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等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易班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探索,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研究学生的特点,把握机遇,以易班为平台采取有力措施探寻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易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隐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特性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动态,它具有自身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本质和特征。指以技术、文化、社会融合发展的综合因素为基点,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或组织用一些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利用网络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需要。
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特性。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新媒体性。网络媒介的发展和变化促使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因为网络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性显得尤其突出。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中介开展实践活动,它的新媒体性表现为其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的数字化、网络化。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用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形态建设网上阵地是其重要任务,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调网上和网下的联系互动,强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网来网去”的深入交往,这在很大程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增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导向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其阶级性、引导性和指向性三个方面。①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阶级社会都具有的内在的本质属性,在当代,包括互联网等媒介在内的大众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它对网络环境中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还具有引导性,也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目标。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还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④可见,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干部和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时代使命,这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性的现实表现。
(3)实践性。一方面,网络生活具有虚拟性,网民在虚拟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现实实践的社会认知、情感体验和表达、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和网络生活在实质上具有现实性,“网络将会给人类机构带来深刻变化,而对人性则没有什么影响。网上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发生在人身上,即那些会饥饿、会疲倦,有爱情和嫉妒心,每天需要食物以保持头脑和身体的活跃,依赖化学而不是电子生存的人身上”。⑤这表明,在网络空间活动的人,其行为、思想、观点、情感的表达、体验、沟通都是现实的,并对现实的世界产生作用。因此,網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面对的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活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从现实的需要和现实的问题出发,实现虚拟和现实的统一。
(4)主体性。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理论。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主体性受到内在个体的客观需求和外在社会发展状况的双重制约。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同时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针对网络信息社会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优势,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建立主体之间互动关系为基础,以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以发展和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切实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并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自然、社会、以及网络之间的和谐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⑦
2 借助易班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易班是上海市教卫党委按照教育部建立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的要求,依托上海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从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它融合了论坛、社交网络、博客、微博、邮箱、网盘、手机应用等功能。通过易班,老师、同学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上传照片,撰写博客,交换各种学习和生活的信息资源,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了解热点新闻。易班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新举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1 教育者提高自身运用易班的技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不同,往往需要教育者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握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现代信息观念,深刻体验网络交互性、平等性、多边性、学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善于创新,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灌输型转变为引导型,单向型转变为交互型。同时,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新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动态,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重难点问题,应用新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善于运用网络语言与受教育者沟通交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地传播。从而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易班的宗旨是服务全体中国大学生,教育者可以利用易班强大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点,组织各种各样的网络活动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比如针对新生策划“易班新生班级风采大赛”;针对毕业生开展“易班校园生活VCR制作大赛”;结合感恩教育策划“感恩父母PPT大赛”;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和在易班的活跃度,设置“易班年度人物”、“易班形象大使”、“易班优秀版主”投票活动等,还可以评选“易班优秀班集体”,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参与易班平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建设易班之前,教育者常常使用的QQ群共享因为其上传限制和上传速度,没有办法更多地分享一些优质的精品资源,纵然将资源共享在QQ群中,受益人群也很有限。易班的网盘功能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不仅不必再担心网盘容量不够的问题,并且只要是易班的用户都可以在“我的主页”下载上传的资源,扩大了受益面,从而增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2 探析易班平台中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对部分学生反映的在易班平台中主体性缺失,笔者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对西华大学8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问答题两个部分。在内容设置上包括“网络与人类社会关系”、“您上易班平台主要做什么”、“在易班平台运用过它的哪些功能”、“您平均每周使用易班的次数”、“您关注易班上的哪些信息”、“您对易班的推广和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等涉及基本情况调查、易班认知程度调查、主体性行为等三个方面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校本部学生开展,共发放问卷总数为800份,回收问卷766份,有效问卷760份,问卷回收率为95.8%,有效率为95%。问卷设计的问题层次清楚、涉及面广、针对性强,被调查的学生普遍对网络有较高的认同,认真填写问卷,态度端正,积极配合,调查结果客观真实,基本上能反映在易班中我校大学生的主体性现状。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在易班中主體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易班的很多功能还不了解,很少运用;大多以“灌水”吸引网友关注,在易班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欠缺;由于人人网、qq空间等社会网络平台信息量大、选择多,大多学生仍倾向于在这些平台中活跃。
当今,大多数学生推崇自由平等的交流方式,对单向的、强制的信息灌输持抵触情绪。只有真正了解大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让易班深入大学生的心中。易班是一个平等而自由的舞台,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畅所欲言,展现真实的自我。易班的出现既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者可以吸收、培养一批有能力、有热情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易班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协助学校做好学生中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同学们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更加认可教育者的工作。在易班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
