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转变学习态度,自主参与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小组合作和竞赛,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游戏 小组合作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基于认识和探索未知事物之上由内而外产生的一种动机,是成长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只有形成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学生将学习转化为一种自主行为,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数学学科本身比较枯燥乏味,知识点较抽象、繁杂,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发展学生兴趣,成为小数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小学生尚处于幼儿少年阶段,多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将数学知识渗透于游戏情境中,寓教于乐,是小学阶段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小数游戏教学难以找到突破点,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作出诸多改编,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游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由此,教师纷纷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兴趣。
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该课时教学旨在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学习代入求值。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取其喜闻乐见的“儿歌+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游戏,“青蛙跳水”。大家认识青蛙吗?青蛙有什么特征?
生甲:青蛙是绿色的,有2只眼睛4条腿。
师:很好。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那么2只青蛙、3只青蛙呢?下面,我们从左起第一排同学开始,来玩“青蛙开火车”的游戏,看谁反应快!
生(兴奋地):好!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教师发现,从“第6只青蛙” 开始,学生明显没有之前流畅,甚至逐渐出现了出错的情况。
师:好,游戏先进行到这里。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甲:一只青蛙只有一张嘴,所以青蛙的嘴数不变,眼睛数依次加2,腿数依次加4。
师:很好,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更简单一点的办法吗?
生乙:1只青蛙有2只眼睛,2只青蛙就应该2×2=4只眼睛;1只青蛙有4条腿,2只青蛙就应该2×4=8条腿。
师:乙同学的推理非常棒!还能进一步找到更多规律吗?
生丙: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多,眼睛数是只数的2倍,腿数是眼睛数的2倍、是青蛙只数的4倍。
(其他同学均赞同地点头)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原来,这其间还有倍数的关系。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规律了,如果继续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对,这是一首永远说不完的儿歌。现在我们用n来表示青蛙的只数,那么,你能尝试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说一说吗?
生甲: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生丁:应该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师:丁同学,为什么要用2n表示青蛙的眼睛数?用4n表示青蛙的腿数呢?
生丁:n是青蛙的只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根据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它就有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师:太棒了!大家听明白了吗?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
在该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巧妙地引用了儿歌游戏,并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参与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兴趣浓厚,思维也得到了训练,教学效果显著。
二、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兴趣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单靠个人自己无法顺利完成,小学生意志力较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助于相互学习、彼此激励、共同进步。在交互式的探究学习中,产生1+1>2的效果。
以“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为例,该课时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1米=()分米”。在进行这一环节教学时,教师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由此,学生各自说出了心中的答案。教师继续提问,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大家就近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1分米的小纸条,靠一靠米尺,看看需要贴靠多少次,才能量完整个米尺。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教室迅速活跃起来,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分头行动,在一个小组中,学生甲负责握住米尺,学生乙负责贴靠分米小纸条,学生乙负责记录,学生丙负责督察,大家分工明确、共同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氛围,很快,各小组先后完成了任务,得出了“需要靠近10次才能量完整个米尺”的正确结论,由此,教师提问,“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1米=()分米?”学生齐声回答,1米等于10分米。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明白了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对分米、米等数学概念有了形象的认识,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思想也获得了启发。对教师而言,也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教学体验。
三、在竞赛中培养兴趣
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根据他的观点,在充满了竞争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应注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不妨也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竞赛式教学,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原则,通过数学竞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比、学、赶、超。
例如,讲授“8的认识”,课堂练习部分,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但所有同学就已经进入到了教师设置的竞赛情境之中,暗自为自己的队友加油鼓劲,从学生的表情言行来看,学习兴趣瞬间被点燃,教学效果显著。
四、结语
兴趣可以依靠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也会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发生改变,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家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还于生”,也才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1]肖美云. 基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小学数学教学[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18.
[2]刘素盆. 也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 家教世界,2013,06:48.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游戏 小组合作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基于认识和探索未知事物之上由内而外产生的一种动机,是成长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只有形成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学生将学习转化为一种自主行为,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数学学科本身比较枯燥乏味,知识点较抽象、繁杂,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发展学生兴趣,成为小数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小学生尚处于幼儿少年阶段,多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将数学知识渗透于游戏情境中,寓教于乐,是小学阶段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小数游戏教学难以找到突破点,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作出诸多改编,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游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由此,教师纷纷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兴趣。
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该课时教学旨在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学习代入求值。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取其喜闻乐见的“儿歌+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游戏,“青蛙跳水”。大家认识青蛙吗?青蛙有什么特征?
生甲:青蛙是绿色的,有2只眼睛4条腿。
师:很好。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那么2只青蛙、3只青蛙呢?下面,我们从左起第一排同学开始,来玩“青蛙开火车”的游戏,看谁反应快!
生(兴奋地):好!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教师发现,从“第6只青蛙” 开始,学生明显没有之前流畅,甚至逐渐出现了出错的情况。
师:好,游戏先进行到这里。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甲:一只青蛙只有一张嘴,所以青蛙的嘴数不变,眼睛数依次加2,腿数依次加4。
师:很好,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更简单一点的办法吗?
生乙:1只青蛙有2只眼睛,2只青蛙就应该2×2=4只眼睛;1只青蛙有4条腿,2只青蛙就应该2×4=8条腿。
师:乙同学的推理非常棒!还能进一步找到更多规律吗?
生丙: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多,眼睛数是只数的2倍,腿数是眼睛数的2倍、是青蛙只数的4倍。
(其他同学均赞同地点头)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原来,这其间还有倍数的关系。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规律了,如果继续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对,这是一首永远说不完的儿歌。现在我们用n来表示青蛙的只数,那么,你能尝试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说一说吗?
生甲: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生丁:应该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师:丁同学,为什么要用2n表示青蛙的眼睛数?用4n表示青蛙的腿数呢?
生丁:n是青蛙的只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根据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它就有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师:太棒了!大家听明白了吗?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
在该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巧妙地引用了儿歌游戏,并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参与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兴趣浓厚,思维也得到了训练,教学效果显著。
二、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兴趣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单靠个人自己无法顺利完成,小学生意志力较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助于相互学习、彼此激励、共同进步。在交互式的探究学习中,产生1+1>2的效果。
以“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为例,该课时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1米=()分米”。在进行这一环节教学时,教师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由此,学生各自说出了心中的答案。教师继续提问,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大家就近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1分米的小纸条,靠一靠米尺,看看需要贴靠多少次,才能量完整个米尺。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教室迅速活跃起来,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分头行动,在一个小组中,学生甲负责握住米尺,学生乙负责贴靠分米小纸条,学生乙负责记录,学生丙负责督察,大家分工明确、共同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氛围,很快,各小组先后完成了任务,得出了“需要靠近10次才能量完整个米尺”的正确结论,由此,教师提问,“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1米=()分米?”学生齐声回答,1米等于10分米。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明白了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对分米、米等数学概念有了形象的认识,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思想也获得了启发。对教师而言,也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教学体验。
三、在竞赛中培养兴趣
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根据他的观点,在充满了竞争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应注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不妨也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竞赛式教学,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原则,通过数学竞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比、学、赶、超。
例如,讲授“8的认识”,课堂练习部分,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但所有同学就已经进入到了教师设置的竞赛情境之中,暗自为自己的队友加油鼓劲,从学生的表情言行来看,学习兴趣瞬间被点燃,教学效果显著。
四、结语
兴趣可以依靠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也会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发生改变,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家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还于生”,也才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1]肖美云. 基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小学数学教学[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18.
[2]刘素盆. 也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 家教世界,2013,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