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浅变质岩区的构造演化及矿产分布规律

来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由四个不同构造单元拼合而成。中元古早期皖南为一古岛弧;约1000Ma前,华南板块沿江山-绍兴一带俯冲,是岛弧向扬子板块增生;约900Ma前左右,皖南沿祁门-三阳坑一带产生弧后扩张盆地;而850Ma前,华夏古陆沿江山-绍兴一带与扬子板块对接拼合,弧后盆地被动俯冲结束,标志增生的完成,同时深部发生重熔,形成初生陆壳改造型(S型)花岗岩类侵人体,如休宁、许村、歙县等岩体;约780Ma,华南洋壳的俯冲使洋盆逐渐缩小,华南板块和扬子板块发生碰撞,以至祁门-三阳海盆关闭,形成祁门-三阳坑陆壳碰撞地缝合
其他文献
传统的文学观强调书面作家文学,对民间的口头传统与活态文学关注不够。中美两国的民俗学界结合各自的文学实践,从不同层面对原有的文学观做出了新的审思。就中国文学人类学学
交叉口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而目前解决交叉口拥堵所采取的措施造成信号周期时长过长、油耗增加等问题。本研究结合调查资料以及实地测算,通过研究直行待行区对信号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