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本土化探索及其局限

来源 :自然辩证法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ong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中国近代科学的本土化问题,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科学的本土化探索已经开始。本文对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本土化探索进行了历史的考察,指出了这一时期科学本土化探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作者又认为这一时期科学本土化工作又并未真正完成,本文揭示了当时中国科学本土化探索的历史局限。
其他文献
生物循环变化思想是建立在化生说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探讨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自然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既有其认识论原因,又有其哲学基础,它与生物进化思想既存在着联系,又有许多差异,对
以研究和宣传中国古代科技史闻名于世的李约瑟博士,曾在1944年两次访问处于抗战艰难困苦条件下的浙江大学.本文对这一访问的历史背景、详细经过进行了史料发掘,并就其历史意
如今,德国的先验论传统与英美分析哲学传统的合流已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阿佩尔(K.O.Apel)的"先验语用学"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它把康德意义上的先验哲学与
哲人科学家讲座是用历史的眼光回瞻哲人科学家的一生,分析其成长历程中的具有深远启示意义的事件。纵贯科学家的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晚年等时期;横览科学家的兴趣爱好
关于进化论统计特性根源的争论是当前生物学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非决定论者从科学实在论的立场出发,认为进化论的统计特性反映了进化过程本身就是真正非决定论的.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