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谚语是人类语言中极具特色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由于文化体系不同,汉英谚语在意义和表达形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以克拉克洪文化模式五取向理论为手段,通过对汉英谚语的分析,探讨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减少因文化和价值观差异所造成的意识冲突,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谚语;中西价值观;文化模式五取向。
谚语是人类社会文化中最古老、最富有魅力的语言表达形式, 蕴含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性。由于汉英文化体系的不同,汉英谚语在意义和表达形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以佛萝伦丝·克拉克洪(Florance R. Kluckhohn)的文化模式五取向理论为手段,通过对汉英谚语的分析,探究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以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一、克拉克洪文化模式五取向
克拉克洪文化模式五取向是指美国人类学家佛萝伦丝·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提出的五种价值取向模式。克拉克洪指出,所谓价值取向指的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原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行为和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作用。"(Kluckhohn&Strodtbeck,1961)他们提出了五个任何社会都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就是五种价值取向:人性取向、人与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活动取向和关系取向。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在汉英谚语中的体现
1、人性取向
人性取向涉及人类本质的内在特征。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将人性取向区分为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和善恶兼而有之。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差别很大,西方人受基督教影响崇尚"原罪说",认为"人性本恶"。这体现在英语谚语中,如"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圣经·出埃及记》中也说到,"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然而在中国,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儒家思想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就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差别,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他所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
根据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三种潜在的关系,即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服从自然。儒家人性观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示出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汉语中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是说明人尽力而为之后,还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汉语中关于节气和农业耕作的谚语也反映出这一价值取向,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然而,西方的人本主义提倡在生活中用理性和意志来改造环境,鼓励人们征服自然,享受现世的物质生活。如英语中常见的一句谚语"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a way",只要人们敢于挑战,世上就没有什么难事。
3、 时间取向
人类的时间取向可以分为三种:过去取向,强调传统和尊重历史;现在取向,通常注重短期和眼前;未来取向,强调长期和变化。过去时间取向主要存在于重视传统的文化里。中国人重视"传统",崇拜祖先,尊敬老人,重视年龄和经验。汉语中反映过去时间取向的谚语很多,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告诉我们应该正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突显了老人经验丰富。而"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则体现了中国人重视经验,相信丰富的经验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西方不同国家的时间取向是不同的。英国也非常重视传统,属于过去时间取向型,体现在谚语中如"Experience is the father of wisdom and memory the mother"(经验是智慧之父,记忆是智慧之母)。然而美国是典型的未来时间取向型社会,强调未来肯定比现在好,人们一定能在未来获得幸福,因此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4、活动取向
人类的活动取向有三种,即做、存在和成为。美国是一个强调"做"的社会,认为人们必须不断地做事,才能创造价值。英语中有很多反映勤奋做事的谚语,如"The greatest talkers are always least doers"(语言的巨人总是行动的矮子);"One hour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争分夺秒效率高)。而中国文化属于"成为"取向型,强调的是"我们是谁",而不是"我们做了什么"(Kluchhohn&Strodtbeck,1961)。持有这种价值取向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世界而使自己更加完善,反应在谚语中如"人不学,不知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关系取向
人类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存在三种取向,即个人主义取向,等级制取向和集体主义取向。个人主义取向以个人自治为特征,个人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独立个体。美国文化是个人主义取向最典型的代表。英语中很多谚语体现了这种重视自我、依赖自我和强调个体独立的价值观。"Every man is nearest himself"(每个人都最亲近自己),"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体现的正是集体力量的强大。
三、结语
汉英谚语充分展现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了解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价值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消除中西文化冲突所带来的交际障碍。随着中西方交流的不断增多,对于中西价值观差异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深。
参考文献:
[1]Kluckhohn, F. R.&Strodtbeck, F. L. Variation in Value Orientations. Evanston: Peterson, 1961.
