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墨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陆地面积达17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70平方公里。据统计,近20年来,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为30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因此,我市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并且还受到了污染的威胁。随着即墨市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断提高,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淡水资源就显得更加紧张了。为避免出現水危机,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一、当前即墨市用水现状
即墨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十年九旱”是即墨基本水情。2015年以来,我市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异常干旱,无有效强降水。截止10月底,全市共降雨40次,总降雨量仅为340毫米,比去年同期少185毫米,较多年同期少260毫米,是自1951年以来的第二个较重干旱年份。
全市四座中型水库总库容85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3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来水量1800万立方米。由于近四年连续干旱,各水库蓄水严重不足,2012年四座水库降雨进水仅100万立方米,2013年进水400万立方米,2014年受“麦德姆”台风影响也只进水1300万立方米。
今年汛期我市四座水库没有进水,现总蓄水量不足150万立方米,其中石棚、宋化泉、挪城三座水库均已低于死库容,基本干涸,仅王圈水库尚有库容60万立方米,主要保障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用水需求。我市正常日均需水量为12.5—13万立方米,高峰日供水量突破15万立方米。而城区日可供原水约7.5万立方米,日用水缺口达5—6万立方米,对企业限水50%后日缺口仍有2—3万立方米,现有水源已难以满足城区用水需求。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即墨市将解决城乡用水安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水源联合调度,加快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节水限水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为尽快缓解城区供水压力,我市紧急实施总投资约2.1亿元的11项应急水源工程,使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
二、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保护工作做得好,水资源才能永续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科学合理了,也就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1.农业、工业污染
即墨市位于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30强中,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2位,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但就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来看,高经济效益的背后往往伴随的资源浪费和资源污染。即墨市不少企业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都缺乏节约和环保意识,不懂得循环利用、利用率较差。甚至个别企业将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墨水河等河流,导致近年来墨水河的水质越来越差。
即墨市周边农村有面积广阔的耕地,每年农田灌溉用水量在5600万立方米左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44%左右。另外,农田施肥使得泥土里含有大量的镁、磷、铁、钙等元素,这些元素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汇入河流、大海,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对水中的生态平衡和水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2.生活垃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也慢慢“扩散”到河里、水库里。即墨市市区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4处,分别为王圈水库、石棚水库、宋化泉水库、挪城水库。一旦这些水源地受到污染,那不但是一种水资源破坏,更会威胁到我市市民的生命安全。
3.地表拦水和不合理开采
即墨市主要河流有14条,且均为入海河流,河道坡降大,由于缺少必要的拦蓄工程,加之大部分现有工程建成后没有进行大的维修,存在渗漏、裂缝、塌陷等不安全因素,使之汛期不能充分蓄水,另外地表径流量不能充分利用,达不到正常的运营目的,水资源浪费严重。
此外,即墨市还存在大量住户私自开井的现象,用水不计入水表,以此为凭借大量使用地下水,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极其低下,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三、落实水资源保护措施
1.立法为先
想要对企业和公民提出保护水资源的要求,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作为依据。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若干规定》、《青岛市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严谨性,会使得水资源保护工作事半功倍。另外,政府和环保部门可以制定严格的缴费制度,对排污和过量用水的企业要收取一定的罚款。另外,还要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2.推行节水工艺
即墨市作为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应该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对新建居民生活用水、机关事业单位及商业服务业等用水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凡是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另外,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现有非节水型器具改造,对现有居民住宅供水计量设施全部实行户表外移改造。对重点的行业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及设备,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对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强制大型工业企业必须配置废水净化过滤系统,实现对废水的再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区、机关事业单位及商业服务业等再生水设施建设。居民住宅小区及新建大型文化、教育、宾馆、饭店设施,都必须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没有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在用大型公建工程,也要完善再生水配套设施。
3.调整农业结构
在本市大力推广抗旱、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推广科学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并对农业用水逐步实行计量管理,总量控制,实行奖节罚超的制度,适时开征农业水资源费,使农业节水工作由工程节水向制度节水转变。根据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需水量这一规律,把各种农作物进行优化配置,使产量和用水量达到最佳,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益,并大力推广优化技术与计算机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4.加大宣传力度
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和危机感,大力宣扬节约用水的思想,通过印制资料和宣传海报等形式,提高公民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
5.严格限制私自开井
即墨市已经被划定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严格限制自备井的开采和使用,对开井申请进行严格核查,除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确需取水的,不再审批开凿新的自备井。对于公共供水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自备井,安装监控设施,实行定额限量开采,适时关停,超采罚款。
6.宏观调控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
建立工业节水激励机制,推动节水。根据水资源条件及工业发展方向,对不同行业采取扶持或约束政策,合理制定水价标准,调整工业结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进行节水改造和废水再次利用。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在新建时,必须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推行雨污分流排水体系;对现有排水管网,要在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的同时,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完善,提高污水收水率。另外,还要对现有工程进行检修,避免地表渗漏和塌陷等不安全因素,要大力建设拦蓄工程,提高地表水拦蓄能力,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哺育生命。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明显跟不上迅速增长的人口和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工业水平。即墨市作为一个缺水城市,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已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即墨市用水现状
