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信念伦理与提升文化自信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zlwz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忽视了伦理道德对社会的教化引导作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文化自信理论内涵及我国文化伦理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伦理对策。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建设;伦理反思;伦理对策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性。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总结文化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并针对相关社会问题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加以约束文化主体的行为,但却不能根治这一系列社会问题,反而滋生并激化新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文化伦理建设推行力度不足,所以必须要进行文化伦理建设,以伦理道德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对文化主体产生更持久,更深远的影响。同时,政府也必须在鼓励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各方进行有效监管。当前,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并创新文化伦理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对中国未来文化强国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文化伦理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六个“更”来描述文化自信,更加证明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中华儿女向心力的重要力量,是进行文化伦理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只有夯实的根基,才能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人类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从这一定义来审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换一种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既可以表现为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理性认同,又可以表现为在与外来文化交流时能够坚定本国伦理信仰而不被西化。从文化发展的纵向来看,文化自信之所以在時代的潮流中经久不息,是源于新时代文化自信蕴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其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当代中国化的思想保持自信;其三,对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生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其四,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保持自信。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时,重点强调要建立健全文化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入手,进而坚定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应紧密相连,这种关系的建立也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的这种紧密联系恰似“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之根,也是中华民族之魂,更是一个民族之血脉,文化自信为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补给。文化建设是叶,只有根基稳固、枝繁叶茂才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才能巍然耸立。历史与现实进一步证明,新时代中国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文化建设才能得到根本依靠,才不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伦理诉求
   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流融合更加密切,建设文化强国也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同时,这也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市场文化产品的丰富,文化市场的繁荣,都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然而,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伦理诉求:一是针对我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如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诉求;二是针对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现实问题,如何加强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诉求;三是针对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不足的情况,如何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诉求;四是针对主体理性化意识淡薄的问题,如何加强公众对中西方文化的认知和甄别的诉求。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和审视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诉求。同时还需注意在进行道德教化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内到外找准原因,精准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而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国。
   二、当前文化伦理建设存在的伦理问题
   文化伦理建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一环,意识形态的建设关乎到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的不断变革,意识形态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人们思想、价值取向的纷繁复杂,导致社会问题频发,社会矛盾尖锐,倘若此类问题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文化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弱化
   文化自信心的弱化往往产生于自身文化同他者文化的比较之中。文化自信心的弱化从两方面呈现出来:一方面,文化自负心理,其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盲目满足和盲目陶醉的心理现象。往往这种心理所折射出的就是对外来文化的恐惧、逃避和戒备心理,这实质上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和反映。另一方面,文化自卑心理,其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和怀疑的心理现象,这是典型的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他认为近代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心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先从器物上感到不足;二是从制度上感到不足;三是从文化上感到不足。在当代,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也依然是这样一种心态,这种心态集中表现为文化自卑心理,具体体现为“一义一化”,即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弱化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文化自信心的塑造。显然,文化自负心理和文化自卑心理都不利于文化自信心的生成,都应克服和避免,否则中华民族不仅在经济、政治上站不起来,最终在精神上也不能真正站立起来。至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凭借信念伦理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
   西方國家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之下,我国文化建设也遇到了不可避免的挫折,伴随着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误读、误判、曲解“中国故事”,肆意丑化中国英雄人物,歪曲中国历史,扭曲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世界”。在民族节日方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伴随着西方大众传媒的传播,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国节日通过电影、杂志、电视剧等方式进入中国,激起了国民盲目迷恋西方节日的“热潮”,而忽视了本国的传统节日,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节日受到严重的冲击。在学术方面,国内部分学者也极力推崇国外理论,炒作西方学术话题进行学术研究,在公共平台歪曲党的政策方针,这些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我国意识形态的建立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外来文化方面,国民滋生出“西方文化价值至上”的崇洋媚外文化心态。这些心态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信仰。虽然我国现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但若不合理利用和引导西方文化,则会严重影响本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建立,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为文化前进方向助力。鉴于此,亟需加强本民族对西方文化的辨别和认知的能力,提升本民族文化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让文化自信成为每一位中国人的自觉意识与坚定实践,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文化主体行为规范缺失