[2]Samovar, Larry, A., Porter, R. E. &Stefani, Lisa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丰滔.谚语[M].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4]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张爱玲.东西方谚语[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6]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雅芳(1986-),女,河北沧州人,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谚语;中西价值观;文化模式五取向。
谚语是人类社会文化中最古老、最富有魅力的语言表达形式, 蕴含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性。由于汉英文化体系的不同,汉英谚语在意义和表达形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以佛萝伦丝·克拉克洪(Florance R. Kluckhohn)的文化模式五取向理论为手段,通过对汉英谚语的分析,探究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以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一、克拉克洪文化模式五取向
克拉克洪文化模式五取向是指美国人类学家佛萝伦丝·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提出的五种价值取向模式。克拉克洪指出,所谓价值取向指的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原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行为和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作用。"(Kluckhohn&Strodtbeck,1961)他们提出了五个任何社会都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就是五种价值取向:人性取向、人与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活动取向和关系取向。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在汉英谚语中的体现
1、人性取向
人性取向涉及人类本质的内在特征。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将人性取向区分为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和善恶兼而有之。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差别很大,西方人受基督教影响崇尚"原罪说",认为"人性本恶"。这体现在英语谚语中,如"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圣经·出埃及记》中也说到,"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然而在中国,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儒家思想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就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差别,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他所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
根据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三种潜在的关系,即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服从自然。儒家人性观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示出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汉语中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是说明人尽力而为之后,还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汉语中关于节气和农业耕作的谚语也反映出这一价值取向,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然而,西方的人本主义提倡在生活中用理性和意志来改造环境,鼓励人们征服自然,享受现世的物质生活。如英语中常见的一句谚语"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a way",只要人们敢于挑战,世上就没有什么难事。
3、 时间取向
人类的时间取向可以分为三种:过去取向,强调传统和尊重历史;现在取向,通常注重短期和眼前;未来取向,强调长期和变化。过去时间取向主要存在于重视传统的文化里。中国人重视"传统",崇拜祖先,尊敬老人,重视年龄和经验。汉语中反映过去时间取向的谚语很多,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告诉我们应该正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突显了老人经验丰富。而"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则体现了中国人重视经验,相信丰富的经验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西方不同国家的时间取向是不同的。英国也非常重视传统,属于过去时间取向型,体现在谚语中如"Experience is the father of wisdom and memory the mother"(经验是智慧之父,记忆是智慧之母)。然而美国是典型的未来时间取向型社会,强调未来肯定比现在好,人们一定能在未来获得幸福,因此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4、活动取向
人类的活动取向有三种,即做、存在和成为。美国是一个强调"做"的社会,认为人们必须不断地做事,才能创造价值。英语中有很多反映勤奋做事的谚语,如"The greatest talkers are always least doers"(语言的巨人总是行动的矮子);"One hour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争分夺秒效率高)。而中国文化属于"成为"取向型,强调的是"我们是谁",而不是"我们做了什么"(Kluchhohn&Strodtbeck,1961)。持有这种价值取向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世界而使自己更加完善,反应在谚语中如"人不学,不知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关系取向
人类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存在三种取向,即个人主义取向,等级制取向和集体主义取向。个人主义取向以个人自治为特征,个人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独立个体。美国文化是个人主义取向最典型的代表。英语中很多谚语体现了这种重视自我、依赖自我和强调个体独立的价值观。"Every man is nearest himself"(每个人都最亲近自己),"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体现的正是集体力量的强大。
三、结语
汉英谚语充分展现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了解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价值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消除中西文化冲突所带来的交际障碍。随着中西方交流的不断增多,对于中西价值观差异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深。
参考文献:
[1]Kluckhohn, F. R.&Strodtbeck, F. L. Variation in Value Orientations. Evanston: Peterson, 1961.
[2]Samovar, Larry, A., Porter, R. E. &Stefani, Lisa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丰滔.谚语[M].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4]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张爱玲.东西方谚语[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6]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雅芳(1986-),女,河北沧州人,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