即墨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十年九旱”是即墨基本水情。2015年以来,我市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异常干旱,无有效强降水。截止10月底,全市共降雨40次,总降雨量仅为340毫米,比去年同期少185毫米,较多年同期少260毫米,是自1951年以来的第二个较重干旱年份。
全市四座中型水库总库容85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3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来水量1800万立方米。由于近四年连续干旱,各水库蓄水严重不足,2012年四座水库降雨进水仅100万立方米,2013年进水400万立方米,2014年受“麦德姆”台风影响也只进水1300万立方米。
今年汛期我市四座水库没有进水,现总蓄水量不足150万立方米,其中石棚、宋化泉、挪城三座水库均已低于死库容,基本干涸,仅王圈水库尚有库容60万立方米,主要保障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用水需求。我市正常日均需水量为12.5—13万立方米,高峰日供水量突破15万立方米。而城区日可供原水约7.5万立方米,日用水缺口达5—6万立方米,对企业限水50%后日缺口仍有2—3万立方米,现有水源已难以满足城区用水需求。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即墨市将解决城乡用水安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水源联合调度,加快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节水限水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为尽快缓解城区供水压力,我市紧急实施总投资约2.1亿元的11项应急水源工程,使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
二、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保护工作做得好,水资源才能永续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科学合理了,也就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1.农业、工业污染
即墨市位于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30强中,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2位,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但就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来看,高经济效益的背后往往伴随的资源浪费和资源污染。即墨市不少企业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都缺乏节约和环保意识,不懂得循环利用、利用率较差。甚至个别企业将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墨水河等河流,导致近年来墨水河的水质越来越差。
即墨市周边农村有面积广阔的耕地,每年农田灌溉用水量在5600万立方米左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44%左右。另外,农田施肥使得泥土里含有大量的镁、磷、铁、钙等元素,这些元素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汇入河流、大海,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对水中的生态平衡和水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2.生活垃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也慢慢“扩散”到河里、水库里。即墨市市区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4处,分别为王圈水库、石棚水库、宋化泉水库、挪城水库。一旦这些水源地受到污染,那不但是一种水资源破坏,更会威胁到我市市民的生命安全。
3.地表拦水和不合理开采
即墨市主要河流有14条,且均为入海河流,河道坡降大,由于缺少必要的拦蓄工程,加之大部分现有工程建成后没有进行大的维修,存在渗漏、裂缝、塌陷等不安全因素,使之汛期不能充分蓄水,另外地表径流量不能充分利用,达不到正常的运营目的,水资源浪费严重。
此外,即墨市还存在大量住户私自开井的现象,用水不计入水表,以此为凭借大量使用地下水,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极其低下,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三、落实水资源保护措施
1.立法为先
想要对企业和公民提出保护水资源的要求,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作为依据。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若干规定》、《青岛市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严谨性,会使得水资源保护工作事半功倍。另外,政府和环保部门可以制定严格的缴费制度,对排污和过量用水的企业要收取一定的罚款。另外,还要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2.推行节水工艺
即墨市作为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应该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对新建居民生活用水、机关事业单位及商业服务业等用水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凡是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另外,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现有非节水型器具改造,对现有居民住宅供水计量设施全部实行户表外移改造。对重点的行业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及设备,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对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强制大型工业企业必须配置废水净化过滤系统,实现对废水的再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区、机关事业单位及商业服务业等再生水设施建设。居民住宅小区及新建大型文化、教育、宾馆、饭店设施,都必须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没有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在用大型公建工程,也要完善再生水配套设施。
3.调整农业结构
在本市大力推广抗旱、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推广科学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并对农业用水逐步实行计量管理,总量控制,实行奖节罚超的制度,适时开征农业水资源费,使农业节水工作由工程节水向制度节水转变。根据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需水量这一规律,把各种农作物进行优化配置,使产量和用水量达到最佳,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益,并大力推广优化技术与计算机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4.加大宣传力度
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和危机感,大力宣扬节约用水的思想,通过印制资料和宣传海报等形式,提高公民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
5.严格限制私自开井
即墨市已经被划定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严格限制自备井的开采和使用,对开井申请进行严格核查,除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确需取水的,不再审批开凿新的自备井。对于公共供水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自备井,安装监控设施,实行定额限量开采,适时关停,超采罚款。
6.宏观调控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
建立工业节水激励机制,推动节水。根据水资源条件及工业发展方向,对不同行业采取扶持或约束政策,合理制定水价标准,调整工业结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进行节水改造和废水再次利用。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在新建时,必须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推行雨污分流排水体系;对现有排水管网,要在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的同时,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完善,提高污水收水率。另外,还要对现有工程进行检修,避免地表渗漏和塌陷等不安全因素,要大力建设拦蓄工程,提高地表水拦蓄能力,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哺育生命。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明显跟不上迅速增长的人口和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工业水平。即墨市作为一个缺水城市,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已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