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整改的影响及提升

来源 :审计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本文以内部审计整改为切入点,主要讨论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内部审计整改所面临的机会与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整改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查错纠弊”和“风险防范”。内部审计整改是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最后一环,内审整改是否落实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的工作和质量。随着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从内审整改的角度入手,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和效果,也是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2018年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提出,要进一步重视内部审计的结果运用,要求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对审计检查出来的问题以及审计部门给出的建议,被审计单位应当及时整改。同时需要明确整改的负责人,提高整改意识,加强整改联动配合。内审整改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将“大数据”的信息技术与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质量与效果,也是一个值得考虑和探究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对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变革,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中内部审计整改作为内部审计流程的关键一环,其整改工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1.突破傳统内部审计整改流程和方式。
   “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内审整改过程中人工传达和传递的做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整改实施过程中。在传统的内审整改过程中,由于时间、资源、人力的限制,整改工作一般归属于被审计部门自行组织开展,后期并无专业人员的跟踪和指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改工作的的重视程度,审而不改、屡审屡犯的现象多有发生。而在“大数据”的背景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依托信息化技术来保持对整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并不需要审计人员亲临整改现场,而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对整改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获取更多的整改效果反馈,保证整改实施落实到位。
   2.提高内部审计整改效率。
   在“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整改与传统的整改流程不同,内部审计部门不再需要派出专人到整改现场或部门进行整改跟踪,而是需要按照整改流程的特点,运用整改信息化软件平台来获取整改信息和进度,以评判整改落实情况。管理层也可以运用该平台对企业内部各整改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了解。信息化的整改平台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操作,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进度,提高了整改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新的整改方式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人力资源,能够缓解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压力。
   3.增强内部审计整改沟通与公开。
   在传统的企业内审整改中,内部审计部门在发现审计问题之后就把整改工作交给被审计部门去做,但是却缺乏了后续的监督与评价,整改的质量并不重要,这也是审而不改、屡审屡犯现象常有发生的主要原因。“大数据”环境下能够将整改流程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反映出来,将整改的每一步通过信息化技术串联起来,实现整改过程中信息与进度的传递。除了被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管理层也能及时了解整改进度情况,多部门之间可以产生联动效益,提升整改质量。同时,信息化整改平台也让整改信息更为明确和公开,有效提升整改效率和效果,实现内部审计最终目标。
   三、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整改提升的策略
   “大数据”时代给内部审计工作以及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软件提升内审整改工作成效,解决当前内审整改存在的问题,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目标的完成是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
   1.运用信息化技术宣传审计整改观念。
   提高内审整改质量的第一步是要树立整改观念,让公司相关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树立整改意识,认可审计整改,重视审计整改,而不是将整改作为一项收尾工作草草了事。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发布内审整改的意识观念,突出强调审计整改的重要性。除了内部审计部门注重审计整改之外,各业务部门作为整改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必须强调整改意识,将审计整改成效也视为各考核、绩效的条件之一。
   2.建立内部审计整改信息平台,加强内审整改各类机制构建。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内审整改,必须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专属于内审整改的系统平台。在整改平台中记录审计整改的全过程。从整改计划的制定到整改的实施以及后期整改报告的上报,都需要各相关部门在系统平台中进行上传。内部审计部门和管理层有权通过整改平台来随时了解整改的状态。
   笔者根据内部审计整改流程,将整改信息平台按照操作主体划分为三大模块,其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整改平台需要与企业OA相对接,根据整改阶段划分为不同的信息模块,内部审计部门、被审计业务部门和管理层有权限在整改平台进行操作。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在发现审计问题之后,将被审计部门所需整改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录入整改平台,传递至被审计部门。其次,被审计部门在整改平台中了解到相关整改情况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工作,通过分析审计问题和建议,被审计部门需要制定整改方案,作为后续整改实施的大体计划,并上传至整改信息平台。之后被审计部门需要按照整改方案开展整改实施工作,并在整改的同时及时上传整改进度。在整改实施过后,根据整改实施的具体情况和整改成果出具整改报告书,上传至整改信息平台。
   整改实施过程应当由内审部门在整改平台上实时跟进,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整改进度,对于整改缓慢或者拒不整改的部门需要进行督促。对于整改报告,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检查其是否属实,并针对整改的总体情况发表整改评价意见至管理层。
   管理层作为企业的治理者,也有责任对审计整改的过程保持关注,特别是重大问题和常见问题的整改,更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同时也可以在整改过程中提出相应的意见指导。在整改的后期,管理层需要根据整改报告和内部审计部门的整改评价对最终的整改情况进行考核和问责,对于整改不力、整改未落实的现象要及时约谈主要负责人了解原因,并责令其再次整改。
   整改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整改流程的信息化操作,也满足了整改过程中问责机制、跟踪机制、多部门联动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整合处理。完善了内审整改流程,有助于缓解单一部门整改的压力,同时能够提升整改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发挥内审整改的成效。
   3.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素质。
   大数据时代需要内审人员重新审视审计理念,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要善于学习和使用信息化知识来开展审计工作和后续整改跟踪,将信息化技术与内审工作相结合。此外,企业管理层要不定期的组织内部审计人员或者其他业务部门人员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加强信息化观念和技能,以保证有足够的能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冲击。
   四、 结语
   “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给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与挑战。依托信息化技术发展内部审计整改,实现内部审计整改信息化建设,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是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对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策略。在后续内审整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笔者也希望在后续的不断研究和创新中能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信息化内审整改平台的建立和实践运用,以此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曦,夏军.如何有效开展审计整改跟进工作[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
  [2]蒋珩.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升策略[J].北方经贸,2019,(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片段化,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目前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它是一个独立于肥胖、年龄等因素以外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也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类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S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中运用宫颈球囊对宫颈成熟度以及分娩产生的影响。方法:300例足月妊娠孕妇于2018年6月至12月在本院产科收取,按照不同方式促宫颈成熟进行分组,其中150例运
根据汤原断陷的实际地质资料,分析了本区断裂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认为断裂对烃原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同时断裂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条件,断裂的封
目的研究讨论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使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躯体、心理、以及生活方式产生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名脑梗死偏瘫患者,使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
通过对四个突水钻孔的治理 ,找到了一种适应于井下各类高压出水钻孔封堵的注浆方法 ,探索出了一条简便易行、成本较低、高效实用的封堵高承压突水钻孔的新方法和新工艺。 Th
初创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关系到企业的治理模式和经营发展,而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不重视股权结构设计,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股东之间因为股权分配而发生矛盾最终形成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