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总结功能性单心室外科治疗中修复合并的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17例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姑息手术治疗。男11例,女6例。年龄6天至21.0岁,中位年龄1.0岁。体质量3.2~41.0 kg,中位体质量7.5 kg。13例在第一次姑息手术同期接受了TPAVC外科矫治。姑息手术包括双向Glenn手术6例;双向Glenn手术加房室瓣成形手术2例;双向Glenn手术、房室瓣成形手术加肺动脉环束手术1例;双向Glenn手术加肺动脉环束手术1例;肺动脉环束手术2例;改良B-T分流加动脉导管结扎1例。2例在双向Glenn术后2年单独完成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修复。余2例仅完成肺动脉环束,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未修复。

结果

2例在首次手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3个月失访。其余13例生存,平均随访3.3年。

结论

在新生儿或小婴儿时期就存在肺静脉回流梗阻的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者,应尽快手术修复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并考虑是否同期进行体-肺分流或肺动脉环束手术;需要在新生儿或小婴儿时期进行单心室姑息手术者,应同期矫治完全性肺静脉;无肺静脉梗阻者,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应在进行双向Glenn术时修复。单心室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在新生儿及小婴儿时期的早期病死率、中远期的生存率及完成Fontan手术的比例仍不满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电力需求持续增高,基于此,电力建设工程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工程项目.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土建工程项
用电检查不论是在对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的检查还是在规范用户的用电行为检查上,都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重要的信息反馈作用,做好此类工作对于提升供电企业客户规模与用电水平
【摘 要】以数字高校中数字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提出应用VPN技术来实现校外教师和不同校区的师生能访问所有的数字高校的信息资源。同时基于的IPSec安全协议的VPN连接也能保证连接自身的安全,为数字高校的访问提供了安全保证。对实现多校区的数字高校的信息共享和安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字高校 VPN IPSec 多校区  一、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电子化和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带动了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其中,电气安装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在不断蓬勃发展中.而电气安装的施工方法作为影响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也值得重视,
【摘 要】随着TD-SCDMA网络业务的发展,用户规模急剧增长导致网络的高负荷。本文首先针对TD-SCDMA的时隙结构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负荷场景研究提供了基础;随后分别对不同的负荷场景进行了指标研究;最后针对拥塞情况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在网络高负荷的冲击下,需提前预警,并采取前瞻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引起客户感知的下降。  【关键词】TD-SCDMA 高负荷 用户感知 拥塞  随着中国移动
主要对大岗山大坝监测施工过程中如何加强监测施工从图纸审查、仪器订货、验收、检验率定到安装埋设、观测、资料分析等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详述.并结合相关案例说明质量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明显上升,目前房颤的介入性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近研究表明,多数患者的房颤是由短阵的异位冲动所诱发,而起源于肺静脉和腔静脉(合称大静脉)肌袖快速电冲动的触发或驱动作用是房颤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
此文通详细研究了每一项冷却技术的优点、缺点以及能够运用的行业,并提出了未来该技术发展的大概方向.
低压配电系统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高层建筑,存在着大量的电压负荷,再加上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不当,严重影响了高层建筑的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中,LET网络的发展最为迅速,它可以说已经覆盖了全球大半个网络市场,无论从覆盖面积还是从用户数量上讲,LTE网络都是网络界的佼佼者,在网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LTE网络的介绍,着重对LTE网络覆盖体系规划进行研究。  【关键词】LTE技术 网络覆盖 体系规划  LTE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在世界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