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我们都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事儿都归老师管, 在家里家长再照顾孩子,老师家长责任界限分明。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教育孩子的责任不可能那么清晰地按地域划分,教育也并不随着场所界限的划分而终止,那些老师和家长的抱怨,就好像背对背的两个人,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心平气和地捋一捋那些越界的责任吧。
家园背靠背之生活不能自理?
七嘴八舌:
妞妞妈:妞妞去幼儿园我最担心她吃不饱饭,在家里每天我都变换着花样给她做,追着她喂饭,直到她把饭都吃下去。
李老师:妞妞每次吃饭都是最后,别的孩子都会自己吃饭,可是妞妞连勺子都不会拿,家长也不在家里多教教她。
志远妈:每天志远在幼儿园都尿裤子,有一天接他回家的时候裤子都是湿的,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照顾的。
万老师:每次老师组织小朋友如厕的时候志远都不去,可是玩着玩具他就尿裤子,裤子湿了也不跟老师说,直到老师挨个检查的时候,才能发现。
老师的烦恼:
为了让小班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常规方面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孩子们在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方面都有了进步,可是只要一放假,多数孩子都恢复原状了。吃饭时,一个个坐在凳子上等着老师喂:午睡后,下了床都拿着衣服显得无所适从。显而易见,放假的日子里,孩子们的吃喝拉撒都由好心的家人包了。
家长的不解:
我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就是为了有人照顾他,有人教他东西,我也相信老师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如果在家我也要承担教育任务,那还不如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呢!至于吃饭的习惯,我总不能看着孩子不吃饭也不管吧。
孩子的感受: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教我们照顾自己,我们还会每天轮流当值日生,帮小朋友分碗呢。等我回到家,大人们都围着我,我在玩的时候也能吃饭,可那饭是什么味儿,我一点也不记得了。我躺在床上还没醒好就有人给我穿衣服。对了,老师好像教过我穿衣服。怎么穿来着?想不起来了。
温馨提示: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很多,所以老师们不可能时刻围着一位小朋友转。因此,小朋友们学会自理是非常必要的。生活自理方面的行为习惯,需要在生活中逐步地培养。老师们会随时关注孩子们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家长在家里也要适当地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的机会。
家园背靠背之幼儿园里学坏了?
镜头回放:
乐乐是个非常乖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宝宝,但是上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妈妈却发现乐乐渐渐变了,他不只开始打人,还学会了说脏话,妈妈批评他,他也置之不理,好像故意要看妈妈生气的样子。
家长的抱怨:
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孩子从小也都一直很乖,可是孩子刚进幼儿园没多久,就陆续出现了抢东西、打人行为,这幼儿园的老师都是怎么教的?也不管管孩子!
老师的无奈:
幼儿园是个小社会,这里不只有教孩子道理的老师,更有来自不同家庭、带着不同行为习惯的同伴,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家里,大人都会让着孩子,孩子根本没机会出现抢东西、争吵等行为,但在幼儿园,孩子们在一起,互不相让,出现争吵、打人、抢东西等行为都是难免的。事实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逐步故意“不管”,让孩子们在切身的冲突、争辩中感受谦让、分享的必要性,学会应对冲突,并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此外,3 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反抗期,大人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偏喜欢做,骂人、说脏话这些自己以前从未做的事情,偏偏想要尝试一下,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孩子的感受:
以前我什么也不懂,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我现在有了自己的想法,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做法,我也喜欢尝试一下,比如说脏话。说完了,没想到妈妈会那么愤怒,那样子,我觉得很好笑。
温馨提示: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同伴的榜样作用、电视节目的影响等等,并不是每种因素我们都能预料到。孩子出现问题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老师和家长互相包容,共同协商方案,合理分工,老师在幼儿园怎么做,家长在家里怎么配合。及时沟通和讨论会让彼此之间少一些误会,多一分理解。
当家长和老师互相参与到对方的领域时,对孩子的帮助将会更大一些。
家园面对面之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
家长求教:
我们家长并不是专业幼儿教育者,一方面,我们对于怎么教根本心里没底,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归幼儿园老师管,家长插手不合适,也没时间啊。我能做点什么呢?
