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多年从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切身体会,查阅大量教师职业现状研究调查资料,“职业倦怠”四个字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职业学校尤其严重。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表现为情绪衰竭、厌倦工作、疏远工作与团队及成就感低落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教师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在这样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下,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极低。幸福指数更无从谈起,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深入研究,造成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如下:
1,社会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最低层次的学生的教育由低水平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去办,社会缺乏对职业教育工作者起码的理解、尊重和认同。
2,我国的职业教育至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不像普通教育,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套用。学校如何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挑战。
3,我国目前缺乏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双师”素质不达标。
4,职业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非专业化,让教师专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定期的企业技术实践。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师职称的评审等。
5,最低层次的生源质量成倍地加大了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教师的付出与收获(尤其是成就感的收获)不成正比。
综上所述,造成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社会和教师自身传统认识上的误区,也有职业教育自身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来源于新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与要求难以实现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却是职业学校发展不得不正视的严重的现实问题。
如何将职业学校的教师从职业倦怠中解放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学习借鉴英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认识和评价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于改变传统观念误区,让教师在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发展中发现和找寻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无疑是非常值得尝试的途径。
1,评价目的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不同于以笔试为标志的前教育评价、以测量为标志的第一代教育评价、以描述为标志的第二代教育评价和以判断为标志的第三代教育评价的“预定式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把评价聚焦在发展上,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只注重教师个人某个阶段、某一次的工作表现,更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发展。
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层层筛选后剩下来的学生群体。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职业学校教师的肩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关注的是变化而非结果,有变化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进步,职业学校教师的成就感应从变化中发掘,在发展中寻找。而社会、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教师自身,仍沿用普通教育的成功观去评价职业教育和职校教师。事实上。“集天下英才而教之”固然“不亦乐乎”,将一向被视为“竖子”“朽木”的顽劣之徒雕琢成器,不更伟大?虽然这里的“才”和“器”有“乔木”和“灌木”之差。但难度却相对更大。唯其难,更显教师之功力,唯其坚,更显教师之意志。
2,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强调评价的双主体性——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相互探讨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和个人特质,共同制订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大到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小到一次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的成败得失等,给教师更多的主动权去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去讲述自己教学设计的独特思路和用心。双主体性使评价透明、平等、公正,因而更民主、更具个性化,充分体现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主动寻求未来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评价者独霸话语权,与被评价者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常常忽略教师的匠心独运。导致教师因委曲、失望而放弃对话的欲望。认真观察。那些独来独往、对学校的工作乃至自己的晋升都漠然视之者,有很多正是学校里最有思想、最具创新潜力的怪才。
没有一以贯之的既定发展模式的职业教育。需要大批创新型管理人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大批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他们需要创新的评价机制去培育发掘。合作、对话、交流、沟通。把被评价者——教师作为活生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感、有理智、有个性、有追求的人,全方位地关注、全身心地关爱、可持续地培养,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收获更多自我实现的喜悦,感受更多事业进步的幸福,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真正关怀学生的幸福?为了学生的成就,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因此,当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把教师的幸福指数纳入学校考核的指标体系,越来越多的校长从教师的幸福指数来考量自己的治校业绩。
3,评价结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发展。评价结果优秀,进一步推广升级,评价结果有问题,继续追踪解决,评价的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将评价不好的一部分教师列入黑名单止步不前。每一个到职业学校听课的研究者都会有特别深切的感受,授课班级学生的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太大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课上启而不发,导而不走,不足为怪,轮到在情况严重的班级开课,教师非三头六臂无可奈何,如何评价?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置?对于发展性评价来说,这正是下一个观测站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找变化。用变化、发展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给教师以发展的期望,增加了教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同感,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教师奋力攻坚、持续发展的作用。
客观地讲,任何一种评价都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每一种评价之间都具有相应的互补性,我们不提倡、也不可能照搬国外某一种评价理论和做法,但学习借鉴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观念,尽快完善科学合理的、能有效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我们无法改变教师的工作性质、学生的整体质量以及工作的环境等,却可以用梦想制造变化,用变化唤醒教师追求发展的激情,所以,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伊莱恩(Elaine K,McEwan)在《卓越校长的七个习惯》中引用奇格拉(zilar)的话说:“我们能够给予他人的最重要、最积极的东西之一是富有指导性、充满鼓励和信任的希望——希望他们的未来是光明的,不论他们此时是否如此。”在新加坡,走进企业和学校,所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愿景”教育——用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激励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还职业学校教师以梦想,让他们在发展中感受工作的幸福,职业教育定会更加蓬勃发展!
