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挑战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互联网时代商业生态的重构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商业生态各价值链条上的主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商业生态的重构。以零售为例,从零售主体构成看,由于互联网“去中介化”的特点,之前的品牌商、流通商、分销商也成为零售商的组成部分,产业价值链被大幅度压缩。从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看,互联网的出现导致零售商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的渠道从线下拓展到线上,零售商面临全渠道的竞争,“信息不对称”的降低也使得金融、物流等相关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2、从“人场分离”到“人场合一”
  在重构的商业生态中,对商业企业影响最大的是其与消费者之间发生关系方式的重大变化。
  PC电商模式下,“场”不再是高成本搭建的实体店,而是理论上可以无限拓展商品数量的电商平台,消费者在固定场所(如家、办公室)的PC端登陆电商平台购买商品,购物信息传至仓库,通过快递的方式送货上门,货物所有权在用户所在地点实现转移。PC电商模式下,人、货、场分离,虽然实现了“货”找“人”,提升了“人”的地位,但“人”仍需要一定程度上去找“场”。
  移动电商模式下,“场”的概念进一步升华,移动端线上购物平台依然是“场”的组成部分,但“人”进“场”不再被局限在家里或办公室等某些固定场所,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可以进“场”购物,从而实现了“场”随“人”动。更为重要的是,“场”的概念也不再仅仅局限在线上或线下的某一方面,线下随处可见的二维码也构成了“场”的一部分,与线上的“场”一同围绕着“人”进行互动,也就是所谓的O2O。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实现了“货”找“人”,而且实现了“人场合一”,作为消费者的“人”真正主导了消费,从而切身感受到其地位和体验的提升。
   3、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变化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分为强目的性消费和非目的性消费。传统模式下,强目的性消费通常发生在卖场、超市以及门店等,非目的性消费通常受消费现场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称之为场景化消费,除可能发生在上述强目的性购物场所外,更多的发生在shopping mall等社交场景、旅游场景等等。
  互联网的出现让消费者的强目的性消费和场景化消费的“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PC互联网时代,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及相关垂直电商网站成为强目的性消费的主要场所之一,而移动互联网则实现了“场随人走、人在场在”,在移动互联网成为强目的性消费途径之一的同时,消费场景几乎可以无处不在,使企业的营销方式有着无限想象空间。
  以本地特产销售为例,外地旅行者是重要的目标客户,酒店、旅游景点、火车站、机场等是这类客户的主要消费场景,但客户对这种消费的普遍感受是价格太高,可能被骗,购买、支付可能较为麻烦,买到的商品还要塞进本就超载的行李箱中,携带非常不方便。移动互联条件下,商家完全可以借助微信在京东、口袋购物等平台上开通微店,利用平台为商家信用背书;通过消费场景的二维码导入流量,极大降低租用场地的成本,从而降低商品单价,商品种类也不再受场地面积的限制;提供在线购买和支付服务,支付仅需要动动手指;支付完成后,商家负责送货上门,让客户轻装出行。利用移动互联网并结合场景设计出的消费流程,让原本痛苦的旅游购物变得轻松,并让消费者获得意外收获,消费体验大幅提升。
   4、互联网对传统商业企业的冲击
  消费者强目的性消费途径的多样化,导致传统实体店被大规模分流;而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使得场景化消费成为消费者满足自身需求的重要方式,进一步对强目的性消费需求进行分流,从而对依托实体卖场途径的传统商业企业形成双重打击。京东对苏宁的冲击,淘宝、天猫对实体连锁店的冲击,饿了么对餐饮店的冲击,都是这种分流的具体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PC电商还是移动电商,未来对传统商业企业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剧。随着互联网的继续普及以及社会物流体系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互联网购物体验将持续提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甚至对于一些不适合线上销售的非标准化商品,互联网企业也通过O2O的方式向线下渗透,传统商业企业如果继续固守着传统商业模式,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直至最后被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所颠覆。
   5、O2O是传统企业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
  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家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一方面是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催促传统企业尽快融入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生态中,而O2O正是传统企业开展“互联网+”的主要方式,也是其自我救赎甚至是再次起飞的必由之路。
  实际上,传统线下企业在O2O方面有着线上互联网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关键是如何转变思维,如何将线下、线上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出场景化立体营销体系,实现“人与场”的结合,进而完成对线上、线下双渠道的掌控和融合。