园长支招:
有的时候家长没能参与幼儿园教育,可能是因为本身工作很忙,还有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专业,不敢参与。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且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最关键的是陪伴孩子的耐心和坚持。
家长可以这样做:
1参与幼儿园的管理。许多幼儿园都设有家长委员会,通过家委会,家长可以为幼儿园各方面的建设建言献策。
2参与班级教育活动设计,提出自己的教育建议。
3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班级幼儿上课。
4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关条件,包括教育资源、教育材料的提供等。
5与班级里其他家长联系,就共同关心的育儿问题进行探讨。
家园面对面之老师参与家庭教育
家长求教:
在家庭教育方面,老师会参与吗?给我们一点提示吧。
园长支招:
为了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老师们会通过每学期的“家园联系本”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交流,详细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与某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并给出建议。同时,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还可以对老师提出期望。除了“家园联系本”,日常接送过程中老师与家长之间随机的约谈、班级博客、定期与不定期的家长会等都是家园及时联系的途径。
老师们可能会这样做:
1在孩子入园前的家长会上,向家长普及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2多为家长提供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机会。
3主动邀请有专长的家长来为小朋友上课。
4有些幼儿园会定期组织家长讲座,此外,家长会或者家长沙龙,都是老师与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们成长话题的机会。
本月园长提醒
本月值班园长
朱葵花
(北京市朝阳区启明国风双语幼儿园 园长兼集团教学中心主任)
幼儿园和家庭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这种家庭人员构成情况,更有利于父母对于孩子采取一对一的教养形式。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们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保育工作更具有专业性。幼儿园是集体教育的机构,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不能做到一对一地指导每个小朋友。
当然,幼儿园和家庭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以就要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沟通,相互弥补,以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长和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各有想法,却没有沟通,那么不仅对于促进幼儿发展不能起到丝毫的促进作用,反而会造成误解。
编辑/ 刘国平([email protected])
家园背靠背之生活不能自理?
七嘴八舌:
妞妞妈:妞妞去幼儿园我最担心她吃不饱饭,在家里每天我都变换着花样给她做,追着她喂饭,直到她把饭都吃下去。
李老师:妞妞每次吃饭都是最后,别的孩子都会自己吃饭,可是妞妞连勺子都不会拿,家长也不在家里多教教她。
志远妈:每天志远在幼儿园都尿裤子,有一天接他回家的时候裤子都是湿的,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照顾的。
万老师:每次老师组织小朋友如厕的时候志远都不去,可是玩着玩具他就尿裤子,裤子湿了也不跟老师说,直到老师挨个检查的时候,才能发现。
老师的烦恼:
为了让小班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常规方面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孩子们在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方面都有了进步,可是只要一放假,多数孩子都恢复原状了。吃饭时,一个个坐在凳子上等着老师喂:午睡后,下了床都拿着衣服显得无所适从。显而易见,放假的日子里,孩子们的吃喝拉撒都由好心的家人包了。
家长的不解:
我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就是为了有人照顾他,有人教他东西,我也相信老师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如果在家我也要承担教育任务,那还不如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呢!至于吃饭的习惯,我总不能看着孩子不吃饭也不管吧。
孩子的感受: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教我们照顾自己,我们还会每天轮流当值日生,帮小朋友分碗呢。等我回到家,大人们都围着我,我在玩的时候也能吃饭,可那饭是什么味儿,我一点也不记得了。我躺在床上还没醒好就有人给我穿衣服。对了,老师好像教过我穿衣服。怎么穿来着?想不起来了。
温馨提示: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很多,所以老师们不可能时刻围着一位小朋友转。因此,小朋友们学会自理是非常必要的。生活自理方面的行为习惯,需要在生活中逐步地培养。老师们会随时关注孩子们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家长在家里也要适当地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的机会。
家园背靠背之幼儿园里学坏了?