深入研究,造成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如下:
1,社会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最低层次的学生的教育由低水平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去办,社会缺乏对职业教育工作者起码的理解、尊重和认同。
2,我国的职业教育至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不像普通教育,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套用。学校如何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挑战。
3,我国目前缺乏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双师”素质不达标。
4,职业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非专业化,让教师专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定期的企业技术实践。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师职称的评审等。
5,最低层次的生源质量成倍地加大了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教师的付出与收获(尤其是成就感的收获)不成正比。
综上所述,造成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社会和教师自身传统认识上的误区,也有职业教育自身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来源于新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与要求难以实现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却是职业学校发展不得不正视的严重的现实问题。
如何将职业学校的教师从职业倦怠中解放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学习借鉴英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认识和评价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于改变传统观念误区,让教师在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发展中发现和找寻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无疑是非常值得尝试的途径。
1,评价目的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不同于以笔试为标志的前教育评价、以测量为标志的第一代教育评价、以描述为标志的第二代教育评价和以判断为标志的第三代教育评价的“预定式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把评价聚焦在发展上,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只注重教师个人某个阶段、某一次的工作表现,更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发展。
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层层筛选后剩下来的学生群体。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职业学校教师的肩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关注的是变化而非结果,有变化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进步,职业学校教师的成就感应从变化中发掘,在发展中寻找。而社会、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教师自身,仍沿用普通教育的成功观去评价职业教育和职校教师。事实上。“集天下英才而教之”固然“不亦乐乎”,将一向被视为“竖子”“朽木”的顽劣之徒雕琢成器,不更伟大?虽然这里的“才”和“器”有“乔木”和“灌木”之差。但难度却相对更大。唯其难,更显教师之功力,唯其坚,更显教师之意志。
2,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强调评价的双主体性——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相互探讨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和个人特质,共同制订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大到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小到一次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的成败得失等,给教师更多的主动权去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去讲述自己教学设计的独特思路和用心。双主体性使评价透明、平等、公正,因而更民主、更具个性化,充分体现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主动寻求未来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评价者独霸话语权,与被评价者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常常忽略教师的匠心独运。导致教师因委曲、失望而放弃对话的欲望。认真观察。那些独来独往、对学校的工作乃至自己的晋升都漠然视之者,有很多正是学校里最有思想、最具创新潜力的怪才。
没有一以贯之的既定发展模式的职业教育。需要大批创新型管理人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大批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他们需要创新的评价机制去培育发掘。合作、对话、交流、沟通。把被评价者——教师作为活生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感、有理智、有个性、有追求的人,全方位地关注、全身心地关爱、可持续地培养,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收获更多自我实现的喜悦,感受更多事业进步的幸福,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真正关怀学生的幸福?为了学生的成就,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因此,当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把教师的幸福指数纳入学校考核的指标体系,越来越多的校长从教师的幸福指数来考量自己的治校业绩。
3,评价结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发展。评价结果优秀,进一步推广升级,评价结果有问题,继续追踪解决,评价的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将评价不好的一部分教师列入黑名单止步不前。每一个到职业学校听课的研究者都会有特别深切的感受,授课班级学生的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太大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课上启而不发,导而不走,不足为怪,轮到在情况严重的班级开课,教师非三头六臂无可奈何,如何评价?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置?对于发展性评价来说,这正是下一个观测站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找变化。用变化、发展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给教师以发展的期望,增加了教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同感,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教师奋力攻坚、持续发展的作用。
客观地讲,任何一种评价都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每一种评价之间都具有相应的互补性,我们不提倡、也不可能照搬国外某一种评价理论和做法,但学习借鉴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观念,尽快完善科学合理的、能有效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我们无法改变教师的工作性质、学生的整体质量以及工作的环境等,却可以用梦想制造变化,用变化唤醒教师追求发展的激情,所以,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伊莱恩(Elaine K,McEwan)在《卓越校长的七个习惯》中引用奇格拉(zilar)的话说:“我们能够给予他人的最重要、最积极的东西之一是富有指导性、充满鼓励和信任的希望——希望他们的未来是光明的,不论他们此时是否如此。”在新加坡,走进企业和学校,所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愿景”教育——用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激励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还职业学校教师以梦想,让他们在发展中感受工作的幸福,职业教育定会更加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