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情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貌似为吾现今莘莘初中语文教师同侪难言之隐切肤之痛,私揣吾辈同仁自教学始而今为之深深痛并不快乐着久矣。此乃必须者也。非若是,则无今日之初中语文教学活而又僵僵而又不死之局面也。
   作文教学痛病之根源何在?一曰考试制度,二曰师之思想理念。根源貌似有二,实则仅一者耳,即师之思想理念也。某名人曰:“解决了思想问题,一切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是也。
   欲善作文教学之事,须晓悟何为学生妙文佳作。然则何为学生佳作?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于“真性情有思想有文采”当英雄所见略同。
   真性情之佳作又从何而来?法乎生活,法乎读书,法乎自然。热爱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则境由心生,心向往之,情蓄乎中,而宣之以文,是为好文。为情而造文,而非为文而造情。
   作文则须读书,海量阅读不足以为文,须天量也。读书乃作文乃而语文之根。
   真性情之佳作又从何而来?来自日记,来自随笔,来自评论,来自自由自主之手所书自由自主之心。此类文,皆真性情之作,绝非严师命题之矫揉伪作。
   凡命题作文者,多强人所难,迫人造假也。命题乃命题者之所好而非作文者之所愿,故“为赋考文强说愁”者巨多。君不见考场之文造假之甚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还复N回”令人发巨指令人作狂呕令人不堪入一目乎?!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偶”则为读书有所悟生活有所感性情之所至触景乃生情而得之。
   真性情之佳作又從何而来?从思想开明性格宽容胸襟豁达学识渊博作风民主之“宽”师而来。师宜尊重生自由写作之权利,创造丰富机会与品种予生,使之自由创作。生于自由表达日记随笔评论过程中,必当获得情感抒发之愉快,而此中之获得写作之成功与智慧则更为可贵。故“有独立意识之生最惧愚昧而顽固之师”。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住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从生活这个“源”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所以,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愁没有感情,没有感染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感悟生活。凡事都仔细琢磨品味一下,经常与身边的亲人、朋友、教师、同学等进行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明了佳作诞生之源,则作文教学可行也。然作文可素面朝天亦当饰以雕琢,假以修辞,“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雕虫小技非为要义,而不可或缺。所谓豹头凤尾起承转合言有尽而意无穷描写细致结尾升华诸如此类自须当用则用不用则无用。
   吾辈师生作文当以书真性情为根本,凡自由创作能性情率真充沛思想独立颇具文采,则命题文章又岂非信手拈来?只稍加训练耳。
   作文教学之实施尚须注重形式,诸如日记,随笔,评论,片段练习,仿写,扩写,改写,课本剧编排,自由创作,命题作文等等。另,师当须注重生作文之展示,可印刷成卷,可PPT,可张贴悬挂于墙壁廊台,可作范文而诵读之,师生同享成功之快乐。事在人为。
   故,作文教学非为难也,法乎生活,法乎读书,法乎自然,为情而文,出乎自然,便成好文。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互联网,让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已经发生了非常突出的变化,他们在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载体、文化的载体和社会媒体,或许对他们的认识能力、概念及认知,对青少年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来对小学在校学生扩大课外阅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外阅读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信息化教
期刊
现行统编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分教读和自读两类课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的做法是教读作为重点多讲一点,自读就少讲一点,差别就是所用时间的多少。  其实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是有讲究的。教读课主要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而自读课,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自己去体会。  统编版教材格外注重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
期刊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实现古诗的审美化教学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  一、通过读、唱,感知诗歌的音韵美,产生愉悦的审美心境  (一)在有章法的读中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知识。比如,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停顿知识之后,才能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二)在粤语朗读中感受
期刊
散文阅读既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让其“活”起来。  一、丰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源头活起来  缺乏大量的阅读,阅读训练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阅读是个人化的行为,任何人替代不了其思考过程,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只能自己亲身参与完成。  朱永新说过:“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方能走出狭窄的精神洞穴,领略中华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升华。那么,如何在群文阅读中践行生本理念呢?  一、选文  群文阅读的选文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议题或者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我认为,选文除了要体现“新课标”要求、紧扣议题之外,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的阅读视角为线索进行组合,要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  其次,要尊
期刊
如今,我们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为国育才思想,可见“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首先,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用美育提升学生心灵,培养他们健康、崇高的审美力,为德育教育铸造一把打通心灵的钥匙。  德育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法国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在其《默想录》中这样表述:“心有自己的逻辑,而理智对此却一无所知。”
期刊
【摘要】激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借助教师语言艺术的感染;营造民主氛围来消除恐惧;想象中进行美的熏陶;肯定后体验成功的快乐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兴趣;语言艺术;民主;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便会主动去接触探究事物。而对于处于接受能力以及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兴趣的培养更是重要。那如何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期刊
一、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材料多,信息量大,与传统的阅读文本相比,缺乏完整性和连续性,因此加大了阅读难度。  二、快速阅读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困难  (一)阅读理解能力不足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常常存在时间不足现象,文本还没看完,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导致内心着急,乱中出错。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对文本内容或题目的问题理解不足。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的理论可分为“道”与“术”两大指向。所谓“道”,是强调学生在思想、知识、阅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长期积累;而“术”,则直接教给学生成文的可操作方法。在高考作文的教学环节中,其教学目标重要的不是“道”而是“术”,即尽快让学生掌握成文方法。  【关键词】高考作文;教学目标;“道”与“术”  一、作文教学的“道”:文学创作或文章理论  作文教学的理论很多,大致是围绕着“道”与“术”两个基本
期刊
“新课标”规定:“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声和人性的真善美。”结合 “寻觅秋天的踪迹”这一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精心组织了“妙笔生花绘秋天”读写活动。   一、诵秋——觅得秋天文墨中   秋天,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抒怀吟咏的对象。古诗词,用词典雅,语言凝练,意味深远,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才情。我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 “秋之古诗词”。经过筛选后,我整理印发了下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