2.3 深入发挥易班的隐形教育功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将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由于在网络中受教育者具有自主选择的自由,接受与否,最终要由受教育者自己来取舍。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如果只有正面宣传和显性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的服务,就没有吸引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适当的方式,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服务工作必不可少。
由于易班平台具有平等性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一个真正民主平等的空间。教育者可以通过易班平台与学生就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思想交流,及时处理舆论信息,正面引导网络舆论,以理喻人、以情感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域。在易班中,低年级学生通过向老师和学长询问一些学校和专业的问题,增强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的了解;同学之间也可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如选课、双学位申请、实习、就业等在易班上进行讨论,增进班级同学间团结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在易班中,还可以增加以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形式为单位的管理新模式,拓展学生教育阵地。与此同时,易班微博、博客以及个人相册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让同学心目中一向严肃的老师有机会展示自己多彩的另一面,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心里对老师故有的陌生和恐惧,通过信任的建立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更深刻地发掘一些“问题学生”出现问题的本源更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学习、感情、工作、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2.4 “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网上”是指虚拟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网下”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上”反映出的涉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认真真地逐个落实、解决。当前全国高校都普遍重视“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使用,如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训、勤工助学、创建文明宿舍、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提高思想觉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形成和巩固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个人道德的社会化,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对于“网上”和“网下”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教育者应当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
根据大学生大多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可以在易班平台中设置模拟实践、模拟调查、模拟访问等方式,充分利用易班单纯、固定的受众群体和网络资源创办电子刊物、举行各种网络文化活动,把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与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教育者应当鼓励、支持大学生利用易班平台组织的力量,走出校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为社区服务,甚至可以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思想觉悟和增强认知能力,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社会主义信念,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网络已经成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利用网络的种种优势来克服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易班是一个较新颖的网络文化产品,虽然功能还不是很齐全、很成熟,但教育价值不容置疑。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适应新形势、把握新变化、探索新途径,从容面对挑战,主动、有效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①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46.
② [美]Werner J.Severin/James 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M].郭镇之主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
③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
④ 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EB/OL].(2007-0l-24).[2010-01- 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5648188.Htm
⑤ [美]埃塞.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5.
⑥ 任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转变[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7.
⑦ 黄光云,陈林.高校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初探[J].桂海论丛,2009(4):68.
关键词 易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隐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特性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动态,它具有自身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本质和特征。指以技术、文化、社会融合发展的综合因素为基点,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或组织用一些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利用网络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需要。
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特性。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新媒体性。网络媒介的发展和变化促使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因为网络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性显得尤其突出。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中介开展实践活动,它的新媒体性表现为其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的数字化、网络化。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用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形态建设网上阵地是其重要任务,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调网上和网下的联系互动,强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网来网去”的深入交往,这在很大程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增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导向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其阶级性、引导性和指向性三个方面。①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阶级社会都具有的内在的本质属性,在当代,包括互联网等媒介在内的大众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它对网络环境中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还具有引导性,也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目标。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还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④可见,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干部和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时代使命,这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性的现实表现。
(3)实践性。一方面,网络生活具有虚拟性,网民在虚拟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现实实践的社会认知、情感体验和表达、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和网络生活在实质上具有现实性,“网络将会给人类机构带来深刻变化,而对人性则没有什么影响。网上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发生在人身上,即那些会饥饿、会疲倦,有爱情和嫉妒心,每天需要食物以保持头脑和身体的活跃,依赖化学而不是电子生存的人身上”。⑤这表明,在网络空间活动的人,其行为、思想、观点、情感的表达、体验、沟通都是现实的,并对现实的世界产生作用。因此,網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面对的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活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从现实的需要和现实的问题出发,实现虚拟和现实的统一。
(4)主体性。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理论。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指人的主体意识和倾向以及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主体性受到内在个体的客观需求和外在社会发展状况的双重制约。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同时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针对网络信息社会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优势,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建立主体之间互动关系为基础,以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以发展和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切实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并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自然、社会、以及网络之间的和谐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⑦
