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行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新型办学路子,要顺应校企合作之路,必须不断创新与改革,拟举措如下:首先要正确把握校企合作方向;其次是科学定位培养目标,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学生技术技能评价方法,完善实践技能考核。
【关键词】中职发展 ; 校企合作 ;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34-02
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与改革。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实行校企合作和对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改革是中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然而,校企合作是在市场经济科学管理信息化机制保障条件下,才产生出来的新型办学路子。要顺应校企合作之路,中等职校的课程内容必然要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据此,本文就校企合作与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策略与建议,与众共同探讨。
一、校企合作是中等职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全民教育系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依照我国的国情,产业大军这支庞大职业队伍80%以上的职员与技术骨干力量都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他们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可轻视的教育分支。回顾我国中职教育的历程,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波一折的九曲发展坎坷之路的。许多中等职校创办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年轻的新中国正经过三年医治了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国家从一穷二白的一张白纸绘制了“四化”建设的伟大蓝图。党中央与毛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前程。国家“四化”建设急切需要大批的产业大军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在此犹如长江滚滚般的“四化”建设洪流中,全国各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如春笋般应运而生。这支重要的全民教育分支,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60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现代化建设遭到了重创,苏联背信弃义,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到了无法言喻的地步,国家被迫调整教育结构,中等教育进入了低谷。60年代中期,国家经济复苏了,国民经济得到了明显提升,中职学校随之又兴旺了起来。直至“文革”中期,很多中职学校又被迫下马或解散。70年代中后期,国家恢复了高等教育考试,中等职校才又得到了新生。然而,中职教育并没有得到可观的发展,在某些高层人物的高文凭上岗的政策方针直接干扰下,人们的眼球直视高中直至大学普通教育体系。中等职校的招生工作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最困难的局面。不少中职学校连一个班级的学生都难以招到,几乎处于解体的危机。不少中职学校使尽浑身解数,招来了一些专业的学生,辛辛苦苦地培养了三年,产品出来了、鲜花开放了,却又因就业成了拦路虎,无法把中职教育做强做大。90年代后期,或更确切地说进入21世纪后,中等职业教育才找到了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的妙招,才真正得到了持续发展。由此可证明,校企合作“订单”办学,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其职业教育属性,有着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因此,它既要遵循中等教育的共性规律,更应注重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比如,无论在专业设置、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乃至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框定、实践环节的实施等等诸方面都要凸显中等职校的特色。
因此,推进中等职校的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改革的问题,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家发展与改革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工作的突破口。为此,各个中等职校在创建国家示范学校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从自己的办校特点出发,探究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改革模式,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实行校企挂钩,定单办学,首要解决“产品”出路问题,而后根据“定单”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推进课程改革与调整,使之学有所长、学有所需,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特效用途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实际意义的校企课程改革,强化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充分显现中职教育的新亮点。
二、中等职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综合素质培养不到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能的提升缓慢。
在我国中职教育体系中,不少中职学校只强调职业技能的培训,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目标,把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作为重点培养的定位与方向,对于工业化社会需求的具体落实来说,无疑是正确的。这种职业岗位能力的定位和主导思想,是基本适应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只过于强调专业化和针对性,由于专业面比较狭窄,难于应对信息化的要求。对于学生到实际社会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并不是单单劳动技能的精准化,而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只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尚欠缺。
就目前中等职校而言,大多数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目标均是单一指向某专业、某工艺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递有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程的内容大多注重文化课知识的深造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强化,忽视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专业基础课过于强化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却忽视了基础理论对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应用,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性,缺乏应用性和可开发的空间。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教学欠缺连续性。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准则,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连结在一起,学生才能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得活、记得牢、应用得上。理论课一般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其培养的目标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得到完满的掌握和提高。实践课一般包括实验实习,使理论知识得到很好的验证,技术技能得到掌握,甚至运用自如,精炼有加。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好地服务社会,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服务。特别是实训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理论课与实践课应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然而,当前有的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互为脱节,搭配不默契。把课堂教学作为专业课程学习和主要形式,理论先行、理论为主,实践依附于理论的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开来,理论课的课时比例远远大于实践课的课时。实践课的教学中,辅导老师也很欠缺。实验员或实践技师只作为教学仪器具的准备师,缺乏配备指导学生实习的指导老师。 (四)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反差过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选用日新月异,作为社会产业大军的人才供应商——中等职业学校,应直接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出满足同时期市场需求的毕业生为目标。但当今相当部分的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对市场需求的估计欠缺前瞻性,也没有对市场需求作细致的调研与分析,导致对专业的开设乃至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同期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中职学校本身而言,应充分了解人才市场,多作细致的调研,深入厂企,多同有关厂长、经理或专门管理人员勾通交流,听取他们对人才需求的意见及看法。与此同时,派出专职教师甚至学校中层干部蹲点厂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水平,作为中职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供第一手材料。
