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须“小中见大”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4f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宜“小中见大”,即着眼须“大”,要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格、熏染心灵、启迪智慧的意识,要有通过语文教学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民族精神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宜“小”,即相对于每节课来说,切入点要小,不要奢求面面俱到,要具体而微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教学,把教学落实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
  一、立足宜“小”
  1.教学目标应紧扣“语言运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学目标要抓住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来设置。这篇文章之所以是这篇文章,是因为它有特色,要明确抓住这篇文章语言最有特色的地方来设置。抓不住语言特点,语言学习的指向就不够明确,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余映潮老师教学《云南的歌会》时,他是这样开场的: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说了这样三句话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段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
  这是匠心独运的开场,直入主题,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简捷明晰。《云南的歌会》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全文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余映潮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生动的片段描写”上,引导学生体味课文中“事物描写”片段、“情景描写”片段、“人物描写”片段、“景物描写”片段、“动物描写”片段、“场面描写”片段并学习这些片段生动描写的方法。这样设置目标,语言运用学习的点就比较明晰,学生容易学有所得。
  2.学习活动应导向“语言运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奇妙的“生成”。这是学生积极思维,个性充分展示的结果,它使得语文课表现出精彩纷呈的魅力。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进行梳理、引导,使之回归到“语言运用”。否则,就会出现高谈阔论离题万里、奇葩表演充斥课堂的怪现象。
  例如《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作者花了很大力气去描写买牛者的外貌、动作和语言,写安恩却只是寥寥数笔。有位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人物描写片段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安恩在应对这些买牛者时的心理、神态、动作和语言,并进行展示。学生有的用语言展示,有的则进行了肢体的表演,还有的甚至画了图画。教师对此的评价是“同学们棒极了,安恩的动作、心理、表情作者都没写出来,你们却通过各种方法表现出来了,你们比作者还聪明”。
  就这个教学环节来看,学生的表现无可非议,教师的引导却值得商榷:作者真的不知道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安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吗?其实,作者用寥寥数笔去写安恩的神态、动作、心理正是匠心独运之处。将买牛者的急切与安恩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安恩其实是同情“这头奶牛太孤单了!”“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更能表现安恩的淳朴善良,实在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妙境。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充分展示之后追问一句“既然大家能够想象出安恩老太太这么丰富的表情、动作和心理并展示出来,那作家为什么没有写呢”,把学生的思路再次引到对作品语言运用艺术的品味上来,让他们认识到简笔与繁笔运用的妙处,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二、着眼须“大”
  1.重视情感体验,培养人文情怀
  王富仁先生指出:“情感培养是一种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一种语言素质的培养。”因此,语言能力的提升和人文情怀培养实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语文学习中,人文情怀的产生来自于审美体验而不是理性判断。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再造甚至是创造某种只能意会的境界,让人在其中产生审美的愉悦。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到语言之美,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在诵读《陋室铭》时,自然可以体味到刘禹锡那种高贵的气节、优雅的风范,产生仰慕之心;在诵读《有的人》时,自然对两种人产生爱憎,思想逐步走向崇高;在诵读《黄河颂》时,黄河那浩浩荡荡的气势自然会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说教,心灵的美化和情感的陶冶都应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自然体悟。例如,学习《变色龙》时,不必通过说教让学生懂得“为人要正直”这一信条,而是要让学生品味奥楚蔑洛夫的语言,感受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可笑之处,学生自然会生憎恶之情,并引以为戒。
  2.重视想象质疑,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的核心是思维。语言运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通过语言运用发展学生思维的意识。
  首先是要培养想象力。“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读出味道来,这就不能离开联想和现象。例如《与朱元思书》一文的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几句看似比较平淡,但细细咀嚼,就能读出很多字面以外的东西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可以使人联想到一幅寥廓、淡爽的画面,使人的心胸为之“俱净”,寥寥几句,就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从流”“任意”又是那样悠然自如,怎样的一个人才能有这样的心态和情怀?细细咀嚼,通过想象,一个率性而为、寄情山水的高雅之士的形象就从文字的背后走到了读者面前。
  其次是要培养求异、发散的思维品质。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在于过于强调思维的聚合、求同,导致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统一的标准思考,不敢说真话,不会说真话。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求异发散的方向去思考,创造“开放式”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学生往往会形成主人公爱慕虚荣,刻意追求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因而付出了昂贵的青春代价的结论。如果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突破常规思维,不落俗套地去思考,可以产生很多新的想法:“的确,玛蒂尔德有很多梦想,但梦想美好生活又何罪之有?”“生活是变幻无常的,一件小事,既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今天是玛蒂尔德,明天也许就是你我”“对照我们今天生活中那些赖债不还、携款外逃的人,自食其力、不丧尊严的玛蒂尔德令人尊敬!” “她面对人生挫折坚强不屈,守着贫贱丈夫忠贞不渝。”当学生把探究的触角深入现实生活,融进自身的生活体验,就可能产生全新的思想火花。
  再次是要培养学生生疑、发问的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质疑,更要引导学生对材料的选择、情感的表达、意象的创造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和追问。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学生通过对“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意境与全曲主旨的关系进行质疑,就会更为深入地理解“虚实相生”的妙处,对作者的匠心就会有更为深刻的领悟。
  3.从课堂学习走向终身学习
  在学校学语文是一段时间的事,养成读书的习惯是终身大事。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是在教学时要旁征博引,将富有魅力的语文世界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走进文学的殿堂。二是在教学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将作者的一些著名篇目,或与文章内容有关系的经典人物、片段介绍给学生,扩大他们的阅读视界。三是要结合学生实际,经常进行好书推介、点评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使之形成高雅的阅读品位。“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绝不能囿于课堂教学而不及其余,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堂引向更为深广的生活中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小”,就是让语文教学紧紧围绕“语言运用”这一主轴运转,目标清晰,以简驭繁;语文教学的“大”,就是不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而且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发展思维,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好“语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达到“大”的境界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大”者“小”中求,只有用“大”的境界来扎扎实实做好“小”的事情,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扎实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小中见大”。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副校长,扬州市语文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俭国)
其他文献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它阐述了诗抒发情志,观察社会,结交朋友,讽谏怨刺的作用。这是孔子对诗的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其实,“文以载道”,“文”也“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点,在教材阅读教学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重视。但是,在平时的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训练中,许多老师似乎忘记了阅读材料的这一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做题讲题上,既浪费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