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长40 米左右,桩数多,且多为一柱一桩,因此桩基施工难度大,要求高。应重点控制好桩基定位、沉渣厚度、扩径和缩径、砼灌注、桩顶标高、断桩与夹泥层等的监理重要环节,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灌注桩;质量控制;施工监理
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工建筑和桥梁墩台基础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邻干扰小、承载力大等优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作为一名监理人员,应就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各个不同时期,抓住关键,引用合理的监理方法和有效的监理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开工前应当充分准备,监理工作的要点是“九到位”,即:监理交底到位、工程资料到位、施工组织审查到位、进场设备和人员检查到位、控制点和桩位数据审核到位、工地用电和设备安全检查到位、原材料检查到位、配合比设计审查到位、施工许可证检查到位等。
更详细直白地说,监理交底就是要把监理工作程序、质量标准和要求明明白白地通知施工监理单位,使施工监理单位明白做事,清楚执监。另外还要让监理明白一点,就是要建立健全工序报验、材料检验和施工现场质量检验等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能落到实处。工程资料到位是指监理单位应通过制度和规定等手段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收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资料,这些资料在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评优评先等活动中是非常有用的。施工组织审查到位,就是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开工报告等技术文件,审查的重点包括:方案的可行性、资质的真实性、人员符合性、各类保证体系的有效性、计划进度的科学性、工序安排的合理性、施工现场布置的合理性等等。
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得到不到位,重点看两点,是不是组织了良好的施工设备进场,是不是用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搭建的施工组织架构,这两点是优质高效完成工程施工的保证。所以,业主和监理方都有义务敦促总承包单位或施工单位在设备配置、人员配备上加大投入力度,并进行检查核试验。检查的重点是:在设备方面:设备数量和型号与开工报告的要求是否相符,安检部门出具的检验证是否在效期内,配套设备是否配套、齐全,测量仪器和质检仪器是否配备齐全且在标定期内。在人员方面,重点检查安排和进驻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是否与开工报告要求的一致,人员的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把握了这两条就可以了。
施工准备阶段还要特别注意安全交底工作,施工伊始,通常是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由于基础工程施工现场复杂,用电设备又多,水电管线密布,所以一定要重视工地用电安全,并掌握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用电设备布线,不能拖在地上,要架空、规整;二是配电设备要符合要求,安装的位置要不影响其他工作,警示要明显;三是漏电保护装置要有效,一旦出现不符合要求的用电,能自动跳闸短路。
施工中要用到的各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也要在开工前的准备阶段完成,所有的原材料,均需查验出厂合格证。钢筋、水泥等原材料,还要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
由于钻孔灌注桩一旦开钻必须连续施工,因此,施工准备阶段还必须检查施工方是否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文件,以免由于此类原因遭居民投诉、中断施工、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2 施工中的质量监理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钻空和浇注混凝土是互相连接,一次完成的,这个阶段是质量成功与否的关键时期。因此,监理人员在这一阶段应抓住其质量控制点实现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1)孔底沉渣控制
监理人员应在现场看、捏、搓,良好的泥浆用土应该是干土硬块,不易碎断,吸水后成泥膏状,手感润滑,手能搓成1mm细条。钻孔工作完成以后,监理人员一定要要求工人对钻孔再作一次清孔,同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代替孔内的旧泥浆。清孔的方法很多,最方便有效的清孔方法是泵吸反循环清孔。清孔结束后,钻孔工作基本完成,这时,监理要对终孔作全面验收:一是验收钻孔深度,是不是达到了预定的深度要求;二是验收孔位的准确性。
(2)孔壁坍塌控制
孔壁坍塌控制的流程如下:首先,监理人员要仔细查阅读工程地址勘察报告,对地质情况做一个全面了解;其次,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埋设钢护筒,保证良好的孔口排水能力;再次,施工中要注意防止下设钢筋笼发生偏斜;此外,如果施工现场地层情况特殊,应要求采用优质冲洗液护壁或采用正循环法钻进;最后,在不稳定地层上钻进施工时,更换孔内的旧浆不宜太早,一般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换浆,换完浆后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灌注,这样就可以缩短沉渣时间,使桩身质量得到保证。
(3)扩径和缩径控制
监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施工人员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杜绝扩径和缩径的产生。为避免出现扩径和缩径,一是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机安放是否稳固、平稳。二是在钻进时,如果条件和时间许可,一般要求减压进行,这样可有效地防止钻头摆动或者偏位。三是在成孔时,应使钻头慢慢钻进,这样可形成光滑的孔壁面。四是在钻进时,孔内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孔内水位深浅也有讲究,不宜太浅,也不宜过深,能保证孔内的泥浆和水位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就可以了。五是在成孔尤其是在清孔后,注意尽快灌注孔内和水下混凝土,以减少孔壁在泥浆中的浸泡时间。
(4)灌注混凝土过程质量的监理控制
进行混凝土灌注时,监理人员应全程旁站监理,全面细致地记录施工现场实情,一旦有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及时指正。监理在旁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应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和坍落度,坍落度宜采用1 8 c m -22cm。二是要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埋入深度,导管埋置深度应保持在2-3m。三是控制拔管速度,拔管速度不能太快,太快,就会影响导管埋入的深度。四是控制导管抽动力度,导管抽动的力度要控制均匀,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下列一组技术参数可提供参考:当混凝土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10m时,可将砼坍落度调至14-16cm,以便提高桩身上部砼的抗压强度,以后每灌注 左右,监理人员就应检测一次砼面的上升高度,以此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要确保桩身砼充盈系数始终大于1。
