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5,7,4′-三羟基异黄酮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浓度的5,7,4′-三羟基异黄酮共培养48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成
【机 构】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重庆4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5,7,4′-三羟基异黄酮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浓度的5,7,4′-三羟基异黄酮共培养48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成纤维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各组5,7,4′-三羟基异黄酮作用后细胞PCNA的表达均降低(P〈0.05),50μmol/L及100μmol/L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随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G2~M期细胞比例增加,表明细胞分裂受到抑制;100μmol/L组的S期细胞数量比例也有增加,并于G1期前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5,7,4′-三羟基异黄酮可通过影响细胞分裂与DNA合成抑制瘢痕增生。
其他文献
睑袋是下睑眶隔脂肪疝出及眼轮匝肌松弛所致,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见.临床表现为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下垂或凸出,给人以疲劳、老态之感.我们自2005年10月以来,采用眶肌筋膜韧带切断提紧的方法治疗睑袋者5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终身秘书长Legrand与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CAAM)前任主任委员彭庆星,相约于2008年10月17日在中国香港进行了一次学术会谈。会谈在十分亲切、友好和热烈的气氛中,就美容医学整体学科领域中的有关问题,达成了如下共识:
自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我院对41例要减肥者进行共振脂肪抽吸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或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目前,化妆品及职业环境中的物质所造成的接触性皮炎逐年增多,国外资料显示接触性皮炎占职业性皮肤病的90%~95%[1].接触性皮炎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红斑,接触性皮炎上有丘疹及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自觉瘙痒、灼痛、灼热.少数病情严重者尚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
传统的连续皮内缝合方法是从切口一端开始经皮内缝至切口另一端,伤口愈合后从一端将缝线抽出.近年来,我们应用Berry[1]介绍的一种新的间断皮内缝合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鼻在面部五官中尤为引人注目,其外形必须与周围其他器官及脸型相协调[1].所以我们在行鼻整形美容术前,必须综合性别、脸型、面部其他器官等全面考虑,设计治疗方案,并与受术人达成共识,方可着手进行。
目的 探讨矫正女性重度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 首先在乳头区中央部标出重建乳头顶部位,再于其上、下两侧乳晕部分别设计浅深层的带蒂旋转三角形皮瓣和筋膜组织瓣,厚度约0.5 cm.皮瓣的血供来自乳晕皮下动脉网;筋膜组织瓣的血供来自乳腺深部.深层组织瓣经乳头基底部隧道水平推进或向上推进,以改善颈部高度和宽度,并加强其支撑力量.浅层三角形皮瓣顺时针旋转推进并包绕颈部,以使乳头颈充分成形.结果 全部病
目的 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眶周除皱术式。方法在肿胀麻醉下,通过眉区切口入路,在眼轮匝肌眶部外侧深面向下剥离1cm,将眼轮匝肌上提固定于颞深筋膜或额骨骨膜上;于内侧显露降眉肌和皱眉肌并离断之。然后,通过皮肤入路睑袋成形术切口,在行睑袋成形术的同时,在眼轮匝肌与其下脂肪组织间分离眼轮匝肌眶部外侧,形成眼轮匝肌肌皮瓣,向外上方提紧,固定于眶骨骨膜上。对于颧颊部丰满、鼻唇沟明显者,可同时悬吊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