镜头回放:
乐乐是个非常乖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宝宝,但是上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妈妈却发现乐乐渐渐变了,他不只开始打人,还学会了说脏话,妈妈批评他,他也置之不理,好像故意要看妈妈生气的样子。
家长的抱怨:
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孩子从小也都一直很乖,可是孩子刚进幼儿园没多久,就陆续出现了抢东西、打人行为,这幼儿园的老师都是怎么教的?也不管管孩子!
老师的无奈:
幼儿园是个小社会,这里不只有教孩子道理的老师,更有来自不同家庭、带着不同行为习惯的同伴,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家里,大人都会让着孩子,孩子根本没机会出现抢东西、争吵等行为,但在幼儿园,孩子们在一起,互不相让,出现争吵、打人、抢东西等行为都是难免的。事实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逐步故意“不管”,让孩子们在切身的冲突、争辩中感受谦让、分享的必要性,学会应对冲突,并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此外,3 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反抗期,大人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偏喜欢做,骂人、说脏话这些自己以前从未做的事情,偏偏想要尝试一下,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孩子的感受:
以前我什么也不懂,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我现在有了自己的想法,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做法,我也喜欢尝试一下,比如说脏话。说完了,没想到妈妈会那么愤怒,那样子,我觉得很好笑。
温馨提示: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同伴的榜样作用、电视节目的影响等等,并不是每种因素我们都能预料到。孩子出现问题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老师和家长互相包容,共同协商方案,合理分工,老师在幼儿园怎么做,家长在家里怎么配合。及时沟通和讨论会让彼此之间少一些误会,多一分理解。
当家长和老师互相参与到对方的领域时,对孩子的帮助将会更大一些。
家园面对面之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
家长求教:
我们家长并不是专业幼儿教育者,一方面,我们对于怎么教根本心里没底,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归幼儿园老师管,家长插手不合适,也没时间啊。我能做点什么呢?
园长支招:
有的时候家长没能参与幼儿园教育,可能是因为本身工作很忙,还有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专业,不敢参与。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且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最关键的是陪伴孩子的耐心和坚持。
家长可以这样做:
1参与幼儿园的管理。许多幼儿园都设有家长委员会,通过家委会,家长可以为幼儿园各方面的建设建言献策。
2参与班级教育活动设计,提出自己的教育建议。
3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班级幼儿上课。
4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关条件,包括教育资源、教育材料的提供等。
5与班级里其他家长联系,就共同关心的育儿问题进行探讨。
家园面对面之老师参与家庭教育
家长求教:
在家庭教育方面,老师会参与吗?给我们一点提示吧。
园长支招:
为了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老师们会通过每学期的“家园联系本”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交流,详细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与某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并给出建议。同时,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还可以对老师提出期望。除了“家园联系本”,日常接送过程中老师与家长之间随机的约谈、班级博客、定期与不定期的家长会等都是家园及时联系的途径。
老师们可能会这样做:
1在孩子入园前的家长会上,向家长普及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2多为家长提供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机会。
3主动邀请有专长的家长来为小朋友上课。
4有些幼儿园会定期组织家长讲座,此外,家长会或者家长沙龙,都是老师与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们成长话题的机会。
本月园长提醒
本月值班园长
朱葵花
(北京市朝阳区启明国风双语幼儿园 园长兼集团教学中心主任)
幼儿园和家庭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这种家庭人员构成情况,更有利于父母对于孩子采取一对一的教养形式。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们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保育工作更具有专业性。幼儿园是集体教育的机构,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不能做到一对一地指导每个小朋友。
当然,幼儿园和家庭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以就要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沟通,相互弥补,以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长和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各有想法,却没有沟通,那么不仅对于促进幼儿发展不能起到丝毫的促进作用,反而会造成误解。
编辑/ 刘国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