(5)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的监控
钢筋笼的制作质量和吊放安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钢筋笼制作前,要认真检查钢材的质量,认真阅读供应商提供的钢筋技术参数资料,确保钢筋的直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钢筋笼吊放前,要分节检查焊接工艺,看是否有虚焊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钢筋笼吊放时,要避免碰撞孔壁,如吊放时受阻,不能加压强行下放,以防造成塌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分析,找出原因,用适当的方法解决。
(6)夹泥层和断桩的监理
泥浆过稠,浇灌混凝土时阻力就会增加,如果泥浆稠得含有较大的泥块,就会在浇灌混凝土时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导管一旦堵塞,导管内堵塞必然会结积混凝土,这些结积的混凝土流出后,会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泥浆过稠还可能导致断桩,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断桩。当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时,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着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引发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从而导致断桩出现。此外,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因导管漏水也会引起断桩。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出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填充,造成泥浆填入,导致夹泥断桩。为避免出现断桩现象,施工时应尽可能地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认真检查清孔工作,防止孔壁坍塌。监理要对浇注的全过程实行旁站监督,灌注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的埋深,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仔細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漏空,弯曲等缺陷,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切实消除隐患。
3 施工后期质量的监理控制
钻孔灌注桩浇注完成后,后期的养护也至关重要,若养护工作未做到位,则前期努力都将付之东流。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对钻孔灌注桩养护进行严格的监管,做好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均属隐蔽工程,质量检测有一定难度,因而现场监理尤为重要。监理工程师如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通过严密认真的事前、事中控制,并以事后控制为辅佐,那么搞好钻孔灌注桩的质量监理也是水到渠成。
关键词:灌注桩;质量控制;施工监理
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工建筑和桥梁墩台基础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邻干扰小、承载力大等优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作为一名监理人员,应就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各个不同时期,抓住关键,引用合理的监理方法和有效的监理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开工前应当充分准备,监理工作的要点是“九到位”,即:监理交底到位、工程资料到位、施工组织审查到位、进场设备和人员检查到位、控制点和桩位数据审核到位、工地用电和设备安全检查到位、原材料检查到位、配合比设计审查到位、施工许可证检查到位等。
更详细直白地说,监理交底就是要把监理工作程序、质量标准和要求明明白白地通知施工监理单位,使施工监理单位明白做事,清楚执监。另外还要让监理明白一点,就是要建立健全工序报验、材料检验和施工现场质量检验等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能落到实处。工程资料到位是指监理单位应通过制度和规定等手段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收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资料,这些资料在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评优评先等活动中是非常有用的。施工组织审查到位,就是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开工报告等技术文件,审查的重点包括:方案的可行性、资质的真实性、人员符合性、各类保证体系的有效性、计划进度的科学性、工序安排的合理性、施工现场布置的合理性等等。
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得到不到位,重点看两点,是不是组织了良好的施工设备进场,是不是用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搭建的施工组织架构,这两点是优质高效完成工程施工的保证。所以,业主和监理方都有义务敦促总承包单位或施工单位在设备配置、人员配备上加大投入力度,并进行检查核试验。检查的重点是:在设备方面:设备数量和型号与开工报告的要求是否相符,安检部门出具的检验证是否在效期内,配套设备是否配套、齐全,测量仪器和质检仪器是否配备齐全且在标定期内。在人员方面,重点检查安排和进驻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是否与开工报告要求的一致,人员的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把握了这两条就可以了。
施工准备阶段还要特别注意安全交底工作,施工伊始,通常是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由于基础工程施工现场复杂,用电设备又多,水电管线密布,所以一定要重视工地用电安全,并掌握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用电设备布线,不能拖在地上,要架空、规整;二是配电设备要符合要求,安装的位置要不影响其他工作,警示要明显;三是漏电保护装置要有效,一旦出现不符合要求的用电,能自动跳闸短路。
施工中要用到的各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也要在开工前的准备阶段完成,所有的原材料,均需查验出厂合格证。钢筋、水泥等原材料,还要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
