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灌注成像-颈部CT血管造影一站式扫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优化策略

来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动态头颅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颈部CTA一站式扫描时检查间隔时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AIS患者62例,患者均在同一设备采用相同扫描参数行头颈CTP-CTA一站式扫描,并随机采用两种扫描策略。有间隔组患者(31例)在头颅CTP后间隔5 min再行颈部CTA,无间隔组(31例)在头颅CTP后直接行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调节功能和视疲劳的影响.方法 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双眼中、低度近视儿童150例,随机平均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每晚双眼滴用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后者每晚滴用安慰剂,两组患儿配戴单焦点近视框架眼镜.3个月后复查两组的调节幅度和正、负相对调节,以及调节灵活度、视疲劳评分,并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75人均完成随访,对照组74人完成随访,1人失访.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负相对调节(+ 1.9
目的 观察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 队列研究,对POAG组及非青光眼对照组以10分钟间隔滴复方托吡卡胺液3次,在用药前和最后一次用药后的30分钟行压平眼压等检查.结果 散瞳后POAG组IOP均值升高(1.9±2.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的变化则没有统计学意义(-0.46±2.1mmHg,P=0.910);POAG组眼压升高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