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校船舶专业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正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优化教学质量。
一、船舶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
1,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传统的船舶教育理念认为只要通过课堂教育,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今后就能适应各船舶企业的任何工作,因此所制订的教学计划存在一定的缺陷。各地方船校改革局限在教学内容整合或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式上往往如出一辙,即实习、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和补充,实验项目千篇一律,至于实践能力仅作参考,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业务水准的唯一标准。
2,实践环节存在主观重视,但实际上削弱。
多年来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工作也不够深入。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①对实验人员重视不够,研究和开发实验教学缺乏积极性。专职实验人员缺乏,专业教师兼任实验教师,使得教师因疲于教学任务而顾此失彼;②实践条件与不断膨胀的学生规模不相适应;③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理论课的成绩为依据,课程实践所占份额很小;④部分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的训练少。
3,实验实践教学手段简单,效果不理想。
传统实验项目与实际脱节,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教学手段陈旧,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另外校外船舶企业工程任务紧,业务繁忙,实践教学也只能以参观、听讲座报告等简单形式为主,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对传统的船舶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调整教学模式,特别是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这一问题就势在必行。
二、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具规模
1,明确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方向。
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定位。为培养与地方船舶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紧缺人才,目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重新修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结合船舶专业课开设的实践课程基本形成了3个方向。
目前开设的课程实验教学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2%,现有船舶设计与建造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所配设备先进,实验开出率达到40-50%左右,能满足本科课程所开设的实验。专业实习教学以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主,能满足学生参观、检修、生产实习需要。这种通过理论、实践两种教学方式相辅相成,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2,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是指学校计划教学课堂之外的实践锻炼。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本专业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和工程实践。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③组织学术讲座,让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为使学生能融入学术交流中来,一方面学校每年聘请校外专家和学者来校交流,另一方面开展专业学术研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成果
通过实行双课堂模式,加强了实践教学基本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实施成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体系更加完整、规范。
规范了船舶专业课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建成“船舶设计与建造实验室”为核心的实验室群;确立了10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联合成立了海之帆造船技术中心和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构成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产学研示范基地。
2,学生专业素质高,实践操作、科研竞赛能力强。
参考地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注重最新船舶设计和建造软件的使用教学,培养的学生团结协作好。近3年,共有52位学生参加科研团队,参与了近300多条不同类型船舶的设计等工作,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在《船舶工程》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在全国以及省级竞赛得奖共17人次。学生就业后能快速地实现从学生到技术人员的转变,用人单位的好评是对这种专业素质培养模式的最大肯定。
3,学生创业能力强,就业率接近100%。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校外科技活动及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考证等途径,培养的学生勤于钻研、踏实肯干、勇于创业。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浙江及周边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实施实践课程双课堂模式之后,我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创新实验区;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省政府的肯定。
四、船舶与海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发展
虽然船舶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还存在隐患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学习懈怠,专业科研意识不够。由于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学习,表现为学习动机不强,缺乏竞争意识。其次,教师科研结构有待完善,需要建立高效的研究、服务开发体系。由于学校正处于发展时期,教师队伍学术水平所限,科研工作只局限于少数几个方向,没有建立全方位的科研网络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作为学生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知识水平增长、知识结构全面、能力结构优化的基础。因此,贯彻课程体系时应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使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完善,达到优化,成为现代船舶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1,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今后思路。
为了更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在原有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以船舶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教改研究项目的进行,拟从实验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改革、实验体系改革等方面完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实验教学体系拟从2个层次进行深化:第一层次为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为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今后思路。
本專业实践教学体系在运行中还要继续完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专业设计知识的应用是培养船舶专业学生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应进一步加大与各地方性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设计生产项目中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专业实习方面,除了与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保持良好联系,还要积极寻找其他与专业实践相符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得到锻炼。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须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要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十分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巩固现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深化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高船舶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船舶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
1,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传统的船舶教育理念认为只要通过课堂教育,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今后就能适应各船舶企业的任何工作,因此所制订的教学计划存在一定的缺陷。各地方船校改革局限在教学内容整合或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式上往往如出一辙,即实习、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和补充,实验项目千篇一律,至于实践能力仅作参考,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业务水准的唯一标准。
2,实践环节存在主观重视,但实际上削弱。
多年来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工作也不够深入。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①对实验人员重视不够,研究和开发实验教学缺乏积极性。专职实验人员缺乏,专业教师兼任实验教师,使得教师因疲于教学任务而顾此失彼;②实践条件与不断膨胀的学生规模不相适应;③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理论课的成绩为依据,课程实践所占份额很小;④部分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的训练少。
3,实验实践教学手段简单,效果不理想。
传统实验项目与实际脱节,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教学手段陈旧,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另外校外船舶企业工程任务紧,业务繁忙,实践教学也只能以参观、听讲座报告等简单形式为主,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对传统的船舶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调整教学模式,特别是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这一问题就势在必行。
二、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具规模
1,明确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方向。
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定位。为培养与地方船舶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紧缺人才,目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重新修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结合船舶专业课开设的实践课程基本形成了3个方向。
目前开设的课程实验教学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2%,现有船舶设计与建造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所配设备先进,实验开出率达到40-50%左右,能满足本科课程所开设的实验。专业实习教学以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主,能满足学生参观、检修、生产实习需要。这种通过理论、实践两种教学方式相辅相成,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2,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是指学校计划教学课堂之外的实践锻炼。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本专业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和工程实践。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③组织学术讲座,让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为使学生能融入学术交流中来,一方面学校每年聘请校外专家和学者来校交流,另一方面开展专业学术研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成果
通过实行双课堂模式,加强了实践教学基本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实施成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体系更加完整、规范。
规范了船舶专业课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建成“船舶设计与建造实验室”为核心的实验室群;确立了10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联合成立了海之帆造船技术中心和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构成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产学研示范基地。
2,学生专业素质高,实践操作、科研竞赛能力强。
参考地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注重最新船舶设计和建造软件的使用教学,培养的学生团结协作好。近3年,共有52位学生参加科研团队,参与了近300多条不同类型船舶的设计等工作,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在《船舶工程》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在全国以及省级竞赛得奖共17人次。学生就业后能快速地实现从学生到技术人员的转变,用人单位的好评是对这种专业素质培养模式的最大肯定。
3,学生创业能力强,就业率接近100%。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校外科技活动及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考证等途径,培养的学生勤于钻研、踏实肯干、勇于创业。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浙江及周边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实施实践课程双课堂模式之后,我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创新实验区;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省政府的肯定。
四、船舶与海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发展
虽然船舶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还存在隐患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学习懈怠,专业科研意识不够。由于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学习,表现为学习动机不强,缺乏竞争意识。其次,教师科研结构有待完善,需要建立高效的研究、服务开发体系。由于学校正处于发展时期,教师队伍学术水平所限,科研工作只局限于少数几个方向,没有建立全方位的科研网络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作为学生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知识水平增长、知识结构全面、能力结构优化的基础。因此,贯彻课程体系时应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使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完善,达到优化,成为现代船舶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1,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今后思路。
为了更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在原有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以船舶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教改研究项目的进行,拟从实验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改革、实验体系改革等方面完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实验教学体系拟从2个层次进行深化:第一层次为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为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今后思路。
本專业实践教学体系在运行中还要继续完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专业设计知识的应用是培养船舶专业学生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应进一步加大与各地方性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设计生产项目中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专业实习方面,除了与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保持良好联系,还要积极寻找其他与专业实践相符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得到锻炼。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须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要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十分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巩固现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深化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高船舶专业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