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经久流传,在孩提时代都被老师和父母挂在嘴边,成为教导幼儿主动进餐、爱惜粮食的标语。可事实证明,说和做也是很难同步的。对于就餐习惯不好的幼儿来说,每天的就餐时间就是跟家长斗智斗勇的时刻。拿着碗跟后面追的,答应条款才自觉大口吃的,准备好多零食就怕饿着的……总之,只要孩子能乖乖吃饭,怎样都行!如何让幼儿能主动地、安静愉快地进餐,并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等良好的进餐习惯呢?结合笔者多年来工作实践,体会如下。
明确进餐礼仪目标
良好的情绪:在进餐时表现出稳定和积极的情绪,对食物充满期待,愉快进餐。
专心进餐:在进餐时保持安静,不边吃边玩,认真吃完食物后才离开座位。
餐具方法使用正确:能一手扶碗,一手拿筷子或勺子,尽量不要让餐具发出很大的声音。
进餐时间长短要适宜:在进餐过程中,速度不宜太快,要细嚼慢咽,但也不能太慢,避免养成拖拉习惯。
知道与同伴分享食物:对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占为己有,愿意与同伴共享。
讲卫生爱清洁:进餐时能注意到保持自身、桌面和地面的清洁卫生;进餐后会能主动收拾自己的餐具。
影响幼儿文明进餐的原因
没有吸引力的食物 有些幼儿挑食的理由似乎很充分——认为有的食物自己不喜欢吃;觉得食物的颜色不好看;认为食物不香甜可口……所以,食物的色、香、味等条件成为幼儿挑食的重要原因。
焦虑的家长用自己传达的消极暗示影响了幼儿 其实,幼儿本身是不挑食的,只是家人有时喜欢给幼儿下结论:这孩子就是嘴刁,挑食。虽然幼儿本身还不知道什么叫挑食,但家人一遍遍地强化,就变成了一种消极暗示,慢慢地幼儿也就越来越挑食了。
家长的溺爱和包办代替,剥夺了幼儿就餐基本技能的练习机会 怕幼儿饿着,嫌幼儿学吃饭时将桌面、地面、身上弄得一团糟,或吃的速度太慢,不如自己动手,既省事,效率又高,乃至养成了幼儿吃饭要喂、边玩边吃、浪费食物、不会自己独自就餐等不良习惯。
进餐礼仪的培养方法
进餐准备 一是心理准备。创设能让幼儿觉得愉悦的心理环境,使进餐成为一件开心的事。进餐前,让幼儿做一些安静的活动,选择一些愉悦的事情,包括欣赏优美的音乐、有趣的手指游戏或故事等,强化幼儿的正情绪,减少负面的影响。开展主题活动,如大班《快乐小厨师》、小班《样样蔬菜我都吃》;经常带领幼儿去厨房参观,挑选几样幼儿最喜欢吃的菜,请厨师给幼儿们示范和讲解是如何制作的;邀请厨师到班里与幼儿们一起进餐,这样厨师就能了解幼儿对食物的反应;幼儿发“致谢卡”,感谢厨师们为自己做出的好吃的饭菜……通过这些方式,逐渐培养幼儿对待食物和厨师的积极态度。
二是经验准备。平时活动中渗透食物营养知识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食物的营养,并引导幼儿掌握简单使用餐具的方法。在食物进班后,还可和幼儿玩“闻一闻、猜一猜”的游戏,猜猜今天会是哪种美食?既帮助幼儿了解了各种食物的口味及营养价值,又调动了幼儿对美食的期望,更有利于幼儿愉悦进餐。
三是物质准备。①饭桌不要摆放得太拥挤,这有助于降低噪声。为了避免幼儿不停地站起来拿食物,摆放的时候要把食物、餐具和其他东西都摆在他们拿取方便的地方。②有针对地添加食物。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幼儿不同的进食量。如小班在分发食物时,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及所需,添加不同数量的饭菜;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振的、体质较弱的幼儿给予特殊对待。③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要想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进餐礼仪,就要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进餐活动中。进餐之前,给幼儿分配些任务:中班和大班可以请幼儿当“值日生”,负责摆放餐盘、擦桌子、清洁地板等;小班可以把饭菜盛在碗里,让幼儿自己排队来拿取。当然,这要考虑到餐桌的摆放及幼儿取菜的路线,要便于幼儿行进,避免交叉碰撞行为的发生。
进餐注意事项 一是榜样示范。幼兒的行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进餐时,成人应该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其行为的示范和言语的鼓励,帮助幼儿养成进餐好习惯。二是保持安静。如果幼儿进餐环节中有边吃边玩等现象,教师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如每桌围坐数量较少的幼儿,并配备一位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安静进餐。三是游戏穿插。尽量避免让幼儿坐在桌前等待开饭或者等待其他人进餐结束,这种枯燥的等待容易让他们变得不耐烦。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做手指游戏、猜谜语、折纸等相对安静的游戏,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四是分类整理。进餐结束,要求所有幼儿整理自己就餐的地方,倒掉吃剩的食物,扔掉用过的纸巾,并将盘子、碗、勺子等分类摆放在相应的容器中。
家园同步,以身作则 在幼儿园进行进餐礼仪教育的同时,为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教师要对家长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他们在举手投足间、在日常进餐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当然,幼儿进餐礼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同的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还需要继续去观察、了解,探讨出最适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习得良好的进餐习惯,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明确进餐礼仪目标
