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铁路的需求也就随之不同,进而使得铁路在其设计理念及方法出现了改革。在现阶段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进而本篇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枢纽;铁路站场;设计理念与方法
引言:铁路建设工程是一项施工任务较重的工作,且涉及到的设计内容也很多,进而在以往对铁路站场及枢纽的设计工作当中,其偏重点在于节约成本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运输有了更高的需求,从而进行扩建时就会投入到更多资金成本。因此为了使铁路站台及枢纽设计符合大众的基本需求,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一面,那么就要明确铁路站场及枢纽在规划建设中的主要理念,使铁路站台及枢纽设计能够满足当下的运输发展形势,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铁路站场设计
(一)客货共线设计
在传统的客货共线设计中主要采用的“一站横列式”设计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客货功能彼此受到了制约,这严重影响到了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设计工作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对客、货运站进行灵活而又合理的布置,比如客货分站、纵列及并列等布置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客运车站选址方面的问题,其选址工作可以根据城市具体规划或者是具体的场地条件,按照“一点定线”的原则,尽量选择靠近城镇的区域,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的交通枢纽,方便人们的出行。并且在进行客运车站选择时,要多出具几套可行的方案,使之有所选择,从中取优。在进行技术作业站的布设时也必须要符合路网规划和生产力布局要求,以“平行作业”工作的原则而展开具体的工作内容,有效的较低交叉干扰率,使车站设计有其良好的点线协调能力,提高其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
(二)客运专线设计
客运专线铁路站场设计仍可遵循客货共线设计理念和方法,但是其偏重点还是需要合理的确定折返站和折返方式。其折返站的设置要对客源流量进行分析来设定,也要根据其交路断点来确定。立折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站后转线立折,其二是站前原位立折,这两种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及特点。其后者方式可以减少列车走行,能够提高提供其效率,但是会产生一定的交叉干扰情况。
二、铁路枢纽设计
(一)客货分线运输
客货分线运输可以使客、货分离开来,使之彼此独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输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使其在进行货运时可以专门的线路可以使用,避免了客、货互相干扰的情况,使之都可以在适合的线路中行驶,也能够确保客运不受到货运中的不良因素影响,改善其交通拥挤情况。在目前的情况看来,客货分线运输已经成为了常態,而且使其铁路运输更加的顺畅。
(二)引入线设计
在进行引入线设计时,一定要遵循直接引入编组站、客运站为其主要的原则,使运输通道和客运通道保持着平衡,形成立体疏散的状态,使之能够确保各方向列车同进同出。在以往的引入线设计时常会造成一线能力制约多线能力的状况,遵循上述原则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另外,不同引入线的行车量偏小,则可以对这些引入线进行合理的合并,在不影响通过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的缩短工程完成时间,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三)枢纽与地区解编系统建设
铁路枢纽解编系统会对整个铁路路网的运输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对其铁路枢纽所在地区的资源利用及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枢纽解编系统是货车车流的来源,因此它的建设要与路网规划及生产布局有着一定的符合性,这样才有利于直达运输和机车交路延长,而因服务对象及作业种类的不同就需专门为工矿企业和港口单独设置工业站和港湾站,另外还应遵循集中作业的原则仅设置一个技术作业站,实现综合集成自动化,为日后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四)枢纽客运系统布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客运建设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进而也使得客运站建设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而伴随着此项建设的进行,一些大型客运站也随之被建设出来,满足了超大客流量的需求。要想使枢纽客运系统布局合理,还是需要满足一些要求,如下:
第一,客运路线应覆盖主要的客源点
创建客运路线的目的就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因而在进行规划客运枢纽路线走向和站点时,应将其客运站和机场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客流点覆盖,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使客流量得到缓解。若在不能够满足其覆盖条件时也可以通过城市综合交通与客运站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比如设立客运公交专线;
第二,布局多个客运站点,并相互间建立联系
为了防止一个客运站容纳不了巨大的客流量,就可以根据城市规划布置多个客运站点,并使各站点之间保持密切而有效的联系,合理分工,实现一线多点或多点均可一线发车的总体布置,扩大客运站得到覆盖范围;
第三,根据线路和运输需求,合理布设客运站
在进行布设客运站时,要根据路线和运输需求来具体的进行布设,力求简化、紧凑及交叉干扰少,使其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多线引入的客运站,可以采用引入线线路别分场模式,要遵循几点原则,其一是路线别分场,可以将客车根据性质进行分场和布置,通常的标注有高速与普速、城际与干线、高速与高速分场。其二是线路别分场与部分方向别合场组合,因为客运站中客运方向各不相同,进而在分场过多引入线、跨线联络路线和出入段路线设置相对复杂,且工程量也很大,所以在车站衔接方向多且完全一线一场布置困难时,可以使功能相同的引入线路方向别合场布置。其三是立体交叉式分场,当引入线有明确的交叉走向,并列分场走向、高程上代价过大时,就可以采用此种分场布置形式。
结语
综上所述,跟以往相比我国在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理念上有了重大的改革,且在设计方法上也逐渐走向科学合理化,现代站场设计要以现场利用率为首要的设计原则,尽可能的灵活运用设计理念,改善设计方法,使设计方案达到呈现最优的效果,以满足当下的运输需求,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圳.铁路枢纽客运站规划与站场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220-222.
[2]施炜.铁路站场设计对运输影响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28.
