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本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性投资,提高人的素质和劳动技能。纵观众多学者和专家在研究人力资本存量的问题上,通常是把人看成高度抽象的人,把人看成是一个大类,而没有把人细分为“男人”与“女人”。但事实上,男性与女性在体力、生理、心理及社会地位各方面的差异,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男性与女性人力资本存量时也要区别对待。
一、女性人力资本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女性人力资本存量相对不足,总体偏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育方面
在国内,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接受教育的程度上来进行男孩与女孩受教育的比较:初中,男孩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女孩的1.5倍;中学(指初中、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男孩子的机会是女孩的1.6倍;大学(大专以上)男孩的教育机会是女孩的2.3倍。因此,在中等教育水平方面,性别差异较小;在高教育水平方面,性别差异较大。
2.产业结构方面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5%,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达60%以上,欧盟78%的从业妇女都在第三产业。
3.质量结构方面
女性中高智能人力资本价值量仅占妇女人力资本总量的4.7%,相当男性高智能人力资本价值量的40.1%。在农业和工业劳动者中,尽管女性从业者比例较高,但女性人力资本拥有量只相当于男性的70.2%和55%;在管理层中,女性人力资本拥有量则更低。
二、女性人力资本价值受阻的原因
1.社会与家庭方面: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社会上,受传统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妇女在参政、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权力远远低于男性。受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妇女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封建社会,男权思想盛行,男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古代女子要以男人为中心,“女子无才便是德”,实行“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这种历史文化传统,至今还保留有深深的烙印,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家庭上,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歧视性投资必然会加大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异。对女孩的教育投资是女性人力资本积累的起点,并会影响女性一生的发展。据全国妇联近几年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对男女孩上学的投资比重是男孩占60%,女孩占40%;城镇家庭对男女孩上学的投资比重为男孩占55%,女孩占45%。
2.个人方面:女性受教育的收益率低
女性在18-34岁之间步入婚姻的殿堂,女性要选择生育及培养下一代,因此这一阶段的女性,面临学业与婚姻的选择、面临家庭与事业的矛盾,角色冲突异常激烈,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会出现困难。一些企业及用人单位在选择用人时,为追逐企业利润,减少成本,往往产生短期行为,歧视女性员工。
3.农村的婚后居住模式与养老方式:对女性观念认识陈旧
尽管目前较发达的地区养女的回报率可能高于养儿,但在贫困的农村,传统的女到男家落户的婚后居住模式仍使养儿的效益大于养女。养一个儿子娶回一个媳妇,家庭的人口效益是1+1=2。由于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女子落户男家成为夫家的劳动力,与丈夫一起承担赡养公婆的责任,很少甚至不能给娘家带来较多的经济回报,常常被认为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对女性的认知观念陈旧,必然会降低家庭对女孩的人力资本开发与投资意愿。
4.男性对女性的压力与态度:阻碍女性事业发展
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正是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倘若女性抢占了社会多半的资源,那么属于男性的资源势必会减少,况且,男性又被社会公众赋与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这种更高的期望、要求与压力的情况下,基于男性的男权主义思想,女性理应是男性的依附或者是附属品,因此,男性会在事业上排挤与敌视女性,从而阻碍了女性事业的发展。
三、提升女性人力资本价值的建议与对策
1.国家层面
增加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健康投资。政府需做好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对女性的教育支出。同时,政府也要做好职业培训,让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从事于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从而利于实现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
2.社会层面
一方面,在文化观念上,转变对女性的认识,摆脱对女性就业困境的束缚;另一方面加大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社会保障,增强第三产业,特别是提供更多服务行业的就业岗位培训,源于女性自身的细心、周到。
3.家庭层面
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与理解,给予精神与物质激励,解除心理负担。女性的多角色定位认同,不仅仅要做好事业,同时还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家庭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争取家庭成员的认同,使得女性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没有太多的心理顾虑。
4.女性个体层面
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自觉地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激发内在潜力。主体意识是能动性、自主性的基础,也是创造性的来源,只有让其确立了主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激发主体的内在潜能。因此,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不仅促进女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而且也提升了女性人力资本价值存量。
四、结论
总之,女性人力资本的提升,促使女性个体的全方面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平衡男女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杨耀臣.论普及教育在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人口科学,1994,(P58)
