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高职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和模式出发,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探讨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 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形式,已成教育国际化在中国的显著体现。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加速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尽早与国际接轨。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模式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兴起中外合作办学,历经30多年时间,已涵盖所有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以高等教育为主,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目前,仅江苏省就有99所高校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合作创办中外合作项目共499个,其中高职院校中外合作项目占一半以上。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基本有两种:“3 0”模式和“2 1”模式。“3 0”模式就是中外合作班学生在中方高职院校学习三年,外方院校按照合同规定,派遣外方老师来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学生完成所有的学分,可同时获得双方的毕业文凭;“2 1”模式就是中外合作班学生在中方高职院校学习两年,完成规定的学分,可赴外方院校学习一年,完成外方院校所有的学分,可同时获得双方的毕业文凭。如仅在中方高职院校学习三年毕业的,可获得中方的毕业证书。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作用
  (一)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合理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尽快与国际优质教育接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高职教育缺乏教育特色,各所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不能突出院校特色,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国外的职业教育相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通过各种亲身实践来获取相应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的高职教育应更新办学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使高职教育成为一个有别于本科教育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二)培养国际化人才,应对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对国际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借鉴国外成功办学经验,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速我国高职教育更快、更好地与国际教育接轨。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建设。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都有中外合作项目,涉及的学科主要是文科,多以经济和管理为主;工科类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这些中外合作项目以“投入少、见效快”的特色深受中外合作双方的喜爱,但与我国举行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相悖。为更好地发展我国高职教育,适应我国新技术发展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结合学院的定位和办学特色,举办国内新兴、薄弱的专业,缩短我国教育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大多数院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完全聘请外籍教师来授课,大部分课程都是由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授课,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中方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为了满足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学院会选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到外方院校培训进修,学习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自身教学中,促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优化发展。
  (三)建立健全监督与管理机制。
  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机构一方面可对申请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进行严格把关审查,确保外方合作院校的资质真实并符合合作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克服体制性障碍,尽量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进一步改变政府与中外合作办学主体的关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和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减少行政审批的繁杂手续,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2.优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内部管理。首先,要完善决策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实施科学管理。其次,要加强学科管理和建设,在与外方院校的合作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外方合作者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专业,又要考虑本院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开设专业的办学效益,又不能忽视办学质量和专业的发展趋势。
  (四)建立完善的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
  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是中外合作办学现存的重要问题之一。发达国家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保证合作办学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教育评估体系,专门对所开专业、课程的质量等定期评估,提高办学质量。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很少有院校会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考核,即使有相应的制度,也只是一种形式,实施根本不到位。要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保证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控和评估体系,定期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运行情况,如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等进行科学而又公平的评估。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实现路径,在我国教育事业和国际教育事业中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加大改革力度,大胆探索办学新模式,从而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曼丽.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2]王琴.关于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4).
  [3]刘继泉,李岚.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6).
  [4]朱冬林.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9).
  [5]蒋福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6]褚晓潇.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界,2009,(2).
其他文献
使用水平石英管式电炉,以二氧化锡和石墨的混合物为原材料、高纯氮气为载气,在850℃温度下用直接热蒸发法制备二氧化锡纳米线.衬底硅片的直径为10mm,其上覆盖一层5nm厚的金催化剂
目前,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日益强烈。本文在论述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具体实践的基础上,着重谈谈如何警惕和遏制高校校长全能化的倾向,希望能够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有所启示。
用固相烧结法研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孔阴极支撑体La0.8Sr0.2MnO3(LSM).实验研究了LSM径向收缩率、孔隙率、孔径大小等多孔陶瓷的特征量与烧结温度、有机添加剂量等制备
本文是有关案例教学法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提升作用的研究,列举了三个应用在教学中案例,讨论了案例与相应知识点结合的问题,为改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效果作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