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水、电、天然气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必需品的话,那么,你想过没有Wi-Fi的生活吗?更新微博、在Path发照片、签到、收发邮件……手持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增加以及各种各样互动App的流行,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无线网络。在3G网络依然无法做到性价比合适的条件下,消费者需要随时随地的免费Wi-Fi接入。
以Wi-Fi共享为目标的创业项目“Joome”(捉米)就希望通过建立一个“你身边的Free Wi-Fi”,让每个人分出闲置的无线带宽集结成网,从而实现免费Wi-Fi网络覆盖的最大化。
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网络使用者都会发现,虽然身边Wi-Fi信号不少,但是它们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们大多数都会设置密码或者像麦当劳一样限制使用时间。星巴克则是另一方面的例子:一般要消费,整个登陆过程还非常繁琐—要输入手机号、收到验证码然后才能开始上网。除此之外,互联网上也有不少“免费Wi-Fi”的应用,但是很大一部分是教你如何“偷”。和Joome最为接近的英国全球Wi-Fi计划FON则是会员制,会员需要购买路由器,选择了付费级别的会员还要缴费。
“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因为自己使用免费Wi-Fi很不爽,所以就想做个分享Wi-Fi的项目。”Joome负责市场和媒体合作的联合创始人邢子殊说。团队还有两位联合创始人,其中之一的朱峰负责技术和产品,他曾经参与天津本地的点评网站“趣拜网”的创业,去年4月“趣拜网”被社区网站19楼并购后,就开始投入Joome的策划。
而另一位合伙人是曾在TED×China上演讲“分享主义”的投资人毛向辉(Isaac Mao)。他的理念是分享主义可以将庞大、分隔的世界转化为展现出超级智慧的社会化大脑(Social Brain)。这个上海交大计算机系毕业的技术青年曾经在Intel公司架构实验室工作。直到看到Linux的兴起和自由软件的蓬勃发展,他开始思考:“在未来,会不会有一种来自民间的微小声音或技术会推动社会的变革?”随后,他由一名技术青年转行成为风险投资者。
Joome可以说是毛向辉“分享主义”理念的现实案 例。
这个项目这样展开:Joome会向愿意参与分享活动的用户免费邮寄一个无线路由器,用户注册账号后就成为了Joomer,可以通过路由器的后台设置将闲置的Wi-Fi资源分享出来,并通过分享的时长获得积分,以此兑换类似于商家优惠券、打折卡这样的奖励;使用别人提供的Joome信号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
而就算没有得到Joome的专属路由器,用户也可以利用其对外开放的API和操作系统把自己的路由器改造出Joome功能。当然,Joome会通过技术手段首先保证Wi-Fi拥有者的上网速度和安全。
分享者家中的无线网络会被Joome分为两个完全隔离开的网络:一个公共网络和一个私人网络。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分享者私人网络中的内容不会被公共网络中的用户所截取,保障分享者的隐私。
Joome的账号只要注册一次,之后无论用户在哪里,只要看到名为“JoomeNet”的热点,就可以自动接入,再也不需要问密码、输账号,然后就可以使用免费的互联网。按照Joome的计划,未来高积分分享者可能还会有些收入。
今年6月,Joome开始进行1000人左右,以IT和互联网从业者为主的内测招募,之所以选择这些人进行内测,是因为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又能形成比较好的口碑和示范效应。
Joome在Wi-Fi技术论坛和微博上广泛发出邀请,申请者需要邮件提供所在地址、宽带类型等个人信息,通过审核后会免费获得专门的Joome路由器。虽然暂时还没有按分享时长进行返利等优惠活动,但是Geek们仍然很积极地报名参与这个活动,1000台路由器都顺利寄了出去。通过内置软件的统计,在Joome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同时在线的路由器数字,一般都是在400台以 上。
然而,从理论上来说,每台Joome路由器的覆盖范围的半径是200米,最多可容纳50人同时上网。而只有Joome热点覆盖到足够大的范围时,用户才能享受到这一网络带来的便利。而像在北京这种超级城市,所有个人参与者地理位置非常分散,导致Joome的网络存在很明显的地域限制。
于是,Joome在发展个人用户的同时,也开始发展商业用户。
Joome优先发展的是咖啡馆、餐厅还有一些其他客流量大的消费场所。“它们觉得Wi-Fi这部分成本是个无所谓的东西,但是顾客又非常需要,我们Joome要做的就是让它们的Wi-Fi信号的功能实现最大化。”邢子殊说。