[3]鹿立.妇女经济地位与妇女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1997,(P50)
[4]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财经出版社,1988.(P64)
一、女性人力资本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女性人力资本存量相对不足,总体偏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育方面
在国内,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接受教育的程度上来进行男孩与女孩受教育的比较:初中,男孩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女孩的1.5倍;中学(指初中、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男孩子的机会是女孩的1.6倍;大学(大专以上)男孩的教育机会是女孩的2.3倍。因此,在中等教育水平方面,性别差异较小;在高教育水平方面,性别差异较大。
2.产业结构方面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5%,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达60%以上,欧盟78%的从业妇女都在第三产业。
3.质量结构方面
女性中高智能人力资本价值量仅占妇女人力资本总量的4.7%,相当男性高智能人力资本价值量的40.1%。在农业和工业劳动者中,尽管女性从业者比例较高,但女性人力资本拥有量只相当于男性的70.2%和55%;在管理层中,女性人力资本拥有量则更低。
二、女性人力资本价值受阻的原因
1.社会与家庭方面: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社会上,受传统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妇女在参政、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权力远远低于男性。受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妇女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封建社会,男权思想盛行,男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古代女子要以男人为中心,“女子无才便是德”,实行“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这种历史文化传统,至今还保留有深深的烙印,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家庭上,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歧视性投资必然会加大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异。对女孩的教育投资是女性人力资本积累的起点,并会影响女性一生的发展。据全国妇联近几年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对男女孩上学的投资比重是男孩占60%,女孩占40%;城镇家庭对男女孩上学的投资比重为男孩占55%,女孩占45%。
2.个人方面:女性受教育的收益率低
女性在18-34岁之间步入婚姻的殿堂,女性要选择生育及培养下一代,因此这一阶段的女性,面临学业与婚姻的选择、面临家庭与事业的矛盾,角色冲突异常激烈,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会出现困难。一些企业及用人单位在选择用人时,为追逐企业利润,减少成本,往往产生短期行为,歧视女性员工。
3.农村的婚后居住模式与养老方式:对女性观念认识陈旧
尽管目前较发达的地区养女的回报率可能高于养儿,但在贫困的农村,传统的女到男家落户的婚后居住模式仍使养儿的效益大于养女。养一个儿子娶回一个媳妇,家庭的人口效益是1+1=2。由于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女子落户男家成为夫家的劳动力,与丈夫一起承担赡养公婆的责任,很少甚至不能给娘家带来较多的经济回报,常常被认为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对女性的认知观念陈旧,必然会降低家庭对女孩的人力资本开发与投资意愿。
4.男性对女性的压力与态度:阻碍女性事业发展
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正是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倘若女性抢占了社会多半的资源,那么属于男性的资源势必会减少,况且,男性又被社会公众赋与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这种更高的期望、要求与压力的情况下,基于男性的男权主义思想,女性理应是男性的依附或者是附属品,因此,男性会在事业上排挤与敌视女性,从而阻碍了女性事业的发展。
三、提升女性人力资本价值的建议与对策
1.国家层面
增加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健康投资。政府需做好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对女性的教育支出。同时,政府也要做好职业培训,让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从事于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从而利于实现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
2.社会层面
一方面,在文化观念上,转变对女性的认识,摆脱对女性就业困境的束缚;另一方面加大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社会保障,增强第三产业,特别是提供更多服务行业的就业岗位培训,源于女性自身的细心、周到。
3.家庭层面
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与理解,给予精神与物质激励,解除心理负担。女性的多角色定位认同,不仅仅要做好事业,同时还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家庭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争取家庭成员的认同,使得女性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没有太多的心理顾虑。
4.女性个体层面
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自觉地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激发内在潜力。主体意识是能动性、自主性的基础,也是创造性的来源,只有让其确立了主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激发主体的内在潜能。因此,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不仅促进女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而且也提升了女性人力资本价值存量。
四、结论
总之,女性人力资本的提升,促使女性个体的全方面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平衡男女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杨耀臣.论普及教育在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人口科学,1994,(P58)
[3]鹿立.妇女经济地位与妇女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1997,(P50)
[4]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财经出版社,1988.(P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