   民族通过一些特定因素将一定特性的人凝结成较稳定的群体,使这种群体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此增强该群体对本民族文化共同的、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当前,文化主体对本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化程度逐步弱化,主体行为规范的缺失也逐渐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导致滋生种种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归其原因是由文化主体行为规范的缺失所造成的,笔者认为主体行为规范的缺失主要是由主体德性的缺失所造成的。
   德性的缺失。从古至今,东西方哲学家、伦理学家对“德性”这一话题的探讨从未停止。在中国,《中庸》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在西方,苏格拉底(Socrates)率先提出的“德性即知识”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的基础;随后柏拉图(Plato)将德性划分为四部分:智慧、节制、勇敢和正义,提出了“德性即正义”的观点;对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来说,德性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人所特有的实现活动,即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活动,在实现程度上可能有很大区别。有些人“出色地”实现着这种活动,另一些人则只在有限的程度上——尽管也还是“积极地”——实现着这种活动。虽然中国和西方对德性的理解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可以看出,德性究其根本是人内在的一种理性自觉和理性修养。杂剧家贾仲明在戏剧《对玉梳》第三折里说“饱暖思淫欲”。一些人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其道德选择不再是遵循内心的良知而是为了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当今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社会层面的道德缺失,导致社会中出现畸形的道德选择。从“小悦悦事件”、“江歌刘鑫事件”到“滴滴顺风车命案”再到“自如甲醛房事件”再到“明星偷税漏税事件”。从日常的公交车让座到老人倒地该不该扶,做了好事却背黑锅,遭受误解甚至耻笑——道德认知的缺失、社会理想信仰的匮乏。此外,就连社会道德标杆的“官场”上,官员、执法者也存在失德失信现象,公职人员触碰道德法律底线,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在社会经济领域,首先,企业生产者及相关部门,消极怠工、偷工减料、质量残次的“豆腐渣”工程都属于不可原谅的道德缺失行为;其次,还有部分经营者道德的缺失,只顾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制假造假,使得假货泛滥也非常普遍;最后,医药卫生领域因道德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近期发生的“长生假疫苗事件”在社会上激起千层浪,新生代儿童的健康问题也受到严重影响。以上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严重影响了人们内在德性的稳定性,人们的心灵处于一种无秩序的状态,而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也值得深思。因此,只有把一个民族的心理认同统一起来的时候,把民众的德性品质激发出来的时候,这时候民族才会处于最稳定的状态,才可能实现民族内在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正是我国目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所要努力实现的民族理性的德性状态,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建设的步伐就会滞缓。如麦金泰尔(MacIntyre)在德性伦理学复兴运动中所指出的一样,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对实践而言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
   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伦理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就在于自古至今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目前,中国正处于新时代的起点上,面对种种社会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伦理建设是一项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 立足“儒释道”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尤其是其中的道德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更多的来源于“儒释道”,而“儒释道”三大支柱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以此三家思想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美德来构筑全社会向善立德的力量。    1.“中和之美”:“仁”、“禮”相为表里
   众所周知,孔子坚持“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和“礼让为国”(《论语·里仁》)。孔子认为最好还是采取道德的、礼教的方式或手段。但这两种方式是疏导式的,它们不会立即生效,却会因为深入人心而长久,能够唤醒人的道德自觉,从内心因作恶而感到羞耻。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会自觉地符合规范而不出格。用这种方式来调节社会关系,可以达到一种有序化和和谐化。孔子强调“仁”是“礼”的内化和深化的修养,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在孔子的思想中“爱人”包括对人的关爱、同情、理解、尊重、信任等。在《论语》中,孔子把“中庸”看作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和,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一种效应。“中和之美”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在当代社会,无论个人、社会都应该追求“中和”的境界,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营造健康积极的公德社会,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自然之美”:“道”、“德”相待而成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的一种方法;“德”是修行者的一种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老子的本意,是要传授修道的方法,认为道是德的升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哲学上,“道”是万物之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使得《道德经》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进而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老子以独到的眼光洞悉到了文明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人类为自己创造的技术、财富和权势所役使,丧失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本性,生命和精神都不得自由和快乐,党和政府在加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深入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结合新时代的条件赋予其新的内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稳抓青少年对中传统文化的认知,从小便转向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真正做到少私寡欲、精神、生命的自由,达到“自然之美”。
   3.“清静之美”:“空”、“色”相与有成
   佛教是为了追求人生解脱而创立的宗教,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使人达到解脱,为了让人类更快的找到排除苦难的方法,帮助人类追求幸福和自由。佛教主张“四大皆空”,其用意是要人们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由,达到“清静之美”。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积极向上、少私寡欲、乐于助人,既能回报社会又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这也是当代人所必须积极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人们应该在了解“空”的基础上摆脱贪欲的人生,以“空”来消解内心的执念,建立一种新型观念,甘于奉献,生成一种造福于人类的一种人生观。
   (二) 立足“三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体现,作为民族之魂的体现,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份历史使命。然而,在当代如何加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增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属感以及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问题尤为重要。既要解决以上问题,又要更好地凝聚民族精神,需要从“三注重”入手。
