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浅谈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仰望星空,那无穷的真理,让人苦苦地求索、追随。可戴着传统世俗观枷锁的我们,在利益驱动的现实面前,仰对寥廓和深邃的星空,如此无奈和苍白。
  雅斯贝斯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多少给了我们些安慰,因为老子、孔子等老祖宗构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体系的三极中,与古希腊哲学、三大宗教一起,绵延且深刻影响至今。但绝不能忽略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西方学者均提出并认同,将“文艺复兴”以来称之为“新轴心时代”,不胜枚举的近现代哲人和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各种学说,恰如星座一般闪耀在人类文明的苍穹。而东方哲学思想,在过去的600年,唯有王阳明等少许哲人发出散淡的星光。且更为吊诡的是,抱着现世的先民们,上至统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把老祖宗的儒道,要么改制成枷锁,要么变异为鬼神……这种糅杂在当下仍有影子,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泼皮方式吸引眼球、获得青睐。
  “新轴心时代”能推演到东方吗?回答这一问题,得先看新旧“轴心时代”的特质差别。汤一介先生曾指出,两千多年前的空间阻隔使“轴心时代”各大哲学思想是内部的、孤立的,而“新轴心时代”是碰撞的、跨文化的,更是继承和发展的。进一步,正因为东西方哲学思想在“轴心时代”的探究起点、追随境界差异,导致了“新轴心时代”一衰一荣。这是我们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恩格斯在《论费尔巴哈》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同一命题,东西方哲人的探究起点明显不同,一个强调人及人性、人伦,一个则探究人与物。由人及人性、人伦,演绎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多激起朴素唯物、感知的浪花,德成为至高无上且现实;由人到物,演绎出纷繁复杂的唯心、唯物、可知、存在等灿烂花朵,并从人延至人类、社会。无疑,马克思主义是“新轴心时代”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以德治家治国的训诫,至多算小规律;而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微观到物的运动或静止探究,无论形而上还是形而下,实乃大规律。
  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论及我们睁大眼睛看世界并不确切,倡导“德先生”、“赛先生”的新文化运动方为开端。遗憾的是,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中,实用主义的作祟使我们的不少哲人错失了思想光芒发出的良机。伟大的是,马克思主义不仅使中国革命开花结果,而且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继之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恰如熠熠生辉的星座,闪耀在人类文明的苍穹。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论及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所以光芒四射,根由在于抓住了哲学思辨及检验的实践这个关键。
  毫无疑问,东方哲学思想的“新轴心时代”已经到来,并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对话、科技革命,与古为新、与时俱进。但要在“新轴心时代”镶嵌更多耀眼的星座,毫无疑问,我们的路仍然漫长。人们更自由、更独立的思考,是新旧“轴心时代”出现的共同前提。在开放包容的今天,我们应该少些浮躁、多些静思,少些空谈、多些求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離开了实践,再完美的理论都将走进死胡同,如同流星一样。而脱离大众,滞留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和自我思辨,或者继续高高在上的、自以为是的精英哲学,这在今天简直不可思议,当然被人抛弃。
  (作者系市委党校中青一班学员)
其他文献
卡迈恩·加兰特加兰特是在凶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曾经说“没有人会杀我,他们不敢。”事实证明,有人敢。  1979年7月12日,纽约的炎热让人无处可逃。当行人在明亮的街道上奔走时,空气的沉重仿佛压在身上。人行道上的混凝土,两边高耸的建筑物让热气无处不在,炎热也让垃圾的气味弥漫起来。如果附近有建筑工地,钻头尖端的声响就像在大脑里回想,让人痛苦不堪。哪里才是庇护之所呢?装有空调的家,商店,电影院,还有
法国人布龙是个自行车高手。他平时在山路或者赛道上骑车,往往轻松夺冠。久而久之,他觉得无聊了,总想找点刺激。有一天,他旅游时看到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心想:反正还没去那里骑过,就去试试吧!他开始了极限骑手的冲刺之路,先骑车来到山脚下,接著骑上山,到了海拔2600米的山峰,再调头俯冲而下,中途还要避开雪堆和岩石,场面险象环生。为确保安全,他有时也会停下来探查情况。看到布龙骑行的身影,登山者都主动让道,竖起
印度歌舞剧的音乐和歌唱不是现场的,而是配的录音,全部是印度语对白,没有英文字幕,所以对外国游客来说只能了解大概剧情。  说到印度宝莱坞,就会想起上世纪70-80年代看过的印度电影,《流浪者》、《大篷车》等等,其载歌载舞的形式令当时的我们耳目一新,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看得多了,真的是审美疲劳。每部电影都有大段与剧情毫不相干的歌舞,感觉是印度人民在自娱自乐。无论如何宝莱坞对全世界来说,好比是印度的一
2014年4月17日,江津區珞璜镇马宗社区曾圣林的小院。  大门开着,闻听院中笑声不断,路过的村民王怀探头朝里看了看。  只见院中摆着一张桌,十来条长凳,一些乡亲围坐在一个“陌生人”身边,手里拿着本,仔细地记着什么。  “老白,这是在干嘛?”王怀走到社区干部白桂忠身边悄声问道。  “来坐,这是区委党校副校长苏松南过来给我们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专项辅导。”白桂忠拍了拍身边的凳子。  “是么
当前,重庆正按照中央要求,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如何,群众最有评判权。紧紧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问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努力把创先争优的过程变成不断为民服务的过程,变成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通过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广大群众
2017年10月30日下午2点,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会议室坐满了公司党员干部员工,等待十九大代表、公司副总工程师邓建华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而这时,在一旁的办公室中,邓建华正用普通话“预演”。  “普通话不太标准,有一点紧张。”邓建华说,作为“技术宅”,埋头在车间搞技术是他的强项,而讲话作报告他并不擅长。不过,这一次他却主动请缨。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有很多感悟要和大家分享。  随团回渝
2011年1月16日,乌干达麻图嘎公路项目部。  层层叠叠的鲜花,簇拥在灵柩四周。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纷纷来到灵堂前,共同悼念一位中国援非的老人。  他叫邓世维,是重庆对外经贸集团的一名返聘干部,他用生命抒写了近40年的“援非”传奇。    足迹遍及大半个非洲的重庆专家    1973年5月,年仅33岁的邓世维投身坦赞(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建设,开始了异国征程。  几个月后,因为工作出色,他被
编者按  随着现代服务业在区县中心区的加速聚集,重庆形成了多个大中型商圈。这些商圈带有典型商住混合特征,人员流动性大,突破了机关、社区、国企党建的传统模式。如何在商圈中发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非公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成为一道时代命题。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党工委对此进行了有效探索。  “党建综合体”开创商圈党建新模式  问题  商圈商住混合的特征,决定了社区居民与党员流动性大,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骅骝良马,一日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   良医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不
领导“沉下去”,民意“浮上来”  ——各区县党委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既强化担当、落实责任,推动本地区活动扎实开展,又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查找和解决问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抽出时间和精力,真正沉下去,扎扎实实融入联系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4月1日,忠县新立镇桂花村,小雨飘飞。  9點20分,村口,村党支部书记唐玉平远远地望着。  进村道上,一个身穿雨衣、脚蹬长筒雨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