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我们步入21世纪之后,信息化逐渐在整个社会普及开来,用它独特和强劲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淘汰和冲击着旧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带来了快速传播信息与海量资源共享的互联网+的新时代。这是科学的进步,是社会的进步,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机构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该文立足于当前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的不科学与不完善的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新时期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有实践性意义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档案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82-02
1 “互联网+”的由来及其社会影响
互联网+概念最初是源于2015年,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在各个生产要素中如何进行优化配置所起的作用,将互联网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领域当中。不仅融合了各方面的信息与科学技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创新能力。这样,互联网就以它广泛的分支与功能实现了新型的发展途径。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12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国家政策的指向性与社会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方向。这项计划的提出是联合了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三个重点来作为信息支撑与现代生产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进行合作,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新型产业的发展力量。从而打造出新型的增长点,为国人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虚拟网络上的实践创业与创新发展之路提供智能化的运算和科学性的保障,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走向光明之路。以互联网带动产业创新和惠及民生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制定的一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国家的战略部署方针。作为一种能够实在落实的互联网服务模式,能够与新型的服务理念,服务技术联系起来,对于推动现代文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现存问题
2.1 高校人员鉴定资料的不确定性
高校档案作为档案信息收集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否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由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也无法把握互联网背景下的管理工作的发展动向,因此普遍存在内部构建紊乱,效率低下等问题。其中,关于高校的人事档案鉴定资料的不准确性是一项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在许多高校的信息管理方案当中。由于信息较为滞后。导致鉴定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不能够准确地在某个时间点对某些信息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整理,导致一些关键的信息出现遗漏和不对称的情况。甚至在许多档案中,由于时间不够、能力不高、技术不支持等原因,错误不能被及时补救,部分人员会忽略掉档案真实性的鉴定,从而会出现一些弄虚作假情况。如一些人年龄、工作经历履历和学历造假,以及对于自己的特长、民族、年龄等方面信息造假,严重危及到高校信息档案管理的诚信与严谨,败坏高校档案管理的名声。
2.2 高校檔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档案管理的成效的与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密切相关,许多高校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人员队伍不完善,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层是一些具备高学历的人才,但由于长期存在的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的倾向,一些工人、转业军人常常被安置在档案馆工作。此外,由于普遍存在的档案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有一些不具备专门档案管理知识与管理经验的大学生也会进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之后都成了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中流砥柱。此外也有许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人员和各级秘书加入这个行业,但是这些专业性较强素质较高的工作者往往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方面。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不同,难免会在工作当中产生不同意见,有的甚至导致尖锐的工作分歧与矛盾。
2.3 高校档案管理的技术与制度不能与时俱进
社会各行各业的逐步信息化也影响到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程,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许多管理行业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方式,许多高校档案的管理程序也难免落入俗套,依旧在数据收集与录入方面采取手动的方式,用最原始的采集、传递与接收方式管理档案信息,导致许多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缺乏时效性,信息不对称,内容有误等现象,如在一些对学籍课表、成绩与考试的数据收集当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以一级对一级的对接,会使得信息增加了许多无效的传播时间,造成有效时间延长,也耽误了信息的即时记录。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也不方便高校的学生与老师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学资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播网络信息,单纯靠电话、贴告示和文件收发方式,致使广大师生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对社会新闻与学术信息接收并反馈,也无法进行畅所欲言的沟通与交流,更不利于档案信息管理的公开化,致使整个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系统变得被动与单向性。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和严密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因此,不能在技术层面与人员管理方面形成很好的约束作用。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的对策方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发展教育事业不可避免地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高校档案的有效科学管理,对于高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应对以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于高校档案中人事档案鉴定的不确定性,要从制度与规范方面严格要求,对于档案的管理要形成分工化、信息化。对于不同档案的归档任务要合理分配,有效利用人力与物力资源,落实责任到个人。注重档案收集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在实际工作中完善档案信息化的处理。档案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管理制度,筛选与分级处理各类信息时要保证有步骤地进行,从实际出发,避免管理工作中对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尤其要树立起创新与改革的意识,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时俱进,以适应互联网+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要求。第二,注重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管理人员以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高校档案的处理。同时肯定和鼓励那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富有责任感与敬业精神的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应该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专业素质与专业知识方面进行相关专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必须在其它业余活动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将互联网+的科学信息化管理方式融入到到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当中,将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共享能力强等优势充分运用到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吸取信息化知识,培养与时俱进的科学化管理队伍,强化管理制度,同时营造一种积极有效的科学管理氛围,才能推动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红英,吴雁平.河南省高校档案管理现状的调查[J].档案管理,2004(1):27-28.
