公共关系》第五章“培养素质”的教学中,我就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中职学生到底是知识的积累重要还是培养素质重要呢?学生通过案例收集、理论阐述,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两组同学的总结陈词后面我提出了二者不能分割,必须合二为一,对于一名学生而言,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的,所以,学习不能放,而且随时都应该以学习为重。但是,在学习之余,必须多交际,多去社会上体验生活,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方式,综合多方面地培养自己的素质。这样的总结就让学生明确了知识与素质并重的观念,无形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渗入了德育知识,帮助学生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2、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倾注自身情感
教师在平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当班主任的三年里,我经常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获知学生喜欢听取他人的成长经历,尤其是老师的自身的成长经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自己要钻进教材,进入角色,倾注自己的情感外,我还把自己的大学求学经历告诉学生,关于我在大学的社会实践,班干部生涯等等,这样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生在倾听老师的故事后,特别能和老师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德育内化的实效。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有感染力,否则,学生只能听你的教育而不是感受教育,这样再好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再美妙的案例也很难打动他们的内心。
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及时把握德育时机。充分挖掘文秘专业课程中的丰富德育资源,有机渗透,潜移默化,最终一定等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我同样相信只要插上德育的翅膀,才能真正让文秘专业“飞”起来。
【参考文献】
[1]黄法祥;学科德育渗透“五有”,中国德育;2002年7月
[2]黄娟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德育工作在校本课程中的渗透
[3]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7期
[4]赵银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文秘人才
[5]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 第0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文秘专业;渗透;策略
一、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文秘专业课教师,我始终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如何更好地利用专业课教学这一平台,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引导他们更好地生活,努力打造一支道德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秀学生队伍。由于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存在显著地差异性,学生毕业之后更多的是直接走向一线工作岗位,从而使中职教育更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性,因此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是我们的目标,可是这同时又成了一个难题,由于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并且存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异,该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教育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课堂学习相結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而如何落实这一目标成了教师工作内外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浅谈文秘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策略。
二、文秘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以课程魅力去感染人
我曾经关注过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对专业课程设置感到迷惘,对专业发展前景感到怀
疑,他们经常带着一个问题是:我学了文秘这个专业课程以后到底有没有用武之地?我还要不要继续学下去?学生提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他们的学历决定了看问题的高度。那时恰逢我教他们《公共关系》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主要教学生如何树立组织形象和自身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它对学生自身素质发展也具有实用意义,因而如何让他们领略这门课程的魅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成了我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我给他们讲“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尼斯的传奇公关人生,“在其将近80年的公关生涯中撰写的公共关系书籍达16部之多,他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一生都致力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化建设;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通过伟人的成名经历,让他们懂得原来公共关系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我给他们讲世界知名企业的公关之道,让他们知道原来公共关系不仅可以开拓局面,还可以力挽狂澜;我还讲他们关注的一些娱乐明星的光环与荣耀,让他们知道他们之所以被支持和喝彩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背后工作着一群公关人士;我还指引他们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磕碰和矛盾以及不同的解决方式带来的不同的结果,让他们思考公共关系意识和活动能化干戈为玉帛,否则将会在人际关系中陷入被动。
而我认为用课程魅力感染人的极致就是将专业知识实际运用,以使他们最终获得成就感和心理认同。我利用项目教学法给他们打造一个实践的平台,鼓励他们大胆策划、勇敢实践。例如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这一块内容中,我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是围绕一主题策划一系列活动以塑造提升班级形象,结果学生们推陈出新,创意连连,策划方案制定、论证过程细致而缜密,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也更高涨了。
课程魅力的感染力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动力,而更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存储竞争力。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可以无限发掘的潜力,当教师用心引导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填鸭式的教学了,而更是持续关注学生、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的外化。
2、以职业修养去感化人
这里所指的用来感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一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文秘专业人才必须具
备的职业道德。面对中职学生,我们的教师尤其要具备爱心、耐心、恒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实际行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他们学习上的指明灯,生活上的拐杖,我相信我及更多的教师都在身体力行教师职业道德,用心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因此这一点不再赘述。我这里着重要讲的是如何用文秘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去感化人。