良好的情绪:在进餐时表现出稳定和积极的情绪,对食物充满期待,愉快进餐。
专心进餐:在进餐时保持安静,不边吃边玩,认真吃完食物后才离开座位。
餐具方法使用正确:能一手扶碗,一手拿筷子或勺子,尽量不要让餐具发出很大的声音。
进餐时间长短要适宜:在进餐过程中,速度不宜太快,要细嚼慢咽,但也不能太慢,避免养成拖拉习惯。
知道与同伴分享食物:对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占为己有,愿意与同伴共享。
讲卫生爱清洁:进餐时能注意到保持自身、桌面和地面的清洁卫生;进餐后会能主动收拾自己的餐具。
影响幼儿文明进餐的原因
没有吸引力的食物 有些幼儿挑食的理由似乎很充分——认为有的食物自己不喜欢吃;觉得食物的颜色不好看;认为食物不香甜可口……所以,食物的色、香、味等条件成为幼儿挑食的重要原因。
焦虑的家长用自己传达的消极暗示影响了幼儿 其实,幼儿本身是不挑食的,只是家人有时喜欢给幼儿下结论:这孩子就是嘴刁,挑食。虽然幼儿本身还不知道什么叫挑食,但家人一遍遍地强化,就变成了一种消极暗示,慢慢地幼儿也就越来越挑食了。
家长的溺爱和包办代替,剥夺了幼儿就餐基本技能的练习机会 怕幼儿饿着,嫌幼儿学吃饭时将桌面、地面、身上弄得一团糟,或吃的速度太慢,不如自己动手,既省事,效率又高,乃至养成了幼儿吃饭要喂、边玩边吃、浪费食物、不会自己独自就餐等不良习惯。
进餐礼仪的培养方法
进餐准备 一是心理准备。创设能让幼儿觉得愉悦的心理环境,使进餐成为一件开心的事。进餐前,让幼儿做一些安静的活动,选择一些愉悦的事情,包括欣赏优美的音乐、有趣的手指游戏或故事等,强化幼儿的正情绪,减少负面的影响。开展主题活动,如大班《快乐小厨师》、小班《样样蔬菜我都吃》;经常带领幼儿去厨房参观,挑选几样幼儿最喜欢吃的菜,请厨师给幼儿们示范和讲解是如何制作的;邀请厨师到班里与幼儿们一起进餐,这样厨师就能了解幼儿对食物的反应;幼儿发“致谢卡”,感谢厨师们为自己做出的好吃的饭菜……通过这些方式,逐渐培养幼儿对待食物和厨师的积极态度。
二是经验准备。平时活动中渗透食物营养知识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食物的营养,并引导幼儿掌握简单使用餐具的方法。在食物进班后,还可和幼儿玩“闻一闻、猜一猜”的游戏,猜猜今天会是哪种美食?既帮助幼儿了解了各种食物的口味及营养价值,又调动了幼儿对美食的期望,更有利于幼儿愉悦进餐。
三是物质准备。①饭桌不要摆放得太拥挤,这有助于降低噪声。为了避免幼儿不停地站起来拿食物,摆放的时候要把食物、餐具和其他东西都摆在他们拿取方便的地方。②有针对地添加食物。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幼儿不同的进食量。如小班在分发食物时,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及所需,添加不同数量的饭菜;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振的、体质较弱的幼儿给予特殊对待。③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要想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进餐礼仪,就要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进餐活动中。进餐之前,给幼儿分配些任务:中班和大班可以请幼儿当“值日生”,负责摆放餐盘、擦桌子、清洁地板等;小班可以把饭菜盛在碗里,让幼儿自己排队来拿取。当然,这要考虑到餐桌的摆放及幼儿取菜的路线,要便于幼儿行进,避免交叉碰撞行为的发生。
进餐注意事项 一是榜样示范。幼兒的行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进餐时,成人应该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其行为的示范和言语的鼓励,帮助幼儿养成进餐好习惯。二是保持安静。如果幼儿进餐环节中有边吃边玩等现象,教师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如每桌围坐数量较少的幼儿,并配备一位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安静进餐。三是游戏穿插。尽量避免让幼儿坐在桌前等待开饭或者等待其他人进餐结束,这种枯燥的等待容易让他们变得不耐烦。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做手指游戏、猜谜语、折纸等相对安静的游戏,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四是分类整理。进餐结束,要求所有幼儿整理自己就餐的地方,倒掉吃剩的食物,扔掉用过的纸巾,并将盘子、碗、勺子等分类摆放在相应的容器中。
家园同步,以身作则 在幼儿园进行进餐礼仪教育的同时,为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教师要对家长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他们在举手投足间、在日常进餐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当然,幼儿进餐礼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同的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还需要继续去观察、了解,探讨出最适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习得良好的进餐习惯,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