   首先,注重教育与引导相辅相成。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媒体等多渠道以拓宽教育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中,促成学校、家庭、社会、媒体的无形的配合,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气和社会风气,以达到教育的引导作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激励群众,感化公民,在全社会宣传倡导,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属感;通过各类文化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通过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功能,贴近社会热点问题,让群众参与其中,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增强公民对不同文化的辨识度,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从而规范主体行为,在社会形成一种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清流。
   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向而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要注重实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生产、生活当中,让民众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而从内心深处生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
   最后,注重硬约束与软约束形影相追。制度是硬约束,通过制度的建立,规范人们的一系列行为,为伦理道德教化提供保障,使人们的行为更具稳定性,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政策,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力,进而形成明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凝聚共识是软约束,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更加需要弘扬社会主旋律,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进而凝聚共识,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崇洋媚外的心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正能量。正如哈贝马斯所说:“一种观念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一旦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它的正确性,它就会顽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无论遭到的障碍有多大,他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相信总有一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顽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以理想信仰开创美好未来。
   (三)立足“一义一化”,对西方文化严格甄别与筛选    “一义一化”,即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立足“一义一化”也就是如何更好处理“中”和“外”文化的关系问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纠正崇洋媚外的文化心态,破除西方的“普世价值”。我们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进行文化伦理建设,客观科学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众对西方文化的甄别和筛选能力,重塑中国精神这一中国人民的独特精神标识,构筑好中国人民的精神脊梁。
   加强对西方文化的辨识度。首先,要加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行党内建设,严厉打击腐败贪污等问题,要抵御批判国内外各种反动言论和错误的思想侵蚀;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理想信仰;再次,要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话语权,增加在西方社会的发语权,有力抵制各种辱华言论;最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传播教育方式,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从而在无形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并且研究國外不同受众群体的习惯和思维方式,采用融通中外的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到海外。如《感动中国》、《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航拍中国》等节目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结合了传统文化,真正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增砖添瓦,为文化伦理建设增添正能量。
   (四)立足“伦理道德”,完善文化主体的行为规范
   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走向开放化,多元共存的价值观念也非常普遍。而德性缺失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面对德性的缺失首先要加强道德文化教育,规范主体的行为。
   1.提升政府的“管理保障”意识
   政府要发挥在文化建设中的宏观主导作用,管理和保障文化事业,通过科教文化教育事业,提升文化主体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德育文化的建设;通过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文化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文化环境,净化、规范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增强民众对各类不良信息的辨识度;国家要主动出击,提高防范预警能力,抵御不良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增强自身抵抗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道德主体的自省、自觉、自信意识。
   2.发挥市场的“鼓励引导”功能
   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提升,市场应该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进行公共文化建设,以此提供丰富多样的满足大众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从而提升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市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文化创造力和创新力,增强民众对本国商品的信赖感;市场要规范文化市场的秩序建设,规范文化市场主体的行为,通过建立平等、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环境。进而引导市场行为主体树立“诚信”意识与“德性”意识,从事生产活动时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立足“德治”,健全社会文化建设监督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人类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舆论向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互联网已成为舆论的主战场,在新时代,要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就必须把握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正确利用互联网舆论监督体系进行文化伦理建设,才能在未来的世界文化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健全社会文化建设监督体系,一靠德治,二靠法制。针对文化伦理建设所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以德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建设监督体系。首先,党和政府要抓好舆论工作,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加强网络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德性理性意识。其次,网络宣传应立足“小众意识”以传播“大众文化”,完善市场、社会、民众的文化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文化的监督建设。再次,对于文化建设中的失德现象,尤其是“公众人物”和“党政干部”,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查处管理力度,以此来净化文化建设的空间,深化民众对道德的坚守。最后,德治建设要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利用好各种媒体展示魅力,为“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深化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激励党员干部,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起廉洁公正、勤政为民的模范形象。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中和”、“清静”、“自然”的伦理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Edward,Tylor.Primitive Culture[M].Harper Torch books,1958.