由于钻孔灌注桩一旦开钻必须连续施工,因此,施工准备阶段还必须检查施工方是否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文件,以免由于此类原因遭居民投诉、中断施工、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2 施工中的质量监理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钻空和浇注混凝土是互相连接,一次完成的,这个阶段是质量成功与否的关键时期。因此,监理人员在这一阶段应抓住其质量控制点实现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1)孔底沉渣控制
监理人员应在现场看、捏、搓,良好的泥浆用土应该是干土硬块,不易碎断,吸水后成泥膏状,手感润滑,手能搓成1mm细条。钻孔工作完成以后,监理人员一定要要求工人对钻孔再作一次清孔,同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代替孔内的旧泥浆。清孔的方法很多,最方便有效的清孔方法是泵吸反循环清孔。清孔结束后,钻孔工作基本完成,这时,监理要对终孔作全面验收:一是验收钻孔深度,是不是达到了预定的深度要求;二是验收孔位的准确性。
(2)孔壁坍塌控制
孔壁坍塌控制的流程如下:首先,监理人员要仔细查阅读工程地址勘察报告,对地质情况做一个全面了解;其次,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埋设钢护筒,保证良好的孔口排水能力;再次,施工中要注意防止下设钢筋笼发生偏斜;此外,如果施工现场地层情况特殊,应要求采用优质冲洗液护壁或采用正循环法钻进;最后,在不稳定地层上钻进施工时,更换孔内的旧浆不宜太早,一般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换浆,换完浆后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灌注,这样就可以缩短沉渣时间,使桩身质量得到保证。
(3)扩径和缩径控制
监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施工人员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杜绝扩径和缩径的产生。为避免出现扩径和缩径,一是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机安放是否稳固、平稳。二是在钻进时,如果条件和时间许可,一般要求减压进行,这样可有效地防止钻头摆动或者偏位。三是在成孔时,应使钻头慢慢钻进,这样可形成光滑的孔壁面。四是在钻进时,孔内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孔内水位深浅也有讲究,不宜太浅,也不宜过深,能保证孔内的泥浆和水位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就可以了。五是在成孔尤其是在清孔后,注意尽快灌注孔内和水下混凝土,以减少孔壁在泥浆中的浸泡时间。
(4)灌注混凝土过程质量的监理控制
进行混凝土灌注时,监理人员应全程旁站监理,全面细致地记录施工现场实情,一旦有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及时指正。监理在旁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应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和坍落度,坍落度宜采用1 8 c m -22cm。二是要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埋入深度,导管埋置深度应保持在2-3m。三是控制拔管速度,拔管速度不能太快,太快,就会影响导管埋入的深度。四是控制导管抽动力度,导管抽动的力度要控制均匀,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下列一组技术参数可提供参考:当混凝土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10m时,可将砼坍落度调至14-16cm,以便提高桩身上部砼的抗压强度,以后每灌注 左右,监理人员就应检测一次砼面的上升高度,以此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要确保桩身砼充盈系数始终大于1。
(5)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的监控
钢筋笼的制作质量和吊放安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钢筋笼制作前,要认真检查钢材的质量,认真阅读供应商提供的钢筋技术参数资料,确保钢筋的直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钢筋笼吊放前,要分节检查焊接工艺,看是否有虚焊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钢筋笼吊放时,要避免碰撞孔壁,如吊放时受阻,不能加压强行下放,以防造成塌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分析,找出原因,用适当的方法解决。
(6)夹泥层和断桩的监理
泥浆过稠,浇灌混凝土时阻力就会增加,如果泥浆稠得含有较大的泥块,就会在浇灌混凝土时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导管一旦堵塞,导管内堵塞必然会结积混凝土,这些结积的混凝土流出后,会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泥浆过稠还可能导致断桩,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断桩。当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时,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着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引发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从而导致断桩出现。此外,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因导管漏水也会引起断桩。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出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填充,造成泥浆填入,导致夹泥断桩。为避免出现断桩现象,施工时应尽可能地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认真检查清孔工作,防止孔壁坍塌。监理要对浇注的全过程实行旁站监督,灌注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的埋深,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仔細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漏空,弯曲等缺陷,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切实消除隐患。
3 施工后期质量的监理控制
钻孔灌注桩浇注完成后,后期的养护也至关重要,若养护工作未做到位,则前期努力都将付之东流。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对钻孔灌注桩养护进行严格的监管,做好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均属隐蔽工程,质量检测有一定难度,因而现场监理尤为重要。监理工程师如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通过严密认真的事前、事中控制,并以事后控制为辅佐,那么搞好钻孔灌注桩的质量监理也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