[2] 王忠泽,廖久明.浅谈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J].兰台世界,2005(9):65-66.
[3] 丁任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114-117.
[4] 唐跃进,何振.档案管理规范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档案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82-02
1 “互联网+”的由来及其社会影响
互联网+概念最初是源于2015年,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在各个生产要素中如何进行优化配置所起的作用,将互联网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领域当中。不仅融合了各方面的信息与科学技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创新能力。这样,互联网就以它广泛的分支与功能实现了新型的发展途径。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12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国家政策的指向性与社会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方向。这项计划的提出是联合了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三个重点来作为信息支撑与现代生产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进行合作,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新型产业的发展力量。从而打造出新型的增长点,为国人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虚拟网络上的实践创业与创新发展之路提供智能化的运算和科学性的保障,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走向光明之路。以互联网带动产业创新和惠及民生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制定的一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国家的战略部署方针。作为一种能够实在落实的互联网服务模式,能够与新型的服务理念,服务技术联系起来,对于推动现代文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现存问题
2.1 高校人员鉴定资料的不确定性
高校档案作为档案信息收集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否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由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也无法把握互联网背景下的管理工作的发展动向,因此普遍存在内部构建紊乱,效率低下等问题。其中,关于高校的人事档案鉴定资料的不准确性是一项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在许多高校的信息管理方案当中。由于信息较为滞后。导致鉴定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不能够准确地在某个时间点对某些信息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整理,导致一些关键的信息出现遗漏和不对称的情况。甚至在许多档案中,由于时间不够、能力不高、技术不支持等原因,错误不能被及时补救,部分人员会忽略掉档案真实性的鉴定,从而会出现一些弄虚作假情况。如一些人年龄、工作经历履历和学历造假,以及对于自己的特长、民族、年龄等方面信息造假,严重危及到高校信息档案管理的诚信与严谨,败坏高校档案管理的名声。
2.2 高校檔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档案管理的成效的与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密切相关,许多高校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人员队伍不完善,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层是一些具备高学历的人才,但由于长期存在的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的倾向,一些工人、转业军人常常被安置在档案馆工作。此外,由于普遍存在的档案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有一些不具备专门档案管理知识与管理经验的大学生也会进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之后都成了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中流砥柱。此外也有许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人员和各级秘书加入这个行业,但是这些专业性较强素质较高的工作者往往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方面。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不同,难免会在工作当中产生不同意见,有的甚至导致尖锐的工作分歧与矛盾。
2.3 高校档案管理的技术与制度不能与时俱进
社会各行各业的逐步信息化也影响到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程,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许多管理行业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方式,许多高校档案的管理程序也难免落入俗套,依旧在数据收集与录入方面采取手动的方式,用最原始的采集、传递与接收方式管理档案信息,导致许多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缺乏时效性,信息不对称,内容有误等现象,如在一些对学籍课表、成绩与考试的数据收集当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以一级对一级的对接,会使得信息增加了许多无效的传播时间,造成有效时间延长,也耽误了信息的即时记录。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也不方便高校的学生与老师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学资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播网络信息,单纯靠电话、贴告示和文件收发方式,致使广大师生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对社会新闻与学术信息接收并反馈,也无法进行畅所欲言的沟通与交流,更不利于档案信息管理的公开化,致使整个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系统变得被动与单向性。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和严密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因此,不能在技术层面与人员管理方面形成很好的约束作用。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的对策方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发展教育事业不可避免地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高校档案的有效科学管理,对于高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应对以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于高校档案中人事档案鉴定的不确定性,要从制度与规范方面严格要求,对于档案的管理要形成分工化、信息化。对于不同档案的归档任务要合理分配,有效利用人力与物力资源,落实责任到个人。注重档案收集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在实际工作中完善档案信息化的处理。档案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管理制度,筛选与分级处理各类信息时要保证有步骤地进行,从实际出发,避免管理工作中对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尤其要树立起创新与改革的意识,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时俱进,以适应互联网+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要求。第二,注重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管理人员以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高校档案的处理。同时肯定和鼓励那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富有责任感与敬业精神的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应该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专业素质与专业知识方面进行相关专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必须在其它业余活动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将互联网+的科学信息化管理方式融入到到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当中,将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共享能力强等优势充分运用到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吸取信息化知识,培养与时俱进的科学化管理队伍,强化管理制度,同时营造一种积极有效的科学管理氛围,才能推动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红英,吴雁平.河南省高校档案管理现状的调查[J].档案管理,2004(1):27-28.
[2] 王忠泽,廖久明.浅谈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J].兰台世界,2005(9):65-66.
[3] 丁任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114-117.
[4] 唐跃进,何振.档案管理规范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