Joome提供给这些商家的路由器—也可以叫做“基站”,附带着一个管理后台,除了帮它们进行Wi-Fi分享的优化之外,还能帮它们简化会员卡和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
比如,作为一个普通的Joomer,你在热门商圈用自己的账号连上Joome网络,这时看到Wi-Fi接入页里显示了一些提供Joome网络的咖啡馆、餐厅、夜店。如果你决定去咖啡馆里歇歇脚,并且购买了一杯美式咖啡,可以出示Joome账号打折。如果你同意,你的消费信息就会被录入咖啡馆Joome路由器管理后台的数据库里,如果再次光顾,服务生就可以通过记录从容推荐了。当然如果这家咖啡馆的咖啡太难喝,你也可以选择删除这家的推荐信息。
Joome希望它能和商家建立一种互动关系:不仅可以利用Wi-Fi帮助它们发布广告,还能有助于商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我们的销售计划5月正式启动,现在是7月初,靠我一个人在北京已经谈下一百多家的预售了,成功率还是很高的,比如三里屯的鱼眼咖啡。”邢子殊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对于它们来说,Wi-Fi是一个刚性需求,它们头疼的就是怎么更好地利用。”因为要加快商家用户的合作推广,Joome团队现在最需要的是线下的销售人员。
在目前的推广阶段,Joome对于普通用户和商业用户都是免费提供服务,下一步的盈利模式则计划和硬件厂商合作,出售带有Joome功能的路由器,并且向要求更高层次、个性化服务的商业用户收费,来补充现金 流。
不过,Joome的愿景当然不止是这些。“当网络足够大,节点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像你玩电脑游戏一样,一点点建设一个城市,当你种的树越来越多,盖的花园啊楼房啊形成了一个社区,更大的商业价值潜力就来了。”邢子殊的设想是:未来Joome在个人和商户的功能上不会分得很开,大家都能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比如社交和宣传功能,就像一个SOHO设计师,也许想要在网络里聚集一个圈子的人群并且宣传自己,那么可以付费来购买相应的服务。而对于商业公司,这种模式同样可 行。
Joome现在的公司运营资金来自三位联合创始人的自有资金投入,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而现在他们最需要做的则是覆盖更多的地区,只有这样他们的商业计划和公司才会变得有价值,同时也能更接近最初创业的目标—“互联网本身是自由的,分享也是一种自由的体现,我们希望让所有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有免费的Wi-Fi可以用”,这是写在Joome官方博客上的一段 话。
以Wi-Fi共享为目标的创业项目“Joome”(捉米)就希望通过建立一个“你身边的Free Wi-Fi”,让每个人分出闲置的无线带宽集结成网,从而实现免费Wi-Fi网络覆盖的最大化。
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网络使用者都会发现,虽然身边Wi-Fi信号不少,但是它们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们大多数都会设置密码或者像麦当劳一样限制使用时间。星巴克则是另一方面的例子:一般要消费,整个登陆过程还非常繁琐—要输入手机号、收到验证码然后才能开始上网。除此之外,互联网上也有不少“免费Wi-Fi”的应用,但是很大一部分是教你如何“偷”。和Joome最为接近的英国全球Wi-Fi计划FON则是会员制,会员需要购买路由器,选择了付费级别的会员还要缴费。
“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因为自己使用免费Wi-Fi很不爽,所以就想做个分享Wi-Fi的项目。”Joome负责市场和媒体合作的联合创始人邢子殊说。团队还有两位联合创始人,其中之一的朱峰负责技术和产品,他曾经参与天津本地的点评网站“趣拜网”的创业,去年4月“趣拜网”被社区网站19楼并购后,就开始投入Joome的策划。
而另一位合伙人是曾在TED×China上演讲“分享主义”的投资人毛向辉(Isaac Mao)。他的理念是分享主义可以将庞大、分隔的世界转化为展现出超级智慧的社会化大脑(Social Brain)。这个上海交大计算机系毕业的技术青年曾经在Intel公司架构实验室工作。直到看到Linux的兴起和自由软件的蓬勃发展,他开始思考:“在未来,会不会有一种来自民间的微小声音或技术会推动社会的变革?”随后,他由一名技术青年转行成为风险投资者。
Joome可以说是毛向辉“分享主义”理念的现实案 例。
这个项目这样展开:Joome会向愿意参与分享活动的用户免费邮寄一个无线路由器,用户注册账号后就成为了Joomer,可以通过路由器的后台设置将闲置的Wi-Fi资源分享出来,并通过分享的时长获得积分,以此兑换类似于商家优惠券、打折卡这样的奖励;使用别人提供的Joome信号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