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学生,该生家境富裕,按理说他应该自信、开朗,但是由于从小父母离异,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的他尽管在物质上享受丰厚的待遇,却因为缺少至亲的关爱而生性懦弱、内向、敏感、多疑,不善于与师长沟通,选择文秘专业也是该生父亲的意愿,希望他多少学得一点知识,将来也好从辅助他开始慢慢立足。于是我主动走进他,了解他,有意培养他,让他了解文秘的从业特点和职业修养,让他知道提升自己的情感修养必须要做到内向和外向结合、热情与沉稳兼备、宽广与容忍并存。从“每周一励志故事”开始(每周让他收集一到两则业内知名人士如何修身养性到取得成功的故事,并与我交流心得,之后让他在班级里与同学共享),再到用我亲手制作的PPT去感染他(我经常收集已经就业的文秘学生信息,将他们在岗位上的成功用文字和图片编辑成PPT,与学生共享,以激励他们,引导他们),慢慢地他从内向变得开朗,从胆怯变得勇敢,从多疑变得大度,敢于在集体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从被沟通协调到主动帮别人解决问题,量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质的改变。我看到的是一个在他人职业修养的熏陶下日渐成熟、勇敢的学生。我继而有意让他去组织落实一些专业实训项目,他在与师生沟通的过程中逐渐笃行“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兢兢业业、无私付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的职业道德,在校学习与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积累让他毕业后在家族企业中暂露头角,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不仅能规范人的职业行为,而且也是人的精神食粮。而我们职高的学生尤其需要汲取这些营养,只有这样,他们本不算精良的种子才能在职高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以职业理想去塑造人
初一接触中职学生,会发觉他们要么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要么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很多学生既没有远虑,也没有近忧,他们毫无危机意识,没有职业理想,更毋庸论职业规划。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标,中职学生由于毕业之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因此尤其需要树立合理远大的职业理想,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有动力,他们才有职业追求。因此我经常在课外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特点和愿望等详细情况,然后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职业规划。
我教过这样一位女学生,2010年以全省文秘专业第40名的成绩进入宁波大学学习,而这一切用她自己的话说“一切都得益于当年在学校确立的职业理想”。回顾她的高中学习生活,有失败,有彷徨,曾一度找不到方向,不知道高中之后该何去何从。从我知道她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后,我就结合自身学习经历,鼓励她树立目标,确定方向,以考入宁波大学职教师资类文秘本科为目标,为将来走上三尺讲台而拼搏每一天。她一开始觉得这不是理想而是奢想,她觉得职高的学生怎么能考上重点大学,于是我一边帮她建立短期目标,让她看到自己每一个阶段的进步,并逐步肯定自己,另一边我收集宁波大学那几年的录取信息,告诉她这个专业的学生百分之八十系出职高这一寒门,她慢慢地有了自信,也敢正视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理想的推动,我感受到了她废寝忘食的劲头和孜孜求学的不倦精神,也才有了她现在的成功。当然在追逐理想的过程当中她难免有时会因为困难和挫折而打退堂鼓,但是都被我及时发现并化解了问题。可以说,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乃至如今在大学里,我一直对她投入了极大地关注,做到在生活上关心她,在心理上关照她,在学习上指导她。
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尤其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中职学生。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反而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进步空间,只要我们能够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为他们引导树立起正确务实的职业理想,相信他们能规划出自己的人生蓝图。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讀职高是耽误人生,是错误的人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而我想说太多学生在经过职高三年学习之后的华丽转身和上岗后的事业有成,可以成为扭转这一看法的有力证据。只要教育者有“心”,学者有“意”,我们的学生同样可以拥有美妙的高中生活,我将这一段生活看作一段人生的柔软时光,我们共同拥有,共同进步,注视着各自心间的美好。
三、在文秘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
1、渗透德育的过程要做到有机结合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最忌生搬硬套,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适时地,恰当地、有机地将德育渗透在学科的知识载体中,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唯有这样,才能收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例如,在上到《公共关系》第五章“培养素质”的教学中,我就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中职学生到底是知识的积累重要还是培养素质重要呢?学生通过案例收集、理论阐述,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两组同学的总结陈词后面我提出了二者不能分割,必须合二为一,对于一名学生而言,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的,所以,学习不能放,而且随时都应该以学习为重。但是,在学习之余,必须多交际,多去社会上体验生活,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方式,综合多方面地培养自己的素质。这样的总结就让学生明确了知识与素质并重的观念,无形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渗入了德育知识,帮助学生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2、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倾注自身情感
教师在平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当班主任的三年里,我经常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获知学生喜欢听取他人的成长经历,尤其是老师的自身的成长经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自己要钻进教材,进入角色,倾注自己的情感外,我还把自己的大学求学经历告诉学生,关于我在大学的社会实践,班干部生涯等等,这样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生在倾听老师的故事后,特别能和老师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德育内化的实效。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有感染力,否则,学生只能听你的教育而不是感受教育,这样再好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再美妙的案例也很难打动他们的内心。
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及时把握德育时机。充分挖掘文秘专业课程中的丰富德育资源,有机渗透,潜移默化,最终一定等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我同样相信只要插上德育的翅膀,才能真正让文秘专业“飞”起来。
【参考文献】
[1]黄法祥;学科德育渗透“五有”,中国德育;2002年7月
[2]黄娟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德育工作在校本课程中的渗透
[3]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7期
[4]赵银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文秘人才
[5]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 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