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面对数学这门抽象概念较多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解读教材,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思考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教育,作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基础能力呢?如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如何促使学生自我主动学习?
我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完整,正是处在提高数学基础的刚刚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这门抽象概念比较多的学科,究竟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喜爱这门学科呢,使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的呢? 根据我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我自己的认识:
一、深入解读教材,浅出教学情景
首先作为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課后习题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之后浅出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变地更有趣味,使数学有更灵活的思维方式。其实,很多课后习题就是包含了平时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只有源于平时生活中的数学才是有生命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紧贴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不是抽象的数字与符号的组合。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激起对应用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比如在教学“时、分、秒”和“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就要充分关联到生活实际,认识钟表时针(走得最慢的针)走一个数字间隔就是1小时,分针走那么远是5分针,秒针(走得最快的针)动一下就是1秒,让学生感受这些时间的流动;长度单位比较抽象,必须在学生脑海里形成表象,在学生身上量出1米的长度使他们亲身感受,1分米大概就是小孩子的一掌左右,一厘米就是小孩子的指甲长度。因此,数学课程如果只生硬地讲,收效甚微,学生会把一支铅笔写成1米。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设计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使数学课堂变成生活性、趣味性、互动性的课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去理解、探索、思考,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找出4名学生,第1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2,第2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4,第3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8,第4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16,然后比较页数就显而易见地表现出来了。用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素材引入课堂,不但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评价,侧重评价实效
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再学习,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感与成功感的乐趣,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同时也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与合作能力为主导依据,坚持正面积极的鼓励和激励作用,侧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基础素质学习和未来能力的发展。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小学数学教育,除了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课余学习、课后复习和家庭作业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教给他们自学数学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课前预习,比如把遇到的疑难的应用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探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工具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地交换信息,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创造启发诱导的情景,及时点亮学生智慧的光芒,步步着眼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跟进,激励和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自主参与学习,勇于探索和思考,敢于创新和创造,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杨廷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OL].道客巴巴.
[2]王松柏.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探讨[OL].豆丁网.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思考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教育,作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基础能力呢?如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如何促使学生自我主动学习?
我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完整,正是处在提高数学基础的刚刚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这门抽象概念比较多的学科,究竟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喜爱这门学科呢,使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的呢? 根据我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我自己的认识:
一、深入解读教材,浅出教学情景
首先作为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課后习题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之后浅出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变地更有趣味,使数学有更灵活的思维方式。其实,很多课后习题就是包含了平时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只有源于平时生活中的数学才是有生命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紧贴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不是抽象的数字与符号的组合。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激起对应用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比如在教学“时、分、秒”和“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就要充分关联到生活实际,认识钟表时针(走得最慢的针)走一个数字间隔就是1小时,分针走那么远是5分针,秒针(走得最快的针)动一下就是1秒,让学生感受这些时间的流动;长度单位比较抽象,必须在学生脑海里形成表象,在学生身上量出1米的长度使他们亲身感受,1分米大概就是小孩子的一掌左右,一厘米就是小孩子的指甲长度。因此,数学课程如果只生硬地讲,收效甚微,学生会把一支铅笔写成1米。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设计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使数学课堂变成生活性、趣味性、互动性的课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去理解、探索、思考,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找出4名学生,第1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2,第2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4,第3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8,第4名学生找出数学课本的1/16,然后比较页数就显而易见地表现出来了。用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素材引入课堂,不但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评价,侧重评价实效
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再学习,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感与成功感的乐趣,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同时也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与合作能力为主导依据,坚持正面积极的鼓励和激励作用,侧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基础素质学习和未来能力的发展。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小学数学教育,除了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课余学习、课后复习和家庭作业习作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教给他们自学数学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课前预习,比如把遇到的疑难的应用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探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工具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地交换信息,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创造启发诱导的情景,及时点亮学生智慧的光芒,步步着眼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跟进,激励和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自主参与学习,勇于探索和思考,敢于创新和创造,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杨廷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OL].道客巴巴.
[2]王松柏.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探讨[OL].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