而就算没有得到Joome的专属路由器,用户也可以利用其对外开放的API和操作系统把自己的路由器改造出Joome功能。当然,Joome会通过技术手段首先保证Wi-Fi拥有者的上网速度和安全。
分享者家中的无线网络会被Joome分为两个完全隔离开的网络:一个公共网络和一个私人网络。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分享者私人网络中的内容不会被公共网络中的用户所截取,保障分享者的隐私。
Joome的账号只要注册一次,之后无论用户在哪里,只要看到名为“JoomeNet”的热点,就可以自动接入,再也不需要问密码、输账号,然后就可以使用免费的互联网。按照Joome的计划,未来高积分分享者可能还会有些收入。
今年6月,Joome开始进行1000人左右,以IT和互联网从业者为主的内测招募,之所以选择这些人进行内测,是因为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又能形成比较好的口碑和示范效应。
Joome在Wi-Fi技术论坛和微博上广泛发出邀请,申请者需要邮件提供所在地址、宽带类型等个人信息,通过审核后会免费获得专门的Joome路由器。虽然暂时还没有按分享时长进行返利等优惠活动,但是Geek们仍然很积极地报名参与这个活动,1000台路由器都顺利寄了出去。通过内置软件的统计,在Joome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同时在线的路由器数字,一般都是在400台以 上。
然而,从理论上来说,每台Joome路由器的覆盖范围的半径是200米,最多可容纳50人同时上网。而只有Joome热点覆盖到足够大的范围时,用户才能享受到这一网络带来的便利。而像在北京这种超级城市,所有个人参与者地理位置非常分散,导致Joome的网络存在很明显的地域限制。
于是,Joome在发展个人用户的同时,也开始发展商业用户。
Joome优先发展的是咖啡馆、餐厅还有一些其他客流量大的消费场所。“它们觉得Wi-Fi这部分成本是个无所谓的东西,但是顾客又非常需要,我们Joome要做的就是让它们的Wi-Fi信号的功能实现最大化。”邢子殊说。
Joome提供给这些商家的路由器—也可以叫做“基站”,附带着一个管理后台,除了帮它们进行Wi-Fi分享的优化之外,还能帮它们简化会员卡和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
比如,作为一个普通的Joomer,你在热门商圈用自己的账号连上Joome网络,这时看到Wi-Fi接入页里显示了一些提供Joome网络的咖啡馆、餐厅、夜店。如果你决定去咖啡馆里歇歇脚,并且购买了一杯美式咖啡,可以出示Joome账号打折。如果你同意,你的消费信息就会被录入咖啡馆Joome路由器管理后台的数据库里,如果再次光顾,服务生就可以通过记录从容推荐了。当然如果这家咖啡馆的咖啡太难喝,你也可以选择删除这家的推荐信息。
Joome希望它能和商家建立一种互动关系:不仅可以利用Wi-Fi帮助它们发布广告,还能有助于商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我们的销售计划5月正式启动,现在是7月初,靠我一个人在北京已经谈下一百多家的预售了,成功率还是很高的,比如三里屯的鱼眼咖啡。”邢子殊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对于它们来说,Wi-Fi是一个刚性需求,它们头疼的就是怎么更好地利用。”因为要加快商家用户的合作推广,Joome团队现在最需要的是线下的销售人员。
在目前的推广阶段,Joome对于普通用户和商业用户都是免费提供服务,下一步的盈利模式则计划和硬件厂商合作,出售带有Joome功能的路由器,并且向要求更高层次、个性化服务的商业用户收费,来补充现金 流。
不过,Joome的愿景当然不止是这些。“当网络足够大,节点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像你玩电脑游戏一样,一点点建设一个城市,当你种的树越来越多,盖的花园啊楼房啊形成了一个社区,更大的商业价值潜力就来了。”邢子殊的设想是:未来Joome在个人和商户的功能上不会分得很开,大家都能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比如社交和宣传功能,就像一个SOHO设计师,也许想要在网络里聚集一个圈子的人群并且宣传自己,那么可以付费来购买相应的服务。而对于商业公司,这种模式同样可 行。
Joome现在的公司运营资金来自三位联合创始人的自有资金投入,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而现在他们最需要做的则是覆盖更多的地区,只有这样他们的商业计划和公司才会变得有价值,同时也能更接近最初创业的目标—“互联网本身是自由的,分享也是一种自由的体现,我们希望让所有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有免费的Wi-Fi可以用”,这是写在Joome官方博客上的一段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