[3]刘波.铁路站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J].海峡科学,2013(12):7-8+21.
关键词:铁路枢纽;铁路站场;设计理念与方法
引言:铁路建设工程是一项施工任务较重的工作,且涉及到的设计内容也很多,进而在以往对铁路站场及枢纽的设计工作当中,其偏重点在于节约成本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运输有了更高的需求,从而进行扩建时就会投入到更多资金成本。因此为了使铁路站台及枢纽设计符合大众的基本需求,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一面,那么就要明确铁路站场及枢纽在规划建设中的主要理念,使铁路站台及枢纽设计能够满足当下的运输发展形势,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铁路站场设计
(一)客货共线设计
在传统的客货共线设计中主要采用的“一站横列式”设计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客货功能彼此受到了制约,这严重影响到了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设计工作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对客、货运站进行灵活而又合理的布置,比如客货分站、纵列及并列等布置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客运车站选址方面的问题,其选址工作可以根据城市具体规划或者是具体的场地条件,按照“一点定线”的原则,尽量选择靠近城镇的区域,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的交通枢纽,方便人们的出行。并且在进行客运车站选择时,要多出具几套可行的方案,使之有所选择,从中取优。在进行技术作业站的布设时也必须要符合路网规划和生产力布局要求,以“平行作业”工作的原则而展开具体的工作内容,有效的较低交叉干扰率,使车站设计有其良好的点线协调能力,提高其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
(二)客运专线设计
客运专线铁路站场设计仍可遵循客货共线设计理念和方法,但是其偏重点还是需要合理的确定折返站和折返方式。其折返站的设置要对客源流量进行分析来设定,也要根据其交路断点来确定。立折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站后转线立折,其二是站前原位立折,这两种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及特点。其后者方式可以减少列车走行,能够提高提供其效率,但是会产生一定的交叉干扰情况。
二、铁路枢纽设计
(一)客货分线运输
客货分线运输可以使客、货分离开来,使之彼此独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输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使其在进行货运时可以专门的线路可以使用,避免了客、货互相干扰的情况,使之都可以在适合的线路中行驶,也能够确保客运不受到货运中的不良因素影响,改善其交通拥挤情况。在目前的情况看来,客货分线运输已经成为了常態,而且使其铁路运输更加的顺畅。
(二)引入线设计
在进行引入线设计时,一定要遵循直接引入编组站、客运站为其主要的原则,使运输通道和客运通道保持着平衡,形成立体疏散的状态,使之能够确保各方向列车同进同出。在以往的引入线设计时常会造成一线能力制约多线能力的状况,遵循上述原则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另外,不同引入线的行车量偏小,则可以对这些引入线进行合理的合并,在不影响通过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的缩短工程完成时间,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三)枢纽与地区解编系统建设
铁路枢纽解编系统会对整个铁路路网的运输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对其铁路枢纽所在地区的资源利用及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枢纽解编系统是货车车流的来源,因此它的建设要与路网规划及生产布局有着一定的符合性,这样才有利于直达运输和机车交路延长,而因服务对象及作业种类的不同就需专门为工矿企业和港口单独设置工业站和港湾站,另外还应遵循集中作业的原则仅设置一个技术作业站,实现综合集成自动化,为日后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四)枢纽客运系统布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客运建设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进而也使得客运站建设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而伴随着此项建设的进行,一些大型客运站也随之被建设出来,满足了超大客流量的需求。要想使枢纽客运系统布局合理,还是需要满足一些要求,如下:
第一,客运路线应覆盖主要的客源点
创建客运路线的目的就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因而在进行规划客运枢纽路线走向和站点时,应将其客运站和机场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客流点覆盖,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使客流量得到缓解。若在不能够满足其覆盖条件时也可以通过城市综合交通与客运站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比如设立客运公交专线;
第二,布局多个客运站点,并相互间建立联系
为了防止一个客运站容纳不了巨大的客流量,就可以根据城市规划布置多个客运站点,并使各站点之间保持密切而有效的联系,合理分工,实现一线多点或多点均可一线发车的总体布置,扩大客运站得到覆盖范围;
第三,根据线路和运输需求,合理布设客运站
在进行布设客运站时,要根据路线和运输需求来具体的进行布设,力求简化、紧凑及交叉干扰少,使其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多线引入的客运站,可以采用引入线线路别分场模式,要遵循几点原则,其一是路线别分场,可以将客车根据性质进行分场和布置,通常的标注有高速与普速、城际与干线、高速与高速分场。其二是线路别分场与部分方向别合场组合,因为客运站中客运方向各不相同,进而在分场过多引入线、跨线联络路线和出入段路线设置相对复杂,且工程量也很大,所以在车站衔接方向多且完全一线一场布置困难时,可以使功能相同的引入线路方向别合场布置。其三是立体交叉式分场,当引入线有明确的交叉走向,并列分场走向、高程上代价过大时,就可以采用此种分场布置形式。
结语
综上所述,跟以往相比我国在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理念上有了重大的改革,且在设计方法上也逐渐走向科学合理化,现代站场设计要以现场利用率为首要的设计原则,尽可能的灵活运用设计理念,改善设计方法,使设计方案达到呈现最优的效果,以满足当下的运输需求,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圳.铁路枢纽客运站规划与站场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220-222.
[2]施炜.铁路站场设计对运输影响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28.
[3]刘波.铁路站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J].海峡科学,2013(12):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