三、校企合作与课程改革的几点提议
(一)正确地把握校企合作方向,强化课程决策的科学性。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办学路子,也是一个正确的中职教育方向,必须紧紧把握,在此前提下,强化课程决策的科学性。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也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校企合作“订单”办学,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听取行业或工作部门对职业要求的意见,包括职业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各项技术技能指标,都必须尊重行业或工作部门的要求。基于此种准则,教育部门在课程决策中的任务应根据教育科学的原理,把职业目标转化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应在课程设置、设计、开发中真正体现出来。这里明摆着教育部门只是充当一个“教育专家”的角色,坐在“教育专家”的位置上,实施课程改革的推手;而“技术专家”的角色应由行业或用人单位来担任。为了让学生在教学相助中发挥主体作用,也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也参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编制。在课程的计划与教学上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也可在某些课程上采用选修的方法,让他们各取所需,平衡知识面,提高职业素质,专与面全方位发展。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
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发挥可预测性经济效应,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真正完美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上面已提及,我国现代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等庞大产业大军绝大多数从中等职校而来。换言之,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直接提供了数量庞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提高中职教育对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适应性,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适时调整培养目标,才能对课程改革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因为培养目标对专业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增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中职教育课程的开发,规定着各种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规格与标准。只有紧紧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准确地了解人才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变化,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与规格方面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定位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科学地设计出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三)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为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或为学生直升高职、大学做好充分准备。
由于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与行业的标准未能实现对接。中职学生的水准达不到高标准的要求,即使是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也难于达到高级技工的标准。因此,应大胆尝试,建立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转换课程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衔接转换。即主要以中职课程为主体,在学好中职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高职衔接课程,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利于学生走向社会的应对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技能的素养。也为学生直升高职或对口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技能的提升。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保证。一般分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大方块。不管哪一方块都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在校内方块中,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机械机器、仪器设备要高标准、高质量 。比如数控机床要与企业厂方使用的几乎一样。一般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要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争政府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和政策的倾斜。最根本地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习实训机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模拟厂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尽可能一致的职业环境,用高度仿真的厂企环境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市场职场的需求紧密结合。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采用开放式办学。利用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办学。比如尽最大可能与外资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学生可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到厂企中实地实习实训,轮番上岗与理论学习,也可利用寒暑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厂企勤工俭学,一得到更实际实习实训,二又可为学生赚得生活费用,解决家庭困难之忧。更有的是通过厂企的实际工作与生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吸收企业文化,树立起为企业争光的团队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实习实训的教学能力,学校应有瞻前顾后应全理念。学校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安排专业老师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参与经营管理、技术攻关、项目设计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迅速地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获取职业资格,使其成为“双师型”的专业实践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派出教师前往国外进行短期的(比如三个月以内)专业技能的实训实习,掌握国外先进的职业技能技术。如此打造一批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管理技能的一流师资队伍。除此之外,也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企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技能过硬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能工巧匠担任专职的实践指导老师。也可以聘请企业单位在职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经营管理骨干为短期兼职实践老师。尚有一条不经意的做法,即聘请从本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在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友回校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实践的示范教师,与学生互为沟通,引起学生对实习实训的兴趣和责任感,使之潜移默化,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六)改革学生技术技能的评价方法,完善实践技能的考核。
