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的实践探索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的实践探索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双减政策的提出,教学内容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和丰富,但是如何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依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提质减负的时代背景下,为真正实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率先做到高效简约的课堂教学,力求让课堂教学更简洁、更清晰、更深刻,让每个学生都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实现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素质教育被提到更高的高度。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形势下小学学校教育中必须落实的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将课本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在小学时期的教育中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活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虽然会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和状态,但是在教学方法方面却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小学生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需要教师及时地予以引导和教育,才能正确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的一些论点,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用于教学,帮助学生降低对这门课程的抵触和排斥心理,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师注重思想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教育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以及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时很少融入社会实践,这是影响学科教学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小学生具有思维敏捷、创新能力高以及主动性强等特点,对于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可能很快就会遗忘,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课堂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拓展,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检验教学成果,容易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道德与法治对人生的价值和含义。因此,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和认知还停留在表层,没有在思想和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生思维跳脱,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往往无法使学生保持长期的专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革新,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保证学生专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分组排演生活短剧、开展小游戏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教材中有很多圖画,教师要利用好这些图画,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更丰富的绘本、漫画等图画素材,用于讲解教学内容。相比于文字,图画更加直观、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比如,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拟人化的漫画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给地球带来的危害。在学生初步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可以做到的低碳行为”。学生踊跃发言,深入理解了低碳生活,自愿过绿色低碳的生活,形成爱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意识。

(二)设计差异化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发育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充分地认识并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提问环节有意识地进行梯度化的设计,尽可能地让课堂提问环节中的问题照顾到每个学生,扩大知识的覆盖面。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顺利地回答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后,也会增强自身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说说学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梯度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有形的学习上的认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所在校园的特点、校园内的景色以及如何做好对校园的保护工作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的环节中,应优先照顾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优先进行回答,并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之后再让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选择性回答。最后,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回答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梯度化的课堂提问中真正地实现分层教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教学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应体现在生活中。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道德与法治内容。教材内容大多贴近生活,教师应做好课堂与生活的对接工作,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学习课程内容,再把所学课程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与班级共成长”这一章节与学生的校园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以在平时多观察班级情况,将学生课间休息、上自习课的情况拍成照片、录成视频,在课上让大家观看,并询问:“大家觉得自己在视频中表现得怎么样?”“自习课上,谁的表现最好?谁的表现最差?为什么?”“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指出视频中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及师生互动,学生懂得了保持安静有序的公共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后,教师发现学生课间大声喧哗、打闹的现象大大减少了,自习课上都遵守课堂纪律、安静学习,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了增强。又如,在教学“垃圾分类”一课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督查小组,轮流监督、检查学生在教室内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和情况,培养学生日常进行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应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创设生动情境、巧用信息技术、开展生活化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效实现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阅媚. 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 名师在线,2020(01):38-39.

[2]赵盼.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 名师在线,2020(16):62-63.

[3]卢志群. 试论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J]. 学苑教育,2020(21):23-24.

其他文献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一,有效的游戏教学具有目标性、秩序性和层次性。将游戏化教学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教师可以构建有趣的课堂,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游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十分活泼好动,在课堂上难以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