其他文献
互联网在全面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转型与升级的同时,对中国的就业格局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下的就业呈现出三个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平台型就业”浮现,“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  ·互联网行业人才呈现“两低一高”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人才跨界流动  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新
期刊
很多中小企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离开领导,企业运转不了。什么都要等领导回来决断,什么都要等领导回来签字,造成各种时机的延误,工作的滞后,这可真是忙死领导,闲死下属。  因此,如何打造一个自动运转的企业,对创业家和企业经营者来说是非常重要和非常需要的,一旦打造一个自动运转的场之后,你将会非常轻松自如。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企业自动运转?答案是中层!  小领导就事论事,焦点在怎么解决事情上;大领导则是培
期刊
过去,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现在的企业获取数据如此容易,数据的增长速度如此之快,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到底要收集什么样的数据?收集多少数据?收集数据的边界在哪里?”后来,我在美国遇到一位高人,他认为,过去收集数据很难,而现在获取数据资源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如果收集数据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收集再多的数据也没有什么意义。  同时,许多企业还有一个疑问:“现在收集数据不难,成本也不高,为什么不
期刊
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崇尚结果导向,以成败论英雄。因此,它们所需要的高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主人翁心态;二是探索型领导;三是做“纯”的人。然而,掌握高管必须具备的特质仅仅是迈向招聘成功的第一步,在具体招聘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需HR小心应对。  一般中国企业目前的高管招聘面试是这样的:象闲谈式的对话,从面试官和候选人都熟悉的人到最近的体育比赛、国内外大事都可以成为谈话的话题。当谈
期刊
“大数据”一词已经无处不在,然而,其概念仍然存在混淆。大数据已被用于承载所有类型的概念,包括:巨量的数据、社交媒体分析、下一代数据管理能力、实时数据等。无论是任何种类,企业都已经开始理解并且探索如何以新的方式处理并分析大量的信息。这样,数量较少但不断增加的先驱者实现了突破性的业务成果。  在全球的各行各业中,高管们都认识到,他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如何利用大数据。但是,尽管大数据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
期刊
我接触过许多公司,大家都不讲问题,或避开问题,都提解决方案、讲症状、讲现象、找别人身上的漏洞,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公司的问题,也很少有人去挖掘自己身上的原因,不是说我要加人、我要买设备,就是说其他人应该怎么样、其他部门应该怎么样。大家讲局部的问题和现象,很少关注公司的真正问题,或者根本不知道公司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与应有状态的差距”,现阶段应有状态-现状=问题。问题是你不去解
期刊
自社交网络出现以来,几乎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公司都已经开始使用它来做自己的品牌推广。从推特到FB,从微博到微信,我们处处都看到各个企业的公号大V们在社交网络上拼命灌水。然而,做的多不一定意味着做得好,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除了少数几个公司成功的用社交媒体拓展了自己的影响力,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  近日,来自社交媒体研究者Evan LePage在社交媒体平台Hootsuite上面对读者
期刊
业务员的工作总是要跟客户打交道,打的交道多了自然就会跟客户熟络,客户也会把业务员当作朋友。不过,人太熟了,就自然会有意无意地犯一些自己都感觉不到的错误,甚至会犯原则上的错误。下面这些现象就是业务员在跟客户打交道时不太注意的、容易犯的忌讳:  第一忌、说客户背后话  业务员都是能说会道的,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能顺畅地阐述出公司的优势和竞争对手的劣势,对客户导之以情、晓之以理。缺点是往往会无意地
期刊
互联网+来了,处处风口,猪都飞起来了。许多企业焦虑:一方面是不拥抱潮流就会被潮流淘汰的生存压力,一方面是企业怎么向互联网+转型?那么多风口,往哪抓?新的业务模式,怎么打造?  不久前,给互联网产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国内著名企业易观,出了一本新书,叫《互联网+:企业行动指南》。书中给企业向互联网+的转型出具了具体的行动建议,并提出了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三大战役——卖货、聚粉、建平台。  实际上,互联
期刊
“之前我们认为,增加销量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出购买产品较少或者不购买该产品的客户群,针对他们的需求对产品做出调整。”卡夫食品公司市场销售总监格雷格·加拉格尔(Greg Gallagher)说,“当我们询问了‘超级顾客群’后才发现,他们对产品有着非常大的需求,而他们的需求才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什么是“超级顾客”  所谓超级顾客,是指那些仅占购买人群10%的消费者,却为该产品的年收益贡献了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