一改传统的只通过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增加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评,以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测试学生最终成绩水平的基准。
【关键词】中职发展 ; 校企合作 ;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34-02
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与改革。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实行校企合作和对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改革是中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然而,校企合作是在市场经济科学管理信息化机制保障条件下,才产生出来的新型办学路子。要顺应校企合作之路,中等职校的课程内容必然要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据此,本文就校企合作与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策略与建议,与众共同探讨。
一、校企合作是中等职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全民教育系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依照我国的国情,产业大军这支庞大职业队伍80%以上的职员与技术骨干力量都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他们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可轻视的教育分支。回顾我国中职教育的历程,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波一折的九曲发展坎坷之路的。许多中等职校创办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年轻的新中国正经过三年医治了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国家从一穷二白的一张白纸绘制了“四化”建设的伟大蓝图。党中央与毛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前程。国家“四化”建设急切需要大批的产业大军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在此犹如长江滚滚般的“四化”建设洪流中,全国各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如春笋般应运而生。这支重要的全民教育分支,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60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现代化建设遭到了重创,苏联背信弃义,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到了无法言喻的地步,国家被迫调整教育结构,中等教育进入了低谷。60年代中期,国家经济复苏了,国民经济得到了明显提升,中职学校随之又兴旺了起来。直至“文革”中期,很多中职学校又被迫下马或解散。70年代中后期,国家恢复了高等教育考试,中等职校才又得到了新生。然而,中职教育并没有得到可观的发展,在某些高层人物的高文凭上岗的政策方针直接干扰下,人们的眼球直视高中直至大学普通教育体系。中等职校的招生工作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最困难的局面。不少中职学校连一个班级的学生都难以招到,几乎处于解体的危机。不少中职学校使尽浑身解数,招来了一些专业的学生,辛辛苦苦地培养了三年,产品出来了、鲜花开放了,却又因就业成了拦路虎,无法把中职教育做强做大。90年代后期,或更确切地说进入21世纪后,中等职业教育才找到了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的妙招,才真正得到了持续发展。由此可证明,校企合作“订单”办学,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其职业教育属性,有着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因此,它既要遵循中等教育的共性规律,更应注重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比如,无论在专业设置、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乃至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框定、实践环节的实施等等诸方面都要凸显中等职校的特色。
因此,推进中等职校的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改革的问题,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家发展与改革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工作的突破口。为此,各个中等职校在创建国家示范学校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从自己的办校特点出发,探究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改革模式,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实行校企挂钩,定单办学,首要解决“产品”出路问题,而后根据“定单”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推进课程改革与调整,使之学有所长、学有所需,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特效用途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实际意义的校企课程改革,强化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充分显现中职教育的新亮点。
二、中等职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综合素质培养不到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能的提升缓慢。
在我国中职教育体系中,不少中职学校只强调职业技能的培训,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目标,把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作为重点培养的定位与方向,对于工业化社会需求的具体落实来说,无疑是正确的。这种职业岗位能力的定位和主导思想,是基本适应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只过于强调专业化和针对性,由于专业面比较狭窄,难于应对信息化的要求。对于学生到实际社会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并不是单单劳动技能的精准化,而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只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尚欠缺。
就目前中等职校而言,大多数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目标均是单一指向某专业、某工艺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递有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程的内容大多注重文化课知识的深造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强化,忽视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专业基础课过于强化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却忽视了基础理论对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应用,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性,缺乏应用性和可开发的空间。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教学欠缺连续性。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准则,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连结在一起,学生才能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得活、记得牢、应用得上。理论课一般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其培养的目标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得到完满的掌握和提高。实践课一般包括实验实习,使理论知识得到很好的验证,技术技能得到掌握,甚至运用自如,精炼有加。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好地服务社会,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服务。特别是实训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理论课与实践课应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然而,当前有的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互为脱节,搭配不默契。把课堂教学作为专业课程学习和主要形式,理论先行、理论为主,实践依附于理论的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开来,理论课的课时比例远远大于实践课的课时。实践课的教学中,辅导老师也很欠缺。实验员或实践技师只作为教学仪器具的准备师,缺乏配备指导学生实习的指导老师。 (四)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反差过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选用日新月异,作为社会产业大军的人才供应商——中等职业学校,应直接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出满足同时期市场需求的毕业生为目标。但当今相当部分的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对市场需求的估计欠缺前瞻性,也没有对市场需求作细致的调研与分析,导致对专业的开设乃至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同期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中职学校本身而言,应充分了解人才市场,多作细致的调研,深入厂企,多同有关厂长、经理或专门管理人员勾通交流,听取他们对人才需求的意见及看法。与此同时,派出专职教师甚至学校中层干部蹲点厂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水平,作为中职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供第一手材料。