2 借助易班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易班是上海市教卫党委按照教育部建立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的要求,依托上海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从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它融合了论坛、社交网络、博客、微博、邮箱、网盘、手机应用等功能。通过易班,老师、同学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上传照片,撰写博客,交换各种学习和生活的信息资源,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了解热点新闻。易班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新举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1 教育者提高自身运用易班的技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不同,往往需要教育者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握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现代信息观念,深刻体验网络交互性、平等性、多边性、学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善于创新,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灌输型转变为引导型,单向型转变为交互型。同时,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新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动态,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重难点问题,应用新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善于运用网络语言与受教育者沟通交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地传播。从而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易班的宗旨是服务全体中国大学生,教育者可以利用易班强大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点,组织各种各样的网络活动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比如针对新生策划“易班新生班级风采大赛”;针对毕业生开展“易班校园生活VCR制作大赛”;结合感恩教育策划“感恩父母PPT大赛”;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和在易班的活跃度,设置“易班年度人物”、“易班形象大使”、“易班优秀版主”投票活动等,还可以评选“易班优秀班集体”,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参与易班平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建设易班之前,教育者常常使用的QQ群共享因为其上传限制和上传速度,没有办法更多地分享一些优质的精品资源,纵然将资源共享在QQ群中,受益人群也很有限。易班的网盘功能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不仅不必再担心网盘容量不够的问题,并且只要是易班的用户都可以在“我的主页”下载上传的资源,扩大了受益面,从而增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2 探析易班平台中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对部分学生反映的在易班平台中主体性缺失,笔者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对西华大学8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问答题两个部分。在内容设置上包括“网络与人类社会关系”、“您上易班平台主要做什么”、“在易班平台运用过它的哪些功能”、“您平均每周使用易班的次数”、“您关注易班上的哪些信息”、“您对易班的推广和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等涉及基本情况调查、易班认知程度调查、主体性行为等三个方面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校本部学生开展,共发放问卷总数为800份,回收问卷766份,有效问卷760份,问卷回收率为95.8%,有效率为95%。问卷设计的问题层次清楚、涉及面广、针对性强,被调查的学生普遍对网络有较高的认同,认真填写问卷,态度端正,积极配合,调查结果客观真实,基本上能反映在易班中我校大学生的主体性现状。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在易班中主體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易班的很多功能还不了解,很少运用;大多以“灌水”吸引网友关注,在易班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欠缺;由于人人网、qq空间等社会网络平台信息量大、选择多,大多学生仍倾向于在这些平台中活跃。
当今,大多数学生推崇自由平等的交流方式,对单向的、强制的信息灌输持抵触情绪。只有真正了解大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让易班深入大学生的心中。易班是一个平等而自由的舞台,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畅所欲言,展现真实的自我。易班的出现既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者可以吸收、培养一批有能力、有热情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易班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协助学校做好学生中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同学们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更加认可教育者的工作。在易班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
2.3 深入发挥易班的隐形教育功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将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由于在网络中受教育者具有自主选择的自由,接受与否,最终要由受教育者自己来取舍。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如果只有正面宣传和显性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的服务,就没有吸引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适当的方式,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服务工作必不可少。
由于易班平台具有平等性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一个真正民主平等的空间。教育者可以通过易班平台与学生就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思想交流,及时处理舆论信息,正面引导网络舆论,以理喻人、以情感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域。在易班中,低年级学生通过向老师和学长询问一些学校和专业的问题,增强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的了解;同学之间也可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如选课、双学位申请、实习、就业等在易班上进行讨论,增进班级同学间团结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在易班中,还可以增加以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形式为单位的管理新模式,拓展学生教育阵地。与此同时,易班微博、博客以及个人相册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让同学心目中一向严肃的老师有机会展示自己多彩的另一面,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心里对老师故有的陌生和恐惧,通过信任的建立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更深刻地发掘一些“问题学生”出现问题的本源更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学习、感情、工作、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2.4 “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网上”是指虚拟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网下”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上”反映出的涉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认真真地逐个落实、解决。当前全国高校都普遍重视“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使用,如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训、勤工助学、创建文明宿舍、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提高思想觉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形成和巩固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个人道德的社会化,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对于“网上”和“网下”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教育者应当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
根据大学生大多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可以在易班平台中设置模拟实践、模拟调查、模拟访问等方式,充分利用易班单纯、固定的受众群体和网络资源创办电子刊物、举行各种网络文化活动,把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与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教育者应当鼓励、支持大学生利用易班平台组织的力量,走出校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为社区服务,甚至可以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思想觉悟和增强认知能力,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社会主义信念,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网络已经成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利用网络的种种优势来克服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易班是一个较新颖的网络文化产品,虽然功能还不是很齐全、很成熟,但教育价值不容置疑。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适应新形势、把握新变化、探索新途径,从容面对挑战,主动、有效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①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46.
② [美]Werner J.Severin/James 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M].郭镇之主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
③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
④ 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EB/OL].(2007-0l-24).[2010-01- 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5648188.Htm
⑤ [美]埃塞.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5.
⑥ 任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转变[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7.
⑦ 黄光云,陈林.高校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初探[J].桂海论丛,200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