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合作教学新理念 促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序展开,如何在新课改中更新教育观念已日渐被重视。我们只有在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国家推行新课改的目标和意义。本文秉承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改革的实践,着重探讨政治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采取的对策。
  一、传统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确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其它环节的设计和展开,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目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忽视创造力和情感因素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治课教学理论性比较强,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没有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失衡必然适应不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模式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一是重注入灌输而轻启发诱;二是机械重复而轻方法指导;三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四是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情感的体验。
  传统教学中也同样忽视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强烈的情感体验。许多教学行为都无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一厢情愿地给他们填充“食料”。结果,学生只会机械地做习题,却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以,学生感到学习都是外人强加给他的,“要我学”我不得不学,由此而厌学。
  如何新课改理念下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以达到新课改的目标,这就必然要改革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要求,合作教学方法被提上日程,结合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我们尝试建立了“开放互动-合作探索-自我评价”的合作教学模式。
  二、“开放互动—合作探索—自我评价”的合作教学模式是新时代的要求
  “开放互动-合作探索-自我评价”合作教学的理性分析
  1.合作成功是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强调的是“在合作中求成功,在成功中再合作”。因此,合作教学决非仅仅为了让学生合作,还包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在合作中求成功”即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地投入自己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最近的“发展区”,主动的学习走向成功。“在成功中再合作” 即学生在合作中成功能激活思维,在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自己的各项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学生合作成功就会继续合作,而且以全面发展来促使再次合作的成功,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带来知识、才能和人格的发展。
  2.主体创新是合作教学的基本特征
  合作教学的关键是“合作探究”,它把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目的。合作教学的前提是合作,而合作的表现形式是探究,探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向创新发展。
  3.思维开发是合作教学的重要领域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合作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展开思维,符合学生好奇、好胜、好试的心理,合作教学方法可以冲破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地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创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关启动。
  三、“开放互动—合作探索—自我评价”合作教学的一般运用策略
  (一)开放互动
  引趣。心理学表明,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渴望获得知识能力与肯定的情绪色彩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潜在能力的发挥便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的教学中,(设计活动1)学生组织新闻发布会:组成人员是由一名学生担任市长,三名学生担任记者,学生分成若干组。
  (二)合作探索
  合作。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分组分类。各小组的同学把老师的思考题分工落实到课本中,并同时提出是否有不同的意见和补充建议,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探索。当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学生以好奇心主动阅读教材。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开始又深入问题之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联系着。这时教师巡视,指导阅读中出现的障碍。学生阅读完全文
  以后,开始初步感知教材,并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人胆发言,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思考的人。
  讲解。传统的政治教学中都是教师“一讲到底”,然后再配备练习。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义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学生“学死”了。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活”、“主动学”。
  合作教学通过“引趣-设疑-合作-探索-讲解”感知教材到理解教材,使学生从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上更清楚地把握教材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自我评价
  设置练习。第一次练习由教师设置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第二次练习由各小组根据教学中的基本含义、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安排在习题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
  我们相信,在新课程逐步推行的今天,“开放互动-合作探索-自我评价”的合作教学必将促进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导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所谓“导学”是指在着眼于学生“学”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摆正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在导读教学中,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去读,通过教师有效的“导”来引导学生的“读”,并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呢?  一、学伊始──导目标  受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聋校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
期刊
中学体育课的组织需要有明确的锻炼目的、新颖的教学设计、合理的内容搭配、严谨的组织教法、科学的练习方法、鲜明的个人特点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水平,能使所教的对象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实处做起,实实在在地组织好每一堂课
期刊
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的处理教材,安排内容,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笔者现就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艺术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较多,而且有些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丰富、有趣、新颖、
期刊
摘 要:特殊教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更高的要求,围绕课堂设计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语言美,形式活泛使课堂“活”起来,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兴趣;设疑;情境创设;实践性;角色;思想教育  《聋校教育学》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耳聋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社会
期刊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以及德育大纲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是进行德育的一条主渠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把德育因素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下面,笔者就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初中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
期刊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现在具有逆反心理的小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多数调皮、任性、固执、懒散、对立情绪严重,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在通常情况下,他们对老师的指导总是不予理睬,甚至采取报复态度,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你要我认真,我偏要马虎,看你能把我怎样?面对这些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仔细了解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也应及时、正确地寻找自己教育失败的原因,同时找
期刊
摘要:人的生命是艺术的灵魂,信息化时代下文学艺术,是人在精神时空中的三重生命的不同程度的追求与实现。文学艺术的情感视界是从人的生物生命愿望的角度,揭示出审美活动何以发生的问题;文学艺术的人生视界是从人的精神生命的较深层次,透视审美活动的根源何在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形式视界是从人的社会生命超越的角度,追问美的普遍有效性如何实现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文学艺术 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期刊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
期刊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呢?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处处留心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
期刊
李阳说:“英语是说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英语口语是一种利用英语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的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口语可以说是最困难的而且也相当薄弱,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的高低是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下面就笔者在工作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分层教学  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性格和能力上差异,学生按学习成绩或基础可分上、中、下三个层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