三、校企合作与课程改革的几点提议
(一)正确地把握校企合作方向,强化课程决策的科学性。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办学路子,也是一个正确的中职教育方向,必须紧紧把握,在此前提下,强化课程决策的科学性。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也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校企合作“订单”办学,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听取行业或工作部门对职业要求的意见,包括职业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各项技术技能指标,都必须尊重行业或工作部门的要求。基于此种准则,教育部门在课程决策中的任务应根据教育科学的原理,把职业目标转化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应在课程设置、设计、开发中真正体现出来。这里明摆着教育部门只是充当一个“教育专家”的角色,坐在“教育专家”的位置上,实施课程改革的推手;而“技术专家”的角色应由行业或用人单位来担任。为了让学生在教学相助中发挥主体作用,也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也参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编制。在课程的计划与教学上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也可在某些课程上采用选修的方法,让他们各取所需,平衡知识面,提高职业素质,专与面全方位发展。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
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发挥可预测性经济效应,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真正完美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上面已提及,我国现代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等庞大产业大军绝大多数从中等职校而来。换言之,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直接提供了数量庞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提高中职教育对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适应性,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适时调整培养目标,才能对课程改革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因为培养目标对专业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增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中职教育课程的开发,规定着各种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规格与标准。只有紧紧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准确地了解人才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变化,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与规格方面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定位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科学地设计出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三)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为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或为学生直升高职、大学做好充分准备。
由于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与行业的标准未能实现对接。中职学生的水准达不到高标准的要求,即使是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也难于达到高级技工的标准。因此,应大胆尝试,建立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转换课程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衔接转换。即主要以中职课程为主体,在学好中职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高职衔接课程,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利于学生走向社会的应对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技能的素养。也为学生直升高职或对口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技能的提升。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保证。一般分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大方块。不管哪一方块都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在校内方块中,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机械机器、仪器设备要高标准、高质量 。比如数控机床要与企业厂方使用的几乎一样。一般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要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争政府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和政策的倾斜。最根本地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习实训机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模拟厂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尽可能一致的职业环境,用高度仿真的厂企环境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市场职场的需求紧密结合。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采用开放式办学。利用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办学。比如尽最大可能与外资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学生可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到厂企中实地实习实训,轮番上岗与理论学习,也可利用寒暑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厂企勤工俭学,一得到更实际实习实训,二又可为学生赚得生活费用,解决家庭困难之忧。更有的是通过厂企的实际工作与生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吸收企业文化,树立起为企业争光的团队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实习实训的教学能力,学校应有瞻前顾后应全理念。学校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安排专业老师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参与经营管理、技术攻关、项目设计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迅速地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获取职业资格,使其成为“双师型”的专业实践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派出教师前往国外进行短期的(比如三个月以内)专业技能的实训实习,掌握国外先进的职业技能技术。如此打造一批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管理技能的一流师资队伍。除此之外,也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企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技能过硬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能工巧匠担任专职的实践指导老师。也可以聘请企业单位在职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经营管理骨干为短期兼职实践老师。尚有一条不经意的做法,即聘请从本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在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友回校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实践的示范教师,与学生互为沟通,引起学生对实习实训的兴趣和责任感,使之潜移默化,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六)改革学生技术技能的评价方法,完善实践技能的考核。
一改传统的只通过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增加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评,以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测试学生最终成绩水平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