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物理教材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图片和资料,同时注重了概念和规律的生成过程, 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空间大大增加,能充分展示个性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设计亲历式的教学途径,通过质疑,设计与实验等得出规律或建立概念,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传统接受性教学的有益补充。
一、探究性教学的类型
从师生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按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归纳探究与演绎探究。
二、在课堂教学中对科学探究的一些尝试
1.概念课——形成探究。
在《压强》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三个教学情境:一是通过手捏鸡蛋的表演、将小桌的桌面放在开口蒙有白纸的硬纸盒上,再压上200克砝码,纸不会被压破;而将小桌翻过来让桌腿(铁钉做)立在白纸上,再压上同一砝码时,纸即咔嚓一下被压破,以此引出本节内容,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是利用随手可得的实验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进一步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三是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实验—结论—再提问—再猜想—再实验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其中,从多角度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并让学生体会到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探究中的应用。
2.规律课——发展探究。
在《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有些规律可安排让学生自行探索。在这种课型的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不要迷信教材,大胆质疑和猜想,通过自身的探究感受去获取知识,发展书本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上课时,首先做如下演示实验:使凸透镜正对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作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沿主轴移动白纸到适当的位置,纸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引导学生从实验获得信息:凸透镜可成像,现在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那么能否成其他性质的像呢?(发展探究)从而让学生在这基础上探索得出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每组的探究成果,对学生发现的新问题、小小创新都要给予鼓励,给予评价。
3.课堂实验课——体验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器官去自己探索、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实验才能真正吸收知识,别人无法代替。因此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以观察和实验为主,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有条件的话尽量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尝试:(1)将所有的教师演示试验改变为学生的探究性试验;(2)将教材中探讨的三个问题增加到五个,分别为浮力与深度、物体的形状、液体的密度、物体本身的质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3)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中来;(4)提供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自由选择;(5)三名同学为一组,用数码相机拍摄过程,最后由组长将实验的结果到讲台前汇报,用多媒体展示。
这样,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对学生中那些标新立异的做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不断创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几点思考
1.探究性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究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作用不但要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时间的长短的表象上,而且体现在教者是真正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摒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挥。要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猜想—设计—实验—归纳”,教师应真正充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合作者。
2.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讨论交流等活动,可把科学家在教材中的思维成果经过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把静态的规律、定律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对象。教师应促使学生自主地走向结论,感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碰撞,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3.实施探究性教学,应特别关注弱势学生群体的表现。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在学生小组自行设计、进行实验及上台交流展示活动中,通过小组互相学习、合作,从而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往复的、多通道、多层次的信息交流。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和能力的积累不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一般,不爱动手,不敢发言和表达,老师应该要把更多的鼓励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让他们乐于参与,日有所进,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4.利用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所差异,但在探究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设计技能与操作技能的统一。学生必须学会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提供假设和作出推理的关键点,运用已学知识,推测可能的结论或规律。更有价值的是,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深切体验到收集课题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这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
一、探究性教学的类型
从师生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按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归纳探究与演绎探究。
二、在课堂教学中对科学探究的一些尝试
1.概念课——形成探究。
在《压强》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三个教学情境:一是通过手捏鸡蛋的表演、将小桌的桌面放在开口蒙有白纸的硬纸盒上,再压上200克砝码,纸不会被压破;而将小桌翻过来让桌腿(铁钉做)立在白纸上,再压上同一砝码时,纸即咔嚓一下被压破,以此引出本节内容,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是利用随手可得的实验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进一步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三是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实验—结论—再提问—再猜想—再实验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其中,从多角度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并让学生体会到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探究中的应用。
2.规律课——发展探究。
在《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有些规律可安排让学生自行探索。在这种课型的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不要迷信教材,大胆质疑和猜想,通过自身的探究感受去获取知识,发展书本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上课时,首先做如下演示实验:使凸透镜正对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作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沿主轴移动白纸到适当的位置,纸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引导学生从实验获得信息:凸透镜可成像,现在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那么能否成其他性质的像呢?(发展探究)从而让学生在这基础上探索得出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每组的探究成果,对学生发现的新问题、小小创新都要给予鼓励,给予评价。
3.课堂实验课——体验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器官去自己探索、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实验才能真正吸收知识,别人无法代替。因此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以观察和实验为主,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有条件的话尽量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尝试:(1)将所有的教师演示试验改变为学生的探究性试验;(2)将教材中探讨的三个问题增加到五个,分别为浮力与深度、物体的形状、液体的密度、物体本身的质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3)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中来;(4)提供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自由选择;(5)三名同学为一组,用数码相机拍摄过程,最后由组长将实验的结果到讲台前汇报,用多媒体展示。
这样,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对学生中那些标新立异的做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不断创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几点思考
1.探究性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究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作用不但要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时间的长短的表象上,而且体现在教者是真正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摒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挥。要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猜想—设计—实验—归纳”,教师应真正充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合作者。
2.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讨论交流等活动,可把科学家在教材中的思维成果经过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把静态的规律、定律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对象。教师应促使学生自主地走向结论,感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碰撞,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3.实施探究性教学,应特别关注弱势学生群体的表现。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在学生小组自行设计、进行实验及上台交流展示活动中,通过小组互相学习、合作,从而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往复的、多通道、多层次的信息交流。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和能力的积累不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一般,不爱动手,不敢发言和表达,老师应该要把更多的鼓励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让他们乐于参与,日有所进,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4.利用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所差异,但在探究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设计技能与操作技能的统一。学生必须学会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提供假设和作出推理的关键点,运用已学知识,推测可能的结论或规律。更有价值的是,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深切体验到收集课题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这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