   [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6).
   [3]封海清.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化走向的转变[J].云南社会科学,2006(05).
   [4]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蒙培元.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1(04).
   [6]伍志燕.德性:为何,何为——麦金太尔的德性之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7] 鲁迅.致许寿堂.鲁迅书信集(上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8]E.O.Eriksen&J.Weigard.UnderstandingHabermas:CommunicativeActionandDeliberativeDemocracy[M].Boston:BeaconPress,2003.
   [9]习近平.在浙江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京津冀区域文化性格理论下公众参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804120406)。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阐述的是企业从产品初创到企业规模化,再到企业成长成熟直至消亡的过程。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匹配企业战略并对企业的资金和资源分配进行谋划并实施的过程。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财务战略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不断调整和修正。文章着重分析企业发展的孕育期、婴儿期、成长期和稳定期这四个阶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根据指标所反映的问题匹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证监会2007~2016年行政处罚案,根据会计事务所受处罚严厉程度、研究期间累计受罚次数进行分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事务所受到处罚越重、受罚次数越多,市场份额减少幅度越大;受罚事务所综合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受到严重处罚和多次处罚后声誉受损带来的影响。文章据此针对监管部门和受到严厉处罚及多次处罚的会计事务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审计处罚;声誉机制;累积效应;
期刊
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就业信息发布途径的弊端日益显现,而微信公众平台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优势,逐渐成为实现精准就业服务的新途径。文章从实践出发,以盐城工学院为例,分析我校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新媒体平台的必要性和建设该平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并为我校就业工作新媒体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以期帮助我校应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与提升。  
期刊
摘要:发展民宿经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重要环节。文章是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白玉县为例,通过对白玉县的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走访以及问卷调查工作,具体研究白玉县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民宿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结合当地实际,从政府、社会、管理者、从业人员自身四个层面探索民宿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提升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民宿;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精准扶贫;白玉县   一、引言
期刊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较早崛起的工业大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作为建国初期的经济支柱,黑龙江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创新型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必须更好地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大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支撑力度、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体系等。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本科专业;专业设置;地方经济  
期刊
摘要:农村“老漂族”作为跟随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面临着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生活困境,这些生活困境的形成是自身、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农村“老漂族”自身、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多主体共同发力,帮助农村“老漂族”早日走出城市生活困境。   关键词:农村“老漂族”;人口流动;生活困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模式逐渐从个
期刊
摘要:在最高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沙港公司诉开天公司案中,深石原则的运用对此案的判决结果产生巨大影响。从法院的裁判理由、股东和债权人三个角度来看,仅以出资不实为由难以导致深石原则的适用,并据此使股东对公司的债权劣后。文章通过举证和总结分析深石原则适用的优点和不足及对深石原则在美国的适用标准分析发现深石原则的适用条件较为严格,需要股东实施了更为严重的不公正行为,并据此从权利主体、行为要件以及结果要件三
期刊
摘要:乡村振兴要求人才先行,农林类专业大学生从事“三农”行业的意愿低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兴农战略的根本原因。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农林类专业大学生从事“三农”行业意愿的决定因素,并进行因子分析、有序响应模型分析。主要结论:一是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升学或留学意愿高,而从事“三农”行业的意愿较低。二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其从事“三农”行业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我国经济势头迅猛成长,经济市场格局积极发展,各大互联网企业之间掀起了并购的热潮。并购活动一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并购势必会带来风险。文章基于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互联网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估值风险、支付风险、偿债风险和整合风险等许多财务风险,并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和防范建议。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阿里巴巴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
期刊
摘要:费用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费用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已经在企业中广泛应用,但各企业对费用预算的运用严谨程度不一,在费用预算管理与控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开展费用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效率。本文以A企业为例,分别对费用预算管理全流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