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民族发展与国家强大的源动力,当前素质教育也关注学生的创新素养,因此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善于联想与想象,立足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根本目的,抓住小学阶段培养创新能力的敏感期与黄金期,在美术课堂践行创新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价值意义着手,提出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識码:A
引言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领域,同时也由于人的创新而变得丰富多彩。在美术创作中,创新思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创新实践中解放思想,打破思维的局限,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当然,从目前小学阶段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出发,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束缚着学生的美术创作,而教师也应抓住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展开自主实践。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价值意义
(一)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标针对美术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小学美术课堂巧用多样方法与实践活动培育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增添美术教育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全面性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突出主体地位,全面打开美术创造的想象力与创新力,这也正是实现全新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全面性、综合性的人才提出迫切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热情,锻炼动脑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体验美好的生活,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
孩子天生就喜欢涂鸦,因此,我们要通过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在教学中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能单纯只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非常有意思”。
如在上“红灯停,绿灯行”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两段交通视频,通过观看交通事故模拟画面和行人、车辆有序通行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情绪。笔者把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植入课堂中,通过多媒体的适度运用,为学生创作交通场景提供了想象与创新的灵感,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不吝啬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幽默、赞赏、激励的语言唤起他们的信心,让美术课充满童趣和热情。美术创作不同于其他学科,答案不是唯一的,需要教师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去评判,让学生大胆自由去表达,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这样才不会限制他们的创作思路,他们的作品才不会千篇一律,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能涌现出很多创作的灵感,从而自由畅游在创新的海洋里面,感受艺术表达的魅力,提高创新的能力。
(二)抓住教学关键点,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美术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和课堂的节奏,首先要确保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营造开放性的创作、表达氛围,促使学生展现创新想法。例如某教师在课堂前5分钟设计了“快创快画”环节,即通过《怪房子》的主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和颜色,设计一座房子,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设计作品的展示,教师发现学生在线条运用上逐渐灵活,在凸显了“奇”和“怪”的创作要点的同时,在构图、线条疏密、粗细方面也逐渐明朗,形成许多有趣的作品。再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手工活动中,引导学生展开创作,以“万花筒”的教学实践为例,在课堂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水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棒等手工制作材料,并教授学生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通过绘画、剪贴、再加工等形式,形成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并在交换中分享自己的创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美术素材,让学生直观感受,促使学生进行课堂参与,表达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丰富美术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机械化地模仿绘画或者在老师限定的范围内创作,虽然这能一定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绘画功底,但是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美术兴趣与创新思维。因此结合新课标的发展需求,美术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创作,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学习《设计生活标志》时,提前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标志,让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猜一猜这些标志的含义;同时提出问题,启发创作灵感:“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设计师,你想为学校、为班级设计哪些方便使用的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通过观察、思考与探究,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们认真地观察、自由地想象、大胆地创作,最后展览成品时,老师和学生一起作为评委点评,如哪些标志最实用、哪些标志最有创意等等。学生通过在想象中创作、在创作中创新,激活创新意识,塑造良好的创新精神。
结论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小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不能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切实重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等,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锦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1):154-155.
[2]陆春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74.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識码:A
引言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形成于人类思维领域,同时也由于人的创新而变得丰富多彩。在美术创作中,创新思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创新实践中解放思想,打破思维的局限,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当然,从目前小学阶段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出发,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束缚着学生的美术创作,而教师也应抓住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展开自主实践。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价值意义
(一)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标针对美术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小学美术课堂巧用多样方法与实践活动培育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增添美术教育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全面性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突出主体地位,全面打开美术创造的想象力与创新力,这也正是实现全新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全面性、综合性的人才提出迫切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热情,锻炼动脑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体验美好的生活,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
孩子天生就喜欢涂鸦,因此,我们要通过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在教学中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能单纯只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非常有意思”。
如在上“红灯停,绿灯行”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两段交通视频,通过观看交通事故模拟画面和行人、车辆有序通行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情绪。笔者把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植入课堂中,通过多媒体的适度运用,为学生创作交通场景提供了想象与创新的灵感,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不吝啬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幽默、赞赏、激励的语言唤起他们的信心,让美术课充满童趣和热情。美术创作不同于其他学科,答案不是唯一的,需要教师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去评判,让学生大胆自由去表达,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这样才不会限制他们的创作思路,他们的作品才不会千篇一律,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能涌现出很多创作的灵感,从而自由畅游在创新的海洋里面,感受艺术表达的魅力,提高创新的能力。
(二)抓住教学关键点,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美术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和课堂的节奏,首先要确保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营造开放性的创作、表达氛围,促使学生展现创新想法。例如某教师在课堂前5分钟设计了“快创快画”环节,即通过《怪房子》的主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和颜色,设计一座房子,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设计作品的展示,教师发现学生在线条运用上逐渐灵活,在凸显了“奇”和“怪”的创作要点的同时,在构图、线条疏密、粗细方面也逐渐明朗,形成许多有趣的作品。再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手工活动中,引导学生展开创作,以“万花筒”的教学实践为例,在课堂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水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棒等手工制作材料,并教授学生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通过绘画、剪贴、再加工等形式,形成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并在交换中分享自己的创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美术素材,让学生直观感受,促使学生进行课堂参与,表达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丰富美术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机械化地模仿绘画或者在老师限定的范围内创作,虽然这能一定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绘画功底,但是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美术兴趣与创新思维。因此结合新课标的发展需求,美术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创作,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学习《设计生活标志》时,提前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标志,让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猜一猜这些标志的含义;同时提出问题,启发创作灵感:“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设计师,你想为学校、为班级设计哪些方便使用的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通过观察、思考与探究,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们认真地观察、自由地想象、大胆地创作,最后展览成品时,老师和学生一起作为评委点评,如哪些标志最实用、哪些标志最有创意等等。学生通过在想象中创作、在创作中创新,激活创新意识,塑造良好的创新精神。
结论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小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不能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切实重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等,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锦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1